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職高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教學質量;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A)—0031—01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大量初中畢業生進入職業高中學習。這些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能力低下,學習興趣不濃。而職高數學內容的抽象性、邏輯性都比較強,因而使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但是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專業課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程。因而,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對職高生數學學習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對癥下藥,以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職高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
1.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認真。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不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什么,對學習成績要求不高,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前。
2. 基礎知識薄弱。很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非常薄弱,比如,對公式、定理、性質不清,更談不上明確;對各個知識點無法聯系,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
3. 學習動機層次不高。不少學生對學習的認知內驅力不足,對學習提不起內在的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十分明顯,過分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對學習文化基礎課特別是學習數學知識,動力不足,覺得學了將來沒有用,等于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學。
4. 學習方法不正確。不少學生上課沒能認真聽課,也不積極主動思考,作業馬虎,字跡潦草,解題步驟不完備,不懂的題目不鉆、不問;課前沒有預習,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溫習、探求知識間的聯系。
5. 意志薄弱,不能堅持學習。有些學生,一遇到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步驟比較繁瑣的題目就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貪玩厭學,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
6. 學習焦慮現象比較普遍。不少職高生是讀不進書又不得不讀書,在家中欺瞞父母,在學校應付老師,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和行為。
二、提高職高生數學學習質量的策略
1. 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信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其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習信心。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有許多,如,讓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采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分層次教學等。
3. 加強學法指導。不少職高生在數學學習上花的時間不少,但學習成績總是不理想,這正是由于他們的學習方法不正確的緣故。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 進行賞識教育,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自卑感強、自暴自棄的學生,教師尤其要注意引導他們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享受發現的樂趣,從而逐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5. 立足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1)精選教學內容。隨著職教的發展,職高專業門類呈多樣化,而各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不一致。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對數學教材應進行靈活處理,根據專業設置的不同確定教學的內容與重點,使調整后的數學內容能與專業課很好地銜接。(2)加強雙基教學,注意查缺補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完整化,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3)加強課堂設計,吸引學生注意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生的一個通病。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從他們的實際出發,增加以其為主體的探究活動,增強他們的有意注意。
6.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關系。因此,在課堂提問過程中要實行鼓勵性教學,把容易的問題留給中下層次學生,當他們回答正確時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答錯也不應加以指責,而應幫助他們分析,鼓勵他們再找出答案。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因為教師本身的優良品質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