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鈞、崔曼寧夫婦一個經營文化公司,一個是濟南某大學教師,住在省城;趙本峰、佟春紅夫婦一個種田,一個種田兼賣燒餅,住在鄉下。這兩個有著截然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家庭就像兩條平行線,原本很難相交。然而,2007年5月,因為山東齊魯電視臺的一檔《交換主婦》節目,崔曼寧暫別丈夫和女兒悠悠,來到位于鄉下的趙本峰家,做起了“臨時主婦”;趙本峰的妻子佟春紅則離開自己的家,來到濟南劉治鈞家做起了“賢內助”。一場城鄉價值觀、生活觀迥異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就這樣奏響了。兩年后,崔曼寧和佟春紅成了無話不談的“閨密”, 兩家人像親戚一樣走動。因為這次“聯姻”,他們對各自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入鄉難隨俗:兩主婦初入“新”家,“水土不服”
身為大學教師的崔曼寧過慣了都市生活,對鄉下生活一直充滿了向往。2007年4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齊魯電視臺的導演跟她談了一個構想,說電視臺準備做一期《交換主婦》的節目,讓兩個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的家庭主婦到對方家里體驗生活,使兩個家庭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方面產生交融、碰撞、升華。當然,這種交流不涉及雙方隱私,不觸及男女情感。在導演的耐心說服下,崔曼寧最終成為第一期《交換主婦》節目的主角之一。與此同時,家住濟南歷城區柳埠鎮堯莊村的33歲的鄉村主婦佟春紅也在表姐的推薦下被齊魯電視臺相中,成為這檔節目的另一主角。佟春紅和丈夫趙本峰除種地外,還做些副業,她賣煎餅,丈夫拉三輪車。
2007年5月11日上午9時,家住濟南萬盛園小區的崔曼寧與丈夫劉治鈞、公婆以及兩歲半的女兒悠悠一一告別,她將到40公里外的趙本峰家做兩周“農婦”。同一時間,佟春紅也告別了丈夫以及6歲的兒子新新,跟攝制組上了車,前往劉治鈞家體驗“城市主婦”的生活。
劉治鈞家三室兩廳,家里全鋪著地板和瓷磚,一塵不染,佟春紅走也不敢走,動也不敢動。劉治鈞和悠悠的爺爺奶奶越對她客氣,她越緊張。她想跟悠悠接近,悠悠卻一直躲著她。奶奶問:“悠悠,為什么不叫阿姨?” “因為她不漂亮。”悠悠忽閃著眼睛說。
第三天,佟春紅帶著悠悠到超市買菜,一看菜價,她倒吸了一口氣,可比鄉下的貴多了。當她提著菜準備付款時,才發現剛才還牽著手的悠悠不見了。她急忙尋找,發現悠悠和干品柜臺的營業員玩得正開心。此后,她再也不敢帶悠悠出門了。她說:“城里人雖說住在樓里,但房子像火柴盒似的。家里多好,房子大,院子闊,人住在里面,心里格外敞亮。”
此時來到堯莊村的崔曼寧也發瘋似的想念城里的生活。
第一天到鄉下,崔曼寧到廁所解手,剛蹲下,就聽到一只老母雞“咯咯”地叫著,仔細一看,廁所一角竟然是個雞窩。崔曼寧建議趙本峰趕快給雞換個窩,趙本峰淡淡地說:“雞下蛋怕生地方,如果雞窩挪了,那雞以后就有可能不下蛋了。”此后,她吃飯時總覺得難以下咽,不知是飯菜不合口味,還是廁所里的雞窩給她留下了陰影。
一次,崔曼寧到集市上花了二十多塊錢,買了豬肉和蔬菜,不料趙本峰知道后,小聲嘟囔道:“那可是我們家一個月的菜錢。”崔曼寧心里一震,一個月的菜錢?那怎么夠吃?
還有一次,崔曼寧做了芹菜葉炒雞蛋,新新卻不吃。崔曼寧問為什么,新新卻說:“芹菜葉是給羊吃的。”崔曼寧正想解釋芹菜葉比莖營養更豐富,新新卻泡起了方便面,他說方便面有營養。
睡覺時,崔曼寧和新新睡一張床。崔曼寧讓新新去洗腳,新新不高興地說:“跟媽媽睡時,都沒洗。”說完就上床睡了,弄得崔曼寧愣在那里半天。
但體驗生活還在繼續,兩個人必須堅持到最后。
生活大碰撞:大學教師當街賣餅,煎餅大嫂當眾穿泳衣
2007年5月17日凌晨5點多,崔曼寧起了床,她今天要試著在趙本峰的幫助下,感受一下佟春紅的“煎餅生活”。
一盆面做完,已是7點多了,崔曼寧已經累得直不起來腰,接下來,她要單獨到集市上叫賣了。趙本峰幫助她在集市上支好攤點后,就去拉三輪了。崔曼寧一個人守著攤,半小時過去了,一張餅也沒有賣出去。考慮再三,她鼓起勇氣,叫賣了起來:“賣煎餅了,一塊八一斤。”趕集的鄉民們被悅耳的普通話叫賣聲吸引住了,紛紛圍上來買煎餅。兩個小時后,煎餅賣完了,崔曼寧數了一下,總共不到29元錢,除去成本,幾乎沒什么賺頭。回到家,崔曼寧就病了。趙本峰趕緊將她送到了鎮衛生院。醫生說是感冒,勞累加受涼引起的,要輸液。
這邊“鄉下主婦”“積勞成疾”,那邊“城市主婦”卻在休閑度假。
早飯后,劉治鈞開車載著悠悠和佟春紅朝一處溫泉度假村開去。到達目的地后,劉治鈞笑著說:“小佟,選一件泳衣吧。”佟春紅看著店里那些性感的泳衣,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劉治鈞見她不說話,就幫她選了一件,佟春紅搖搖頭,伸手拿了件最保守的連體衣。
穿上泳衣后,佟春紅嚇得不敢看鏡子里的自己,她拿了條浴巾披在肩上,小心地走了出去。舒適的泉水很快舒緩了佟春紅緊張的身心。一場溫泉浴,讓佟春紅和劉家人的關系更近了,也讓悠悠喜歡上了“漂亮”的佟阿姨。
愛心穿過隔閡:兩主婦日久生情,“愛”上“新家人”
接下來的幾天,佟春紅開始接送悠悠上下學。悠悠上的是幼兒早教班,每月的學費1000多元,6個月大時就開始上了。想想自己的兒子6歲前都在村里瞎跑瘋玩,佟春紅感慨萬千。但她總覺得城里的孩子沒有鄉下的孩子快樂。
而此時,崔曼寧也在為新新的學習操心。她發現,新新一寫完作業就看電視,趙本峰從不檢查新新的作業,更不過問他看什么節目。有幾次,她檢查新新的作業時,發現里面錯的地方很多,她決定先去學校了解一下新新的學習情況。
5月20日,崔曼寧來到學校,和新新的班主任進行了一次長談。班主任驚訝地說:“像你這樣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真少。”
崔曼寧對新新學習的關心和幫助很快贏得了趙家父子的喜愛。新新似乎也懂事了許多。5月23日晚臨睡前,小家伙還主動洗了腳。這天晚上,崔曼寧失眠了,因為這是她待在鄉下的最后一晚。
5月24日下午5點多,崔曼寧收拾完東西后,再次幫新新檢查了作業,這一次她沒有看到錯誤。她欣慰地笑了。在趙家父子的目送下,她走出了家門。
和崔曼寧告別趙家的靜態方式不同,佟春紅告別劉家時卻是動態的。
佟春紅不光贏得了悠悠的喜愛,也跟悠悠的爺爺奶奶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兩位老人以前也住在鄉下,經常念叨鄉下生活,佟春紅的到來,讓他們找到了傾訴的對象。現在佟春紅要走了,還真有點舍不得。臨走時,全家人都抹起了眼淚。
戲外真實生活:兩家人再續情緣,互補幸福
節目拍攝完成后,兩人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但兩周的互換體驗卻在兩個主婦的心里播下了種子。
佟春紅回家沒幾天,就到集市上買回了時髦衣服,看著妻子的變化,趙本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佟春紅卻說:“城里人還嫌這衣服保守呢!”趙本峰反問:“你是城里人嗎?”佟春紅氣得不再和他說話。
2008年3月的一天,兩人再次因為買衣服的事吵了起來,佟春紅一氣之下帶著兒子走了。趙本峰到處找都沒找到,他想起了崔曼寧,妻子經常和崔曼寧聯系,會不會去了他們家?他料想得不錯,佟春紅確實帶著兒子去了崔曼寧家,她要找崔曼寧談談心。兩天后,佟春紅帶著兒子回到了家。
7月中旬的一天,佟春紅一大早就起來做好了煎餅,還裝了一籃子土雞蛋。這次,她是應崔曼寧之邀再次帶著兒子前往崔家。丈夫趙本峰還親自將他們母子送上了車。
崔曼寧全家看到佟春紅,幾乎都不敢認了,她上穿一件白色上衣,下穿五分牛仔褲,長發高高扎起,看上去年輕了幾歲。悠悠第一個認出了她,一下子就撲到了她懷里。悠悠的爺爺奶奶接過煎餅和雞蛋,激動得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2009年,崔曼寧家換了更大的房子,丈夫劉治鈞的公司又上一個臺階,女兒悠悠的學習也更緊張了。一天,她對劉治鈞說:“現在好累,抽兩天時間,一家人出去玩一下吧。”“我這陣子忙,等等吧。”劉治鈞說。等到劉治鈞好不容易擠出了時間,崔曼寧又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專業學習里。等兩個大人有了時間,悠悠的學習又開始了。兩天時間,竟然成了崔曼寧一家的奢侈品。為什么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人卻越忙越累?崔曼寧回想起兩年前在堯莊的兩周簡單的生活:吃著綠色食品,住在青山綠水中,沒有欲望,沒有喧囂……
終于,2010年5月28日,崔曼寧全家開著車,來到了佟春紅家。悠悠像小鳥一樣在院子里跟新新嬉鬧。佟春紅看著,開心地笑了。她對崔曼寧說:“你們以后要多帶悠悠來鄉下玩啊!你看孩子多開心。”崔曼寧重重地點點頭。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和親切。(本文拒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