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獻,中共黨員,現年4 9歲,任南陽市移民局局長,兼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南陽市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指揮部副指揮長。自從移民工作開展以來,他以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己任,牢固樹立和諧移民理念,一心想著移民,一切為了移民,身先士卒,勇挑重擔,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廉潔奉公,團結帶領市移民局一班人,高質量完成了所承擔的各項階段性任務,保證了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工作高效有序推進,領導和同志們稱他為“拼命三郎”,廣大移民稱他為“移民的貼心人”,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贊譽背后,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南水北調是世紀工程、千秋偉業,移民工作是最大的難點所在。2008年11月,歷經50多年論證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拉開帷幕。2009年5月,時任南陽市中線辦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的王玉獻,調任南陽市移民局任黨組書記、局長。南水北調移民是繼三峽工程之后最大的移民遷安工程,南陽承擔著16.2萬移民的遷出任務,其中10萬人安置在本市。南陽移民工作在全省和整個中線工程中的位置舉足輕重。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年任務兩年完成”,對照三峽移民10多萬人十幾年的移民歷史,時間非常緊,任務非常重,且由于歷史原因,丹江口庫區移民許多人已經多次搬遷,為國家工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移民思想比較復雜,工作難度很大。面對這一副沉甸甸的擔子,王玉獻認真學習鉆研移民政策,虛心向老同志咨詢,深入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掌握一手資料,很快成了“移民通”。在掌握政策、熟悉情況的基礎上,他理清工作思路,與有關專家反復研究、分析論證,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要求,把移民安置重點工作劃分為10個階段200個工作環節,對每個階段和每個環節的工作任務、時間要求和工作流程予以明確,保證了移民遷安工作按計劃分步驟有序推進。作為移民局局長,他找準自身定位,積極建言獻策,主動協調運作,爭取市委、市政府最大支持,把部門行為變為政府行動。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政委、市長為指揮長的高規格的移民安置指揮部,并實行市四大班子領導分包移民工作制度;各遷安縣鄉分別增配了專職移民副書記、副縣(鄉)長;市財政每年列出1000萬元專項移民工作經費,為打好丹江口庫區移民攻堅戰做好了準備,全市上下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移民建房和完善落實移民政策,是做好移民工作的關鍵。隨著形勢的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王玉獻在移民工作推進中,既不折不扣地執行政策,又結合工作實際和地域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舉措,增強移民遷安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移民建房須由移民自主建設,為適應移民工作需要,在建房模式上,他提出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移民戶與移民遷安委員會、移民遷安委員會與遷入地政府分別簽訂《委托建房協議》的“雙委托”辦法,由遷入地建設,明確了遷入地政府的建管主體地位,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并制定了《南陽市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實施辦法》和《南陽市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新村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以市政府紅頭文件下發,為移民安置和新村建設“六統一”提供了政策支持,大大節省了搬遷時間。在建設質量管理方面,建立了“政府監管、中介監理、企業自控、移民參與”的模式,形成了指揮部、施工單位、監理公司、建設主管部門、移民遷建組織五級聯動、五位一體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切實強化現場施工管理,落實質量責任終身制,保證了工程質量。在完善落實移民政策上,他注意充分尊重移民群眾,全面推行“六到戶工作法’’,做到政策宣講到戶、干部走訪到戶、問題解決到戶、矛盾調解到戶、議題公示到戶、群眾評議到戶;在政策執行上,堅持陽光操作,認真落實“五公開”,公開移民補償對象、公開補償內容、公開補償標準、公開賠償金額、公開辦事程序,維護好、落實好移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移民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與此同時,大力創新工作機制,建議市委、市政府、市移民安置指揮部建立了督查通報、資金管理、一票否決、責任追究及重大事項報告、效能問責和案件查處聯席會議等2 0多項工作制度,激發了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形成了強勁的工作推動力。
王玉獻常說:移民局是移民的家,我這個移民局長,就是為移民服務的,如果不為移民解決問題,就是失職,就無顏面對移民群眾。他反復給同志們強調,丹江口移民為了南水北調工程,不少人多次搬遷,最多的搬過7次家,一定要設身處地為移民著想,帶著感情做移民工作。在試點移民中,淅川縣馬蹬鎮曹灣村杜海珍一家原屬縣內投親靠友安置移民,杜海珍原系馬蹬鎮中學教師,后經曹灣村“兩委”及移民遷建組織同意,在社旗縣建了房子,并隨同其他移民一同搬遷到了社旗縣。由于杜海珍一家在庫區的房子已拆除,杜海珍隨遷后因工資關系未理順而停發5個月,全家只能依靠其打工維持生計,施工隊每天坐在家中催要建房款,杜海珍一家極其絕望,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王玉獻得知后,立即指出安置錯誤不在移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經市移民指揮部辦公室研究,同意把杜海珍一家的安置去向調整到社旗縣。 2010年2月初,杜海珍如愿以償地補領了工資,一家人分到了土地,解決了一系列難題。2009年8月2 6日,淅川縣香花鎮移民張翠搬遷入住到鄧州市孟樓鎮張義崗村的當天,出現早產、難產癥狀,經鄧州市公療醫院救治產下一名女嬰,但孕婦張翠卻出現缺氧危及生命,情況非常緊急。王玉獻聽說后,馬上親自協調安排轉到南陽市中心醫院救治,由于轉院及時、治療到位,保證了母女平安。在今年第二批移民對接中,鄧州市腰店鄉四龍村支書李清一騎摩托到被調地農戶家做工作,因天黑路滑不慎跌入渠溝,腿被摔成骨折。王玉獻聽說后,立即安排市直包鄉聯村隊員,并和班子成員一起,送去了慰問金和營養品。移民搬遷之后,他一直惦記著他們生活得怎樣、生產安置得怎樣,一有時間,就到移民村、移民家中,了解移民生產生活情況。大年三十和初一,家家戶戶都在團聚的時候,他卻在移民村中慰問。面對上訪的移民群眾,他笑臉相迎、熱情接待,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力所能及地解決移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遇到有緊急事不能親自接待時,他就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上訪群眾,再記下對方的電話號碼,會后詳細了解移民的訴求和解決情況。上訪群眾高興地說:見到王局長,再難的事也能解決。
如果說關心關愛移民是一種感情,果斷、及時地處置突發性事件,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膽識、一種大愛。丹江口庫區移民是一個特殊群體,人數多,矛盾多,搬遷時間集中,難免會有部分移民以各種借口不愿搬遷,更有甚者還煽風點火、造謠生事,一旦形成勢頭,局面將無法收拾。2 0 1 0年4月,在第二批移民安置對接過程中,淅川縣大石橋鄉西嶺村移民受少數不法分子煽動,借口不滿安置地的安置條件,采取靜坐示威、圍堵圈道、沖擊鄉鎮政府機關、非法拘禁工作人員等形式,意欲破壞移民搬遷大好局面。王玉獻連續十多天和基層干部身處一線,與群眾溝通,同安置地協調,盡最大可能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爭得群眾支持。在事態發展一時難以控制的情況下,王玉獻敏銳地意識到,如果任由事件蔓延,后果不堪設想,不僅影響第二批移民對接,還有可能導致更多移民的思想波動,勢必影響整體移民工作,甚至給國家形象帶來損害。鑒于此,王玉獻慎重地向市委、市政府領導提出了要求依法打擊不法分子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采納。在市移民安置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周密部署下,依法嚴懲了1 1名犯罪分子,穩定了群眾思想,事件得到了平息,有力地維護了移民遷安大好局面和社會大局穩定。兩天后,這個村的移民全部簽訂了安置對接確認書。
熟悉王玉獻的人都知道,他身體壯實,性格堅毅剛強。從事移民工作以來,他一心撲到工作上,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生活軌跡要么在移民村或安置點,要么在會場,要么在辦公室,要么在去外地參觀學習的路上,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兒,或在辦公室的沙發上躺一會兒,或者洗一把臉接著干,餓了就胡亂吃一口。2 0 0 9年5月他剛剛到移民局走馬上任,一道道會議、一個個活動、一項項任務便接踵而來,寫材料任務非常繁重。曾任過辦公室主任的他,既當指揮員,又當辦事員,白天干工作,晚上還要自己寫材料。為了理清工作思路,做好向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擴大會匯報的準備,他躲在一個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間里,埋頭苦干了四天四夜,終于拿出了一套全市丹江口庫區移民整體工作開展方案……長期的高強度、快節奏工作,嚴重透支了他的健康。2010年5月,正在開會的他腎結石病突然發作,痛得滿頭是汗,但他仍一聲不吭、咬牙堅持。為了防止再犯病影響工作,會后他悄悄去醫院,一個人做了碎石手術。主管市長找他,他說有事,再找他,他還說有事,等到大家知道了,準備到醫院看望他時,他卻出現在第二天省政府在南陽召開的第一批移民工作現場會籌備會上。市領導聽說此事后,非常感動。妻子聽說這事后,又心疼又生氣。手術過去一個月了,他的尿液里仍然帶有血,上大學的女兒“五一”節專程回來看望病中的父親,他卻又和領導們一起到湖北鐘祥看望淅川縣搬遷過去的老移民,參觀移民新村建設情況……同志們暗地里稱他為“拼命三郎”。他多次動情地說:移民工作者沒時間看病,更沒有時間治病。為了移民事業,我隨時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妻子常對朋友講:家對玉獻來說,好像只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在家打個盹兒、吃點飯、換件衣服,就風風火火地走了。孩子的學習生活他從不過問,老人的身體他顧不上照料,家里的事一概不管,是個工作起來不要命的人。
移民工作免不了和錢打交道,而且數額還很大。如何為國家管好錢,為移民花好錢,是他經常考慮和面對的又一個重大問題。他逢會必講移民資金是高壓線,是移民群眾的養命錢,要求廣大移民干部筑牢思想防線,不貪、不占、不截、不挪,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在移民資金管理上,他堅持關口前移,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操作程序,強化監督審計,確保了移民資金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在他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南陽市的移民資金管理工作獲得全國先進,移民新村建設質量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各項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受到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丹江浩淼,移民情深。王玉獻以他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情懷,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感染著廣大移民群眾。我們相信,有像他這樣一大批移民干部的奮力拼搏,有各級領導和廣大移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目標一定能夠圓滿實現,一定能夠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