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世界上最奢華古董博覽會
創(chuàng)立于1956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被譽為世界上最奢華的古董博覽會,一方面雙年展上的所有參展者都是法國國家古董聯合會的成員,他們都認同聯合會制定的“行為準則”章程,共同堅持藏品真實性以維護聯合會在國際上的聲譽;另一方面,在歐洲,巴黎古董雙年展是最早引入專家審核機制來保證作品的品質的博覽會,開幕前所有的展品都必須通過來自全球各地的古董專家審核。2010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適逢25周年慶典,它又有著何種鼎盛的藝術品陣容?
巴黎古董雙年展25周年慶打造世界上最奢華古董博覽會
創(chuàng)立于1956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被譽為世界上最奢華的古董博覽會,它由法國國家古董聯合會(Syndicat National des Antiquaires)組織策劃,其前身是1 950年古董國家聯合會創(chuàng)建的“古董集市”,當時建立雙年展的主旨是:“創(chuàng)建一個展示美麗物件的場所,讓展品的美感可以與來參觀展覽的女士們相媲美,讓展會的雅致、聲譽和隆重能夠讓藝術品愛好者和收藏者們共襄盛舉。”
巴黎古董雙年展享有良好的行業(yè)聲譽,一方面雙年展上的所有參展者都是法國國家古董聯合會的成員,他們都認同聯合會制定的“行為準則”章程,共同堅持藏品真實性以維護聯合會在國際上的聲譽;另一方面,在歐洲,巴黎古董雙年展是最早引入專家審核機制來保證作品的品質的博覽會,開幕前所有的展品都必須通過來自全球各地的古董專家審核。歷屆的古董雙年展都會耗費巨資打造既華麗又有嚴密保安系統的展示場所,因此參展商也必須支付高昂的參展費用(據統計,第24屆雙年展平均每位參展商花費在50萬歐元左右)。在展覽期間同期舉辦的美食節(jié)、SNA藝術圖書獎(如今已經舉辦到第lO屆)等活動,令雙年展內容更豐富,環(huán)境更舒適和安全。
2010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適逢25周年慶典,新任主席埃爾韋·阿隆(Herve Aaron)一心希望辦一個出色的展會,從而問鼎世界第一博覽會的稱號,與上屆的94家參展商相比,他削減了參展商的數量希望達到精益求精,本屆有80家國際化的藝術交易商和7家珠寶商參展。雙年展主要分為藝術、古董和珠寶三部分。其藝術品涵蓋多個領域:考古學、亞洲藝術、伊斯蘭藝術、前哥倫比亞時期藝術、海洋藝術。展品類型中包括書籍和手稿,18、19以及20世紀的家具、騎士勛章、雕塑、早期繪畫、現代繪畫和掛毯等。展場在設計上頗費心思,巴黎古董雙年展選址巴黎大皇宮——這座借助世界博覽會的契機在1900年創(chuàng)建的大皇宮位于巴黎的中心,是法國標志性建筑遺產,以其大理石外觀和壯觀的玻璃穹廬頂聞名于世。本屆雙年展的展場是由德克羅建筑事務所(Agerice Decoral)的帕特里克·巴扎南(Patrick Bazanan)操刀設計的,入口處的25個飾有玫瑰圖案的壁龕將參觀者帶到大皇宮中央大廳,大廳內有放射狀小徑、多彩的建筑、流淌的噴泉,展館的精美花園優(yōu)雅、曼妙,大受好評。
東西方藝術品云集博物館級別藝術品紛紛亮相
來自法國本土的古董交易商陣容鼎盛,其中包括頂級古董家具的經銷商迪迪埃·阿龍畫廊(Didier AaronCie)、弗朗索瓦,里熱(Frangois Leage)、佩林畫廊(Perrin Antiquaires)、克雷默公司(KraemerCie)、斯坦尼茨畫廊(Steinitz)等。成立于1875年的巴黎克雷默公司展出了30件18世紀法國高級古董。他們將展位布置得像白宮中的橢圓形辦公室一樣豪華,18世紀20年代的精美鍍金木雕辦公桌陳列其中,桌腿上雕刻著18世紀歐式家具的流行題材“世界四大陸”(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配上19世紀掠奪而來的青花瓷燭臺,克雷默公司的展品以“法一美文化視野”,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美國客戶。雙年展的常客、巴黎交易商弗朗索瓦·里熱的另一套展品得到好法國家具(Fine French Furniture)的重點推介:一套罕見的7件路易十六的紅木椅子,其軍刀型椅腳為喬治·雅各布(Georges Jacob)所獨創(chuàng),雅各布是18世紀有名的法國宮廷設計師,深得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皇后和其他皇親貴族的喜歡。軍刀型椅腳的設計風格后來被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Empress Josephine)一直延續(xù)。佩林畫廊展示了一對來自德國的18世紀60年代的不同尋常的貝殼拼貼畫。畫中描繪了在花園的背景下蹲坐著的小狗,這幅獨特的拼貼畫由貝殼、珍珠母、珊瑚、石英和彩色石膏制作而成。在迪迪埃·阿龍公司的展位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張1730年漆皮山毛櫸木高級沙發(fā),表面的圖案由當時著名的德國細木匠約翰·邁克爾·霍本豪特所設計,沙發(fā)的靠背和坐墊均可自由拆裝——這對于18世紀的家具來說,確實是一項功能上的突破,而且這并不影響沙發(fā)的舒適性能。沙發(fā)造型有著貝殼般流暢的線條,屬于法國巴洛克風格的典型作品。
觀眾們可以在本屆雙年展中發(fā)現不少博物館級別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成為本次展覽的又一亮點。在專門銷售東方藝術的項級經銷商中,前任巴黎古董聯合會主席克里斯汀·戴迪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是研究中國甲骨文和青銅器的專家,本次他所創(chuàng)辦的同名畫廊(Christian Deydier)帶來了一件11世紀的柬埔寨青銅鍍金佛像,其造型描述的是目真鄰陀龍王護釋迦牟尼的故事,本尊雙手作禪定印,金剛跏趺坐于一圈圈盤繞的蛇身之上,佛的上方有七頭巴龍護衛(wèi)。佛像佩戴手鐲、耳環(huán)和寬項鏈。展覽信息顯示該藏品屬于私人收藏,1948年至1950年間從一位名為富歇的教授手中購得。同樣是富有經驗的東方藝術的經銷商,成立于1985年的J.d.拉里畫廊首次亮相古董博覽會,它是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專家,其藏品包括從新石器時代至清朝的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雕塑等等,此次該畫廊帶來的全部是唐朝的藝術品,其中包括一對高約94厘米的著色陶俑,其中一尊是女性造型,另一尊是馬夫造型,體態(tài)圓潤豐滿。此外,展品中還有一尊手持貢品的外國人造型陶俑和一對小的青銅鍍金龍紋配件。克里斯汀、J.J.拉里(J.J.Lally)和雅克·巴雷爾(Jacques Barrere)這三家東方藝術的行業(yè)專家同時亮相,為巴黎古董博覽會增色不少。
巴黎古董雙年展除了云集古董珍品,還有部落藝術、玉器、珠寶、錢幣、金銀器、古代大師繪畫,甚至包括了現當代的繪畫作品。為了保持雙年展的多元性和活躍氣氛,法國國家古董聯合會還發(fā)起“跨越雙年展”(Springboard to the Biennale)活動,旨在推動展示新生代藝術品。古董聯合會精心挑選了能夠代表雙年展的25家經銷商,由他們在巴黎大皇宮的露臺指定區(qū)域單獨展示一件藝術品或藝術品組合。考古、伊斯蘭藝術、亞洲藝術、雕塑和現代派繪畫等不同藝術領域的25件展品被選取展出,以向第25屆雙年展紀念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