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官舊藏中,有為數可觀的歷代繪畫作品名跡。遼寧省博物館所藏其中一部分唐宋元時期的精品,為海內外公眾和業內人士所矚目。本刊上一期刊載了國寶級的唐畫精品《唐周防簪花仕女圖卷》;被譽為“天下第一董北苑”的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宋徽宗“御制御畫并書”的((瑞鶴圖卷》等。而今期續刊的《南宋徐禹功雪梅圖》是畫家僅存的傳世之作; 《宋人蕭翼賺蘭亭圖》以圖像的形式記述了《蘭亭序》流傳的一段佳話; 《馬麟荷鄉清夏圖卷》展現了與其父馬遠的不同畫風; 《元趙雍等竹西草堂圖》表達出文人們的閑情雅致。
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諸先生為成員的國家文物局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曾對這些書畫作出鑒定意見,文博專家們對這些古代傳世名跡所作的判斷,不乏與《石渠寶笈》著錄意見不同之處,而不迷信清官的鑒定結論。這一點,我們單從這些作品的今名,和乾隆時期宮廷著錄的原名相比較,也不難看出。
宋人商山四皓會昌九老二圖卷
(原名《宋李公麟畫商山四皓會昌九老二圖卷》)
【紙本,本幅尺寸,30.7厘米×238.8厘米】
《石渠寶笈續編》第三十六/御書房一著錄,“《宋李公麟畫商山四皓會昌九老二圖》一卷”
《佚目》(指《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印行,1934年9月):“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十九日賞溥杰……《李公麟畫商山四皓會昌九老二圖》一卷(靜字二百六十五號)”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下簡稱《書畫圖目》)注有鑒定組意見:“非李公麟所畫,屬南宋作品。”
流傳與遞藏:宋元時期歸屬不詳明嘉靖、萬歷間有黎民表題引首、明末清初為高鑒、錢士弘、劉啟學、梅清等人遞藏,后入清官、1922年遜帝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佚,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50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宋趙構書馬和之畫唐風圖卷
(原名《宋高宗書馬和之畫唐風圖卷》)
【絹本,本幅尺寸,28.5厘米×827.1厘米】
《石渠寶笈續編》第三十九/御書房四著錄:“《宋高宗書馬和之畫唐風圖》一卷”。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九月二十八日賞溥杰……《宋高宗書寫和之畫唐風圖手卷》一卷(靜字四百十一號)”
流傳與遞藏:南宋時為曾規收藏明代曾經嚴嵩、韓世能、項子京等人遞藏清初歸耿昭忠、耿嘉祚、索額圖、阿爾喜收藏,后八清官。1922年遜帝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佚,后輾轉八東北銀行,19511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宋人寒鴉圖卷
(原名《宋李成寒鴉圖卷》)
【絹本,本幅尺寸:27.7厘米×113.2厘米】
《石渠寶笈續編》第十七/養心殿二著錄:“《李成寒鴉圖》一卷”。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月二十二日賞溥杰……《李成寒鴉圖》一卷(永字十一號)”
《書畫圖目》注有鑒定組成員意見:“傅(熹年):南宋后期作品。”
流傳與遞藏:宋元時期遞藏不詳,卷后有元趙孟順、貫云石、仇遠等跋,明代曾為安國所有,又轉嚴嵩手中,嚴氏被抄家入明官府。清初為孫承澤、粱清標收藏,后入清官1921年遜帝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佚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50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宋人摹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卷
(原名(倨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卷》)
【絹本,本幅尺寸,26.5厘米×76厘米】
《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卷五著錄,“《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一卷,上等天。”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十九日賞溥杰……《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一卷(靜字四百六十號)”
《書畫圖目》注有鑒定組意見,“宋摹本。”
流傳與遞藏:宋元時期遞藏不詳,明初由官府收藏,嘉靖間為楊儀所得,有文徵明題跋,萬歷時經趙用賢、王世貞、韓世能父子等遞藏清初為粱清標、吳士諤收藏,后入清官]922年遜帚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俠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50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圖卷
(原名《朱元梅花合卷》)
【絹本,本幅尺寸,26.3厘米×641.6厘米】
《石渠寶笈初編》三友軒著錄:“《宋元梅花合卷》一卷,上等。”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二十日賞溥杰……《宋元梅花合卷》(靜字七十九號)”
《書畫圖目》注有鑒定組意見:“揚無咎書疑為南宋人所書。”
流傳與遞藏:元代由唐明遠收藏,明代先后經袁泰、徐守和、吳舜升遞藏、清初歸安岐所有,后八清官。1922年遜帝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佚、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50阜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宋馬麟荷鄉清夏圖卷
(原名《宋馬麟荷鄉清夏圖卷》)
【絹本,本幅尺寸,41.7厘米×323厘米】
《石渠寶笈初編》重華宮/卷六著錄:“《宋馬麟荷鄉清夏圖》一卷,次等辰一。”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二十一日賞溥杰……《馬麟荷香清夏圖》”
《書畫圖目》注有鑒定組成員意見:“傅(熹年):款后添。”
流傳與遞藏:清以前收藏不詳清初歸高士奇所有,后入清官1922年遜帝溥僅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俠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50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元趙雍等竹西草堂圖卷
(原名《元趙雍竹西草堂圖卷》)
《石渠寶笈續編》第十八/養心殿三著錄:“《趙雍竹西草堂圖》一卷”。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月二十日賞溥杰……《趙雍竹西草堂圖》一卷(靜字七百二十三號)”
流傳與連藏:巷后有元楊雛楨、張雨等跋明代由項子京收藏清初為高士奇所有,后入清宮,1922年遜帝溥儀以“宙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H11,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俠后輾轉入東北銀行190年6月從東北銀行接收入館藏。
元王蒙太白山圖卷
(原名《元王蒙太白山圖卷》)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卷八著錄“《元王蒙太白山圖》一卷,上等生一。”
《佚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十九日賞溥杰……《王蒙太白山圖》一卷(靜字一百六十七號)”
流傳與遞藏:原為天童寺所有,卷后有姚方孝明永樂問題跋,后曾一度歸沈周收藏,嘉靖間有謝時臣題記,又為項子京所藏清初由桑清標、安岐遞藏,后入清宮。1922年溥儀以“賞溥杰”之名盜運至天津張園后攜往長春,藏于偽滿“皇宮”1945年8月,溥儀出逃通化,此卷散俠。后為長春守軍鄭洞國所得。1948年長春解放時被收繳,后鄭氏以全國政協委員和國防委員會委員名義出面,咨詢此卷下落時,在軍事機關作戰地圖和檔案堆中找出。1954年9月周桓捐贈。
周桓(1909—1993),遼寧省莊河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勝利后,率特務團和部分干部赴東北,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兼后勤部政委,參與爭取長春守軍曾澤生部起義等工作:1955年任沈陽軍區政委,同年授予上將軍銜。1959年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1979年任文化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