〔關鍵詞〕 中職畢業生;就業心理;指導
〔中圖分類號〕 G718.3〔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A)—0013—01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
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心理指導時,首先,要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特別是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優點,與大學生相比,中職生工作態度比較踏實,動手能力強,對用人單位的薪酬要求不高;與高中生相比,中職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在就業競爭中要從自身特點出發,揚長避短。其次,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如果學生在專業、身體、心理方面有某些優勢,就應指導他們按照自身的專業特長、興趣特點和身體條件發展自己的職業理想,鼓勵學生樹立就業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動力源泉,美國著名教育家馬斯洛說:“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些,只是我們缺乏一種不懈努力的自信?!币虼耍覀円ㄟ^一些活動,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自我,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素質與心理特點,實事求是地作出職業定位,指導學生提高自信和勇氣,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從而減輕就業的壓力,使自己的心理回歸到正常狀態。
二、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面對就業壓力,學校要幫助學生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對目前的就業形勢作出正確的分析,讓學生看到就業結構性特點——社會正常的人才需求應是金字塔形狀,基層是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中間是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上面是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鶎雍椭袑拥膭趧诱叽蠖紒碜月毿#@就為中職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另外,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急需一批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因此,學校要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討論、家長現身說法、主題演講、辯論賽等方式讓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明確就業前景的同時,也要讓中職生改變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就業觀念,樹立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的職業理念,選擇適合自己、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職業。在就業準備階段要認真學習,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做好就業準備;在職業發展階段要提高職業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不能眼高手低,要從小事做起,勤勤懇懇;在施展職業才能階段要積極向上、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加強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教育
學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因此,學校要從職教的特點出發,從中職生特點出發,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教育指導為輔”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形成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積極開展學生健康擇業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做到正視現實、敢于競爭、放眼未來。做好擇業心理準備,特別是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以及求職自薦、面試、考試、洽談等擇業環節中的心理準備,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校可以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職業心理測試,如,職業興趣測試、職業人格測試、職業能力測試、應聘焦慮測試。針對不同年級測試不同的重點,低年級學生要自我了解、自我分析,找出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對他們主要進行職業興趣測試和職業人格測試;高年級學生則做好就業心理準備,了解社會需求,調整自己的求職要求,對他們主要進行職業能力測試和應試焦慮測試。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時,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反饋、分析、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指導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以便更合理地進行擇業決策。
四、引導學生尋找壓力釋放渠道,塑造和諧人格
首先,開展各項休閑活動,告訴學生就業焦慮并非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遇到生活中的重大事情,人們都會出現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本身并不可怕,心理學認為,適當的焦慮有利于喚起人的緊迫感,提高人的辦事效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制訂計劃,在不斷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開展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休閑活動,如,郊游,看電影,打籃球,踢足球等,通過這些活動達到放松緊張心情的目的,轉移心理上的就業焦慮癥。其次,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心理暗示。心理學專家認為,要學會利用好的心理暗示排除不好的心理暗示。再次,要引導學生積極與人交往,從人際關系網絡中獲取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交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