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喜歡美好的東西,不僅要美、而目要好,買個手機都要精挑細選,對于汽車的要求更是如此。所以全世界的汽車設計師都盡力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說實話,我挺同情他們的,要為鋼鐵賦予生命和情感,還要滿足那么多實際的需求,真是一個紛繁復雜的過程。
7月份,奧迪邀請著名工業設計師楊潔明先生舉辦了一場奧迪設計探秘講座,我很高興能聽到這位屢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設計師對于汽車的精彩點評。他說,“汽車是代表工業設計高高水準的集合體,涉及很多學科,很綜合也很復雜。”對于汽車設計,他謙虛地說自己也不太懂。
在1885年,卡爾本茨設計汽車時應該沒有現在這么復雜,他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一直希望能在公路上駕駛一種“無軌的、不需要馬拉的車子”,經過一番努力,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了。雖然它當時車速只有15km/h,但是它讓人類的交通工具從馬車時代跨入內燃機時代。
一百多年來,汽車給人類“加速”,它成了改變世界的機器。年復一年,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功能越來越強,種類越來越多,配置越來越豐富,這個工業產品中凝結著一批又一批設計師的智慧。我說的這些設計師,不只包括設計汽車外觀和內飾的造型設計師,還包括研發汽車內部各系統和結構的工程設計師。
從我們的生活中,深刻體會到汽車設計進步所帶來的好處。首先是外觀和內飾設計越來越精致了。國外品牌在運用新的設計語言打造新車系的同時,國內自主品牌也沒閑著,奮起直追,近幾年也不乏精彩的設計,僅在微型車中,吉利熊貓和比亞迪FO在外觀造型上非常成功。好的車型設計看著就讓人愉悅。
其次,汽車設計讓車型越來越豐富,不僅僅有各級別的轎車,SUV、MPV、越野車、跑車、敞篷車,還有近幾年新出現的CROSS跨界車型等,各種風格和品牌,消費者喜歡什么選什么。
第三是性能和配置的提升。發動機和變速器的效率越來越高,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油耗和排放在降低,汽車的使用成本在下降。而且原來很多中高級車的配置現在也出現在緊湊級轎車、甚至是微型車上。設計也越來越人性化,駕駛越來越方便。
最打動人心的是汽車的性價比提高了。在緊湊型轎車市場,五年前15萬元的車型,現在同樣配置同樣級別、動力配置更好的同檔次車型,價格僅為12萬元左右。在本期的敞篷車選題中,你會看到八款車型的價格在10萬~90萬元的區間,敞篷車也不再高不可攀。
我們已經體會到——設計讓汽車更美好。那么以后的汽車設計會是什么樣?有人說車越來越大,幾大豪華品牌比著賽地“加長”;有人說車會越來越小,小型化是節能環保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有人說造型會越來越圓潤:有人說造型會越來越有力量……說的都對,但是又不完全,就像盲人摸象一樣,都只看一類車或者一類人群的需求。汽車的受眾太廣泛了,需求也五花八門。如果一定要給個統一的方向,那一定是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好用,因為汽車設計的本質就是“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