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火山爆發事件著實讓歐洲人元氣大傷,更讓全球人意識到,我們這個充滿了無窮信息流和高效現代機器的地球村其實是建立在一個有著凝固表層的脾氣暴躁的火球之上。
看看過去幾年中的駭人報道2004年圣誕節,蘇門答臘島上的一場海嘯讓近23萬人喪生,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地震奪去了超過8.7萬人的生命;在6個月前的海地地震中,又有約22萬多人無辜喪生。5個月前的智利地震使507人不幸遇難;而在4月所發生的中國青海地震中,又有2000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真的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嗎?
研究人員否定了所有事情都在向著糟糕的方向轉變這一揣測。不過,對于那些發生在地球深處的事情,他們也只有一個非常模糊的猜想。畢竟人們對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的板塊構造學說的認可也才只有幾十年而已。根據他的理論,我們所生存的陸地位于12塊地殼板塊之上。板塊下方擠壓著大量炙熱、粘稠的巖漿。每當地球上的板塊相互擠壓或是交錯而過的時候,板塊下的巖漿就會發生振動,使陸地上的城市坍塌,甚至還會掀起災難性的巨浪,給地球上的文明造成致命的損傷。
突然的火山爆發讓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冰島這個位于地球北端的島嶼,這里幾乎就是各式火山的聚集地。艾雅法拉火山的噴發幾乎讓歐洲整個航空業都陷入了混亂之中,但這并不是人們所憂慮的惟一原因,誰都不知道艾雅法拉火山的爆發會不會喚醒它的鄰居——20公里外的卡特拉火山。它的爆發威力足足是艾雅法拉火山的10倍。具有同樣威力的還有海克拉火山,它坐落在冰島的西南部,1104年,這座火山曾經爆發過一次,將近半個國家被埋葬在塵土和石礫之中;1963年,這座火山再次爆發,其爆發時間足足延續了7個月,成為了民眾口中的“地獄之門”。
地球上的火山有時會安靜上千年——這就給生命短暫的人類造成一種錯覺:地球已經完全聽命于自ST。羅馬人就曾以為維蘇威火山早就熄滅了,卻不料它會在公元79年重新爆發,將當時無比繁華的龐貝古城整個掩埋在了炙熱的巖漿和火山灰之下,城中居民無一逃生。近30年來,在這座火山周圍建造的違法房屋已超過5萬所,現有60萬人口聚居在最危險的“紅色區”內。這里的人都說,維蘇威火山已經沉寂很長時間了,對爆發之說不以為然。他們不愿意去想,這座火山在將龐貝古城徹底埋葬之前沉寂的時間比現在還要久。
大約在維蘇威火山爆發1700年之后,里斯本的居民和曾經的羅馬人一樣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遇火山爆發。1755年11月1日,一場巨大的地震襲擊了葡萄牙繁華的首都。震后沒多久,這個當時名噪一時的大都會又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隨后而來的一場巨浪則給了它致命一擊。這一巨浪的名字當時并不為人所知,那就是——海嘯。直到很久之后,人們才能對那場毀滅性的災難給出解釋:當時被人們認為是直接發生在自己腳底的地震其實來自距陸地有20萬米遠的大西洋。與之相似的還有2004年發生在印度洋上的那場舉世震驚的海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沖擊力在不穩定的地表上輕易就能擴散幾百萬米。
隨著人們對地球的了解越來越多,那些關于地球的知識在越來越讓人著迷的同時也越來越讓人恐慌。研究人員或許可以預計到一場火山的爆發,但卻無法準確地預言火山爆發的具體時間與實際強度。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對地震前的征兆進行了探查:地殼的膨脹、來自地底的氣流阻力、地下水位的變化、一系列衛星照片等等。可所有這些因素卻被證實是不完全可信的。
人們曾經以為,大量技術投入和由此帶來的科技進步可以戰勝由地質構造所帶來的危害,然而殘酷的事實卻打破了人們的美好幻想。以日本為例,這個以富士山為民族圣物的國家自20世紀下半年以來在電子學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他們發明了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密的探測設備,希望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免受地震的傷害,卻不料一場大地震在1995年襲擊了日本的海濱城市神戶。雖然那場地震只持續了短短的20秒鐘,卻在一瞬間奪走了6400多人的生命,被毀壞的房子超過5萬所。這一沉痛的教訓讓日本人明白了一點僅憑現有的力量根本無法對災難的發生做出萬全防孫就算用再精密的計算機做了再多的模擬分析,人們依然無法對地震做出可靠的預測。自那以后,謹慎就成為了對抗地震的第一信條。日本人把抗震的重點轉向了其他領域:將房子蓋得更加牢固,將家具牢牢固定在房屋的墻壁上,并準備好各式各樣的應急儲備。越來越多學校開始給學生開設防災和安全方面的課程。
毫無疑問,這些學科對全世界來說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那些本身就建造在不穩定的地殼上的城市來說更是如此。比如擁有1300萬人口的洛杉磯一直都處在侮險之中,這是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實。伊斯坦布爾的情況甚至更糟。土耳其地質學家納西·格魯爾在去年就已經警告過他的同胞說顯而易見,下一場大地震即將到來,可人們為那場地震所做的防范措施卻糟糕到了極點。“到那時將不會有任何一個人逃離災難,整個土耳其都會被痛苦和眼淚所淹沒。”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想法用科技去戰勝足以致命的海嘯。比如現在印度洋、地中海和大西洋都建立了預警系統。雖然說這些預警系統的建造技術都比較成熟,但它們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一些誤報現象,這也從另一方面展示了地球執拗的本性。
在位于維蘇威火山的觀望臺上,科學家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監視著這座火山的活動,各式監測儀器上都顯示著這座山脈的生命軌跡。可是誰都不知道,如果想將生活在附近的300多萬人口安全轉移的話,究竟要如何才稱得上是及時呢?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實在是太過于勢單力薄了。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依然是一個充滿野性的星球。而人類用來同地球原始動能打交道的最大智慧便是以謙恭和謹慎的態度對待它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