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本文根據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原理及實施原則,結合“JavaEE框架”課程的實際教學工作,分別從項目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設計、考核方案設計等四個方面加以實踐和研究,證明項目驅動教學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具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教育;項目驅動;教學研究
1 高職院校的教學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數、在校生數和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其規模已接近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高等職業院校的定位與傳統大學有所不同,高職院校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國家教育部明確指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2 基于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
為了培養實踐能力強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和探索不斷推進,總結出高職教育不能延續傳統大學教育的教學過程。傳統大學的課程按照知識自身的體系來設計教學過程,以抽象的知識概念將問題引入。教師講解新概念、定義、定理,進行邏輯推導與證明,然后學生用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知識講解完畢,驗證完畢,最后教師介紹知識的應用實例。“先學后用”在這里得到充分體現。而職業技術教育的定位決定其教學活動要突出工學結合、職業活動導向,課程的設計以項目任務載體,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能力培養,是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1]。
JavaEE是企業級軟件開發技術,隨著Java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JavaEE教學也得到高職教育的廣泛關注,很多高職院校開展了工學結合、基于項目驅動的教學研究。從課程結構、項目案例、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筆者結合一線教學實踐,以“JavaEE框架”課程為例,側重于強化SSH框架運用,對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3 “JavaEE框架”課程的教學目標分析
“JavaEE框架”課程是針對我校軟件開發專業大學三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Java EE的全稱是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是由SUN公司領導、各廠商共同制定并得到廣泛認可的工業標準,是一種利用Java 2平臺來簡化企業解決方案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相關的復雜問題的體系結構。瀏覽各大招聘網站,IT公司在招聘Java軟件工程師時,常常附加一個條件,熟悉Java EE框架的優先考慮。“JavaEE框架”課程因此成為我校軟件開發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
經分析論證,“JavaEE框架”課程的教學目標如下: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應掌握基本的JavaEE框架設計的概念,以及強化IDE(MyEclipse和NetBeans)開發環境運用,重點掌握TCP/IP、Spring、Struts、Hibernate以及JDBC技術。
4 基于項目驅動的“JavaEE框架”課程教學改革
4.1 整體教學設計
Spring、Struts和Hibernate(簡稱SSH)是目前主流的開源框架,SSH框架的學習直接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很有份量的籌碼。對于軟件開發專業的大三學生來說,畢業前夕通過JavaEE框架設計的學習,熟悉SSH框架的使用十分有必要。本課程以企業對Java Web編程的需求為導向,精心設計一個貫穿全課程的綜合項目,該項目著眼于強化SSH框架使用,綜合應用我校軟件開發專業學生三年來所學的知識。經反復討論,確定為模擬贏思軟件的小i網絡機器人,制作出一個網絡機器人原型系統。該系統功能較為復雜,涵蓋SSH框架、JSP基礎元素、內建對象、javabean、xml、jdbc、GUI編程等技術,完全符合本課程的定位。
4.2 教學內容選取
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由教師根據16個教學周,將該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由一次課或幾次課完成。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依次完成這些子任務,學期末最終完成整個項目。讓學生在相關項目的分析和實踐中來強化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編程技能,教、學、做緊密結合,在每個單元任務(項目)結束后有知識和技能的小結。教學項目參考贏思軟件的小i機器人,后者作為當前流行的一款軟件,功能十分強大。本課程受學時和教學目標所限,選取以下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以網絡機器人中的一個Web子系統為例,使用SSH框架進一步地設計及整合。Web子系統實現如下幾方面功能,如下圖2所示。普通用戶功能:教說話、改作業及名師排行;管理員功能:信息審核、信息管理、用戶管理。
4.3 單元教學設計
根據項目劃分,每次單元教學完成一個小的階段任務目標。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提出工作任務。任務提出后,分析任務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采用討論、問答等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由于每次單元課解決一個明確具體的小任務,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3]。同時,隨著學生按階段漸次完成項目,學生的成就感日益加強,反過來也會給學生繼續鉆研的動力。比如,本次單元教學要完成教機器人說話這個功能。首先由教師引導學生考查贏思的小i機器人,分析教說話功能的目標及其中可能涉及的關鍵技術。全體同學展開討論,交流觀點,最后確定有自己特色的任務目標。
(2)學生嘗試完成工作任務。由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主要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不明確或有困難的地方查閱相關資料,嘗試解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給予必要的提示,把握學生努力的方向。在教學中發現,這個環節需要小班教學才能較好實現,學生人數宜控制在35人以內。
(3)提出問題和理論知識補充。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提出問題,總結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同時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如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先完成哪些任務,獲得哪些知識。如果學生能夠基本完成任務,那么所提出的問題就應當是針對如何理解操作過程的;如果學生無法完成任務,那么所提出的問題就應當是針對問題解決的[4]。本課程特別強化對于SSH框架的運用,教師要對其中涉及的知識要點進行適時講解。比如教說話功能中涉及使用Hibernate簡化訪問數據庫操作,這里教師應對相關原理、IDE環境下操作步驟進行重點強調。
(4)回歸工作任務。經過教師的知識點系統講解和關鍵要點梳理,由學生再去完善自己的網絡機器人相關模塊功能。把所獲得的知識與任務聯系起來,看看在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后,能否把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這一步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有利于促進知識與工作任務整合。
4.4 考核方案設計
本課程操作性強,學習效果及時可測。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注重過程監控,采取形成式考核方式。考核由出勤成績、階段項目文檔和課程設計作品三部分組成,具體比例如下:平時成績10%:包括考勤,課堂表現;階段項目文檔40%:包括項目的需求分析文檔、用例設計文檔、數據庫設計文檔等;課程設計作品50%。
形成式考核辦法如下:每個學期共計16個星期,64學時,每個子任務完成后,教師按教學計劃檢查學生完成實踐的進展情況,單元考核每名學生一次,最后學生的課程總成績由6次單元考核匯總得出。本次考核相對以前的考核方式更科學,同時能夠給學生以及時地督促和輔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5 結束語
經過對我校2007級軟件開發專業開展上述教學改革實踐,證明以項目驅動模式進行教學,能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效果。部分同學開發的網絡機器人程序不僅完全實現了課程制定的目標,并且還添加了自己獨立設計實現的特色功能,如實時查詢天氣、應用AJAX局部刷新技術與機器人動態交互、收發郵件等。界面美觀大方,使用方便。今后,我們將對基于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繼續深入研究,不斷修正完善。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溫立輝.SSH框架在軟件工程J2EE三層架構體系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31).
[3]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龔文.項目教學法在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