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這么做創新》
按理說,創新是無路可循的。但是在這本書中,能讓你沿著“創新地圖”從創新的需求根源和中外千年文明的高度、廣度以及深度去理解創新的時機和內涵。更重要的是,從書中大量鮮活的創新實例和點評啟示中,能提煉出如何做創新的實戰方法體系。
作者是從“天、地、人”三個維度覆蓋創新要素的。天篇“一劍開天六合統”,將全球、中國、行業——市場、企業、品類、產品——品牌六大維度一以貫之,透視創新的趨勢方向;地篇“雙手鏈地五洲融”,從組織所處的生態鏈、行差鏈、時空鏈、產融璉、混搭鏈五大鏈條縱橫穿越,體察創新的具體技法;人篇“三修立人千里志”。闡述自外而內成為創新人才必須突破的五大技能、四大矛盾及內心自我的三重阻隔;最終“創法圖新萬古雄”。
其中尤數“地篇”,如果你正存在難題,急于尋求創意或點子,從各行各業的案例剖析中在短時間內獲取靈感的可能性也很大。
據說,在美國評判一家企業能否將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都有一套“標準”:一,企業的系統架構,諸如流程、戰略、目標等是否創新;二,員工作為商業創新者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培訓;三,團隊與企業的互動創新,包括創新想法評估等。
核心作者周宏橋在中美兩國—線從事產品創新20年,將十幾年間全球有關創新的書籍、《哈佛商業評論》有關創新的所有論文、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創新成果產生的背景及其過程等收集、通讀、整理和總結,同時重新梳理了自己20年的創新實踐,做了理論化的抽象與建模,最終提純了這個創新方法論體系。在自序中,作者說此書可作為全行業工程技術、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人員日常創新實踐的方法論工具書。實際上,對于廣大的創業者來說,不管身處哪一行當,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取一定的創新啟示。
《創業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術公司初創的故事》
實際上,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在盡力還原并呈現一個事實:那些大名鼎鼎的IT企業和人物在公司初創階段,到底發生了什么。這里面有你耳熟能詳的Apple,Gmail,hotmail,TiVo、Flickr+Lotus及Yahoo等。
首先。大部分創業者后來做的事情與最初的設想全無關系:當作者問PayPal的創始人萊文奇恩,“你是怎樣產生這個創意的?”他回答說,“最初的想法實際上與此截然不同。我當初熱衷于為掌上設備開發相適配的軟件。”但是他們隨著外界環境的反應和變化而不斷調整了自己的方向才獲得成功。可謂雷軍所說的“順勢而為”。
第二,他們自己似乎并不知道以后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認為前途未卜。但是這不妨礙他們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決心和毅力。
第三。后來被證明改變世界的很多技術和想法,在當時幾乎都遭到來自投資人、媒體甚至親朋好友的質疑和拒絕。在異樣的眼光下,他們卻將很多新奇、抽象的—個點子或想法,轉變成令人矚目的技術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第四,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經歷過簡陋的辦公室、沒錢發工資。尷尬地一次又一次遭到拒絕,或者是會議室中頻繁的爭論甚至不歡而散。創業并非平常人所想的光鮮亮麗。所以,讀罷此書,你會不由得感慨,“創業者很平凡,但是創業者也很偉大。”
這些公司最原始的狀態能讓你知道,一家偉大的公司是怎樣從一個想法或點子成長起來的,創業者都做了些什么。他們沒有高談闊論“模式”和“市場”,也沒有張口就來經營和戰略,都只是懷抱著“產品和技術能為用戶帶來價值”的美好初衷和“帶來革命性改變”的理想而腳踏實地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