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是具有審美屬性的商品,它的審美屬性最主要是視覺造型審美,既造型、色彩與面料材質的美。攝影是光的藝術,光在攝影中起著重要作用。服裝攝影的美是一種靜態美,婉約的美。服裝攝影是美的,它的創作離不開設計師的服裝,只有在這個“最根本”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構思,對模特瞬間造型的把握,對現場光線的運用,以及對相機功能的熟悉,對美的認識都直接影響服裝攝影的幽美。
服裝攝影通過二維的圖片傳遞三維世界的信息;表達感情,同時又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通過媒體,使服裝設計師、觀眾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流更為流暢和直觀。服裝攝影能在一瞬間改變人們的視覺形象,并帶入一個更加吸引人的存在領域。服裝攝影能使人在看過畫面形象后,產生一種仿效的沖動,從而推動服裝的行銷。服裝設計師利用服裝攝影來收集所需要的圖片資料,記錄創意原材料。
服裝攝影美是一種攝影語言的美。攝影作品是攝影藝術美存在的方式和載體,就服裝攝影而言,內容和形式是構成作品的兩個主要元素。服裝攝影藝術的語言是由攝影的器材以及被拍攝物體的形、線、光、色等造型元素和服裝攝影師對攝影語言所特有的掌握、組織能力綜合而形成的。服裝攝影藝術美最終是以物化的形態顯現在審美主體面前。服裝攝影美存在的形式可以從內容和形式來體現。
服裝攝影美的表現途徑及審美要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布局之美:即主體的表現方式。畫面中布局合理、相互協調適應,產生畫面均衡的效果。圖形錯落排列、比例適中,畫面整體統一,保持形象之間的協調,變化中求統一。
色彩之美:色彩的審美表達十分明顯,能向人們傳達出一定的感情意味,傳達著那些能牽動人們情感的各種信息。不同色彩在表達產生不同的感覺,比如興奮與沉靜、冷與暖、開放與收縮、活潑與憂郁、華麗與樸素等。
形體之美:客觀存在的,依靠服裝攝影師去發現、提煉、重新組合,獲得對服裝和模特形體的再現,成為服裝攝影作品視覺要素之一,給觀者的心理相呼應引出觀者的審美特征。
主題之美:一篇好文章要有一個好的主題;服裝攝影作品同樣如此,攝影師拍攝每一幅作品都在表達攝影師的一個主題。選擇什么樣的主題、表達什么樣的心理想法反映了一個攝影師審美取向。
創意之美:創造性的表達攝影主體、視角、構圖、色彩等一切攝影元素,給觀者以視覺上的享受。
外延之美:通常觀看一幅攝影作品之后,引起了的無限遐思,其內容遠遠超出了作品之外,但它確實是由作品而引發的。
服裝攝影必須以形象的魅力打動人心,要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激發人們的欲望,并帶入一個夢幻的世界。一幅服裝攝影作品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攝影師只有在掌握用光的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大膽探索創新用光布光方法,靈活地運用好光比與光位的關系,使服裝攝影畫面的影調、影像層次及反差,色調、色彩還原及面料質地表現最佳,從而增強服裝攝影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服裝攝影面料的表現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絲綢、綢緞面料:表現絲綢、綢緞的閃光和耀眼的反光特征,采用強度較低的定向光源作主光,幾只散光燈作輔助光,減小反差,畫面呈柔和感。
印花面料:表現花紋圖案,采用較平的均勻光源,用兩側光位照明。注意濾鏡的使用,防止對比醒目的色彩產生反差過小的不良效果。
紗類面料:采用逆光并輔以正面光,用好光比,準確再現紗類面料的透明感。拍攝紗裙服裝,可借助電風扇來取得飄灑的效果。
毛皮面料:拍攝深色毛皮服裝,注意使用豐富的照明,使用一兩只聚光燈外,還要使用多只散光燈。曝光要充足,否則無法再現皮毛的質感與細節。淺色或中間調皮毛服裝,相對要容易拍攝些。
在服裝攝影中,大多數服裝作品采用柔光。在布光中主光要有足夠的高度和光照面積,光位一般要高于模特。同時注重光比與光位之間的關系,主光要與模特保持一定的距離。輔助光也采用柔光,可以改善模特和服裝的暗部層次。
拍攝時運用好光比與光位之間的關系,選擇恰當的影調加重服裝攝影的感情色彩,層次豐富、細膩的中間調與柔和的散射光,最適合服裝線條和質感的刻畫。一般而言,布料較粗糙的用光角度應該小一些;紋理細膩,用光角度可以增大一些。
逆光和側逆光可以用來強調人體與服裝的輪廓,使之與背景分離表現一定的質感。但光比控制要恰當,保持暗部的面料質感和準確的色彩還原。布光時還要考慮模特的眼神,能使畫面增加一份魅力。
在表現服裝的細節影調,多從光比運用上去探索;在塑造服裝款式造型和影像個性上,多從光位的運用去思考。
高色調用于拍攝淺色的服裝,背景也是淺色。低色調則與高色調相反,要充分表現豐富的陰影細部。畫面的整體色彩以暗色為主,只有局部為明亮色與中明色。拍攝對象主要為深沉色彩的服裝。
構圖是服裝攝影師在進行服裝攝影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一種減法運算,是將眼前畫面進行取舍的過程,這種過程不但可以把觀者的視線直接引向觀者所要表達的重要部分,而且還可以將富有戲劇化的畫面帶給觀者。角度的選擇可以讓觀者重新整合人們對于服裝作品的感受。構圖有很多種形式,但一定要打破常規構圖。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到合適的構圖形式來表現服裝的魅力。
服裝攝影還需考慮背景、濾鏡、模特等三個方面的要素。將服裝、模特與道具有機的置于一個統一或沖突的背景中來襯托服裝。背景要與服裝的款式、著裝的季節、時間以及消費服裝的特點和所要表現的情感相吻合。為了拍攝簡便,突出主體、多幅照片的統一,多采用單色的背景。為了強調著裝環境,烘托氣氛,采用典型的實景拍攝,為了使主體突出,多用長焦距鏡頭和大光圈拍攝,使背景虛化。濾鏡在服裝攝影中應用最為廣泛和方便,且效果奇特。可以直接地改變服裝原來的色彩,并使畫面色調整體而協調。根據服裝的類型、款式和服裝來選擇模特。任何一件服裝都是因不同模特的容貌,身段、氣質和特別的動作而呈現出不同的風采。好的模特兒能夠體驗服裝的風格、特點,表演得豐滿、貼切和自然。
服裝攝影通過攝影作品對服裝設計有著推動、促進和引導的作用。服裝攝影的各種語言拓寬了設計語言的表達方式,豐富了設計者的表達思維。設計作品能以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讓觀者接受。能以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解釋設計作品的內涵。設計師將專業知識和服裝攝影技術二者融匯貫通,不僅可以多角度地審視、完善和豐富自己的作品。服裝攝影從攝影的角度作為一種創作手段或一種創作中間環節來參與到服裝的設計中來,對服裝進行創作和再創作。
當代的服裝攝影承載了許多的文化內涵和人類的欲望;時尚的制造者、推銷者、消費者都對服裝攝影的期望值很高。不但要推銷商品,還用服裝攝影作為載體,將他們的意識形態強加或滲透給消費者。服裝攝影是一門對技術要求很高的藝術,一幅服裝作品要有清晰的影像、準確的曝光、良好的色彩還原。掌握這種技能與否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有服裝攝影師素質的基本要求。一幅服裝攝影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準確的曝光、清晰的影像等方面,應該是攝影師對于生活的一種靈魂的追求,應該充分地表現攝影師的人生觀、世界觀。
(作者簡介:郭鳳臣,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講師,碩士;李曉紅,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