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不僅需要人們吃苦耐勞、聰明機智,還要求人們具有旺盛的精力。以科學的方法調整身心,自然會精力充沛、思維敏捷。
1.晨練5分鐘
因為現代空氣污染的問題,氣象學家曾提醒大家早晨的空氣不適宜進行晨練。這給不少本就“賴床”的朋友找到了偷懶的借口。其實每天起床后鍛煉5分鐘,不僅能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很早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這也不必要,不太現實。
每天只需花5分鐘做做俯臥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養成喝水習慣
有關每日補水的習慣早已經成為老生常談,聽得多了很多人都產生了“抗體”,認為渴了再喝水最好。如果身體處于缺水狀態,就會時常感覺疲憊。因此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是必要的。特別是在夏秋比較干燥的季節,堅持每天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體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關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體重指數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身形也相對勻稱。
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面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面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于骨骼的生長和保健,并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益;三文魚中豐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午餐前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1O時30分,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要想在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一樣有精力,這時就必須加點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干,能在補充身體能量的同時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后喝咖啡或茶
午餐后,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因此,午后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以免過于興奮而睡不著。
6.多傾訴多疏解
情緒也能影響身體機能,傾訴能緩解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充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于發現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一股腦兒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疏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坐著反而會比站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都應當收腹立腰,放松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弛結合
工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后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3下),然后呼出來(數6下);或者翻翻雜志、上網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不經意間就來了。
9.站起來接電話
站著打電話,借機舒展筋骨,一邊深呼吸,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進大腦。這個簡單的變化能讓你幾個小時都精力旺盛。
10.邊沐浴邊唱歌
淋浴時大聲唱歌促進身體釋放內啡呔,從而產生一種快樂與幸福的感覺,減輕壓力。越是心情不好時,越要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