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憧憬的生活。有這么一對夫妻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皮皮羅聽海小舍”,這個位于三亞、小而精致的家庭旅館被央視《半邊天》欄目組報道之后,成為“80后”小夫妻白手創業的幸福典范。
老公皮皮和老婆阿羅相戀12年,攜手走過全球諸多角落。他們放棄外企白領生活,赤手空拳在海南搭建一座夢想小屋。在同齡人蝸居在大城市中為好車好房而奮斗時,他們卻在海邊共看日月,打開大門迎接四方賓朋,享受著我們夢想中的神仙生活。
他們不追求轟轟烈烈的成功,只想每天都見到一輪純凈的日月;他們勇于為自己負責,不在意別人的價值衡量;他們有一顆自由的心。
舍得放棄,想得很開
“聽海小舍位于大東海絕佳位置,面朝一線的無敵海景,背靠蔥翠青山。碧藍大海,沙灘浴場,椰林大道近在咫尺。這里不只是旅舍,還有屬于你的那片海,還有輕松、閑適、浪漫和邂逅……”這是“皮皮羅聽海小舍”官網上的宣傳語。
兩年前,像大多數白領一樣,阿羅和皮皮每天都是朝九晚五地擠地鐵上下班,上班第一件事是打開郵箱回復郵件,下班要趕回家買菜做飯,周末看個電影娛樂,晚上睡覺時想到明天是周一,立刻就頭痛。
剛畢業時,他們也對未來充滿幻想,升職加薪的欲望掛在年輕的臉上。
在深圳工作四五年后,阿羅覺得這個目標對自己來說越來越陌生,不再是她想要的東西了。熱愛新奇的阿羅,換工作是出了名的快。她先后做過研發、售后服務、技術支持、售房等工作。在一次面試中,對方說工作地在科威特,其他應征者都嚇跑了,只有阿羅站在原地說“好啊好啊”,換來面試官好奇的眼神。
老公皮皮則是完全不同的男人,思想傳統,做事負責,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工作賺夠錢養老婆孩子,不喜歡旅游,節假日喜歡在家休息。
阿羅說:“他是和我在一起之后被‘帶壞’的,每次假期我都努力說服他陪我一起出去玩,先是國內旅游,再是走出國門。當他被派到馬來西亞和美國工作時,我則被派到迪拜去工作,于是,每年的假期就是我們的狂歡期,皮皮的心就這樣徹底野了。我們都隱約感覺到,人是可以換一種活法的。我們之前的生活未必錯,但并不是我們的理想生活方式。”
從國外回來,兩人又轉戰到了上海。當時恰逢上海的梅雨季節,一個星期都難見到陽光,天總是陰沉沉的。這對于好動的阿羅來說,簡直郁悶得要發瘋。“我當時一心只想曬太陽,想全國哪里的陽光最好,毋庸置疑,當然是三亞。二話不說,我們倆立刻回公司請假,打點行裝,飛到了三亞。”回想起當時,阿羅依然表現出不可抑制的興奮。
“你知道嗎,三亞的天和海總是那么藍,馬路上人很少,安靜得像個大農村。我倆穿著快要磨爛的拖鞋,捧著笨重的椰子,去無人的海邊吹風。人們說話也總是拖長聲音,簡簡單單地生活。在這里沒有壓力,也不用為未來憂心忡忡。”
阿羅說他們之所以敢將夢想付諸實踐,無非是因為“想得很開”和“舍得放棄”。“人人都說‘80后’是享福的一代,其實我們這一代壓力很大,沒趕上什么好時候。考大學,擴招了;找工作,變難了;剛剛攢夠錢買房時,房價漲了;壓力大,沒有安全感,也不知道以后會怎樣,需要不停地跳槽,不停地升職,導致大家越來越縮手縮腳,不敢放棄很多東西。旅游中的各種經歷就是讓我們學會思考,讓我們明晰人生在世是為了什么。”
人有千姿,生活有百態
國外的生活經歷是阿羅和皮皮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從一名辦公桌前的白領,到走遍全世界的“驢子”,皮皮和阿羅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我們認為悲慘的,人家卻感覺很幸福。比如在迪拜,那里的女人出門都要圍上圍巾。一開始,我覺得她們的思想很落后,我甚至會產生自豪感,后來才知道,她們多數人在歐洲受過高等教育,戴圍巾都是自愿的。”
在旅游途中,最難忘的是那不勒斯“遇險”經歷。那不勒斯是一個以混亂出名的地方,在觀光車上,他們遇到了小偷,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他在行竊時被阿羅識破了,但他并沒有選擇迅速離開,而是開始和阿羅他們聊天,非常熱情地告訴他們那不勒斯哪里最好玩,哪里有好吃的。換車的時候,還特地告訴阿羅在哪里下車最方便。
還有一次威尼斯之行給阿羅和皮皮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住宿時,他們選擇了一家位于巷子里的一對夫婦經營的家庭旅館。旅館雖然布置得很簡單,但每個房間卻各具特色,讓人感覺異常溫馨。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男主人似乎料定了房客什么時候會起床,總會恰到好處地把早餐送到房間,有花果茶、咖啡、酸奶、小面包、果醬之類。30分鐘后,男主人又會禮貌地和房客用眼神或手勢交流,將盤子收走。阿羅說:“這些差異化的民族文化體驗,讓我們接受并學習了很多西方思維方式,懂得聆聽自己真實的需要,淡化了外界對個人的看法。連小偷都可以這么可愛,生活怎么可以一成不變的枯燥下去呢?”
在世界各地的游走經歷,讓皮皮和阿羅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一次又一次被打破,僵化的頭腦也一再被拓展。
夢想雖不夠偉大,卻足夠美好
他們破釜沉舟,決定一起辭職,在海邊創業落戶。他們的決定并沒有得到親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想不通,兩個有著好工作、領著可觀薪水的年輕人,為什么會作出如此選擇?阿羅的父母甚至不好意思對別人說女兒女婿在做生意,一直對別人說,他們在海南上班。對于阿羅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壓力不在于此,而是創業初期的艱難。小兩口把準備在上海買房的錢以及借的錢全部投在了旅館經營上,拮據時,兩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2008年夏天,“皮皮羅聽海小舍”開業了。當時,海南的家庭旅館主要還是集中在三亞灣一帶,主要是走與旅行社合作的路線,而“聽海小舍”是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電話預訂的,這一舉措很快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渡過最艱難的第一個月后,生意漸漸有了起色。
阿羅說:“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也沒想過后退,因為客人都是帶著很大的希望,奔著‘聽海小舍’而來的,我們必須要做好。那段時間我值白天班,皮皮值夜班,三四個月下來,我倆誰都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就這樣,如燕子筑巢般辛勤經營著這個特殊的‘家’,每一個來往的客人都是曾經的家人。在這里住過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聽海小舍’的喜愛。他們把自己的QQ和MSN簽名掛在‘聽海小舍’的網站上替我們做宣傳。”
生意走上正軌后,閑下來的兩個人開始以“皮皮羅”的名義寫博客,談創業,談電影,談旅行……“兩會”期間,各大媒體都在鋪天蓋地地熱議低碳生活,身為環保主義者的阿羅自然不會放棄這難得的宣傳機會。她在皮皮羅網站上留下了這樣的俏皮文字:“提及低碳生活,皮皮率先想到了洗涼水澡。我這才想起,洗涼水澡他是有歷史的。讀大學那會兒,有一年皮皮全年都堅持洗涼水澡,即使寒冬臘月也不例外,現在想起來都讓人起雞皮疙瘩。不過咱還是聽聽皮皮的理由吧,他說:一是可以節約能源(天然氣或電);二是可以節約洗澡時間和用水量;三是可以增加冷熱水管道的使用壽命;四是可以強身健體,少生病,這也是一種變相的能源節約……”
轉眼間,“皮皮羅聽海小舍”已經經營了兩年。兩人明顯感受到了周邊商業環境的變化,阿羅說:“我們開店的時候這附近的家庭旅館還很罕見,但現在海南的家庭旅館已經非常多了。很多年輕人都跑來開家庭旅館,包括我們曾經的房客和朋友。很多人都說,聽完我們的故事,讓他們覺得創業也沒有那么可怕。我們很高興,能讓大家都擁有了實現夢想的勇氣。”2010年3月,阿羅與皮皮還在“皮皮羅聽海小舍”附近的蘭海花園開起了“皮皮羅私房小廚”餐飲店。為了照顧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的口味,小廚的菜系綜合了海南菜、粵菜、川菜、湘菜。裝修方面,“私房小廚”采用了藍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仿佛與大海、與夢想交相輝映。
是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憧憬的生活。阿羅和皮皮將夢想變成了現實,雖不夠偉大,但足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