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踏上了寶島臺灣的土地。原來臺灣這么近,空中只飛行了兩個半小時,之前在腦海里一直覺得它很遠。
由于天氣的原因,我們乘坐的飛機晚點了一個多小時后才到達臺北桃園機場。此時夜幕已降臨,辦理完出境手續時已經很晚了。行程里安排的前往臺北101大樓體驗臺北市區美麗夜景的計劃只得取消,但還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回酒店休息,養足精神準備明天的行程——臺灣環島游。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藏有全世界最多的中華無價藝術寶藏,幾乎涵蓋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數量近70萬件,且由于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此外,還有玉器、漆器、多寶格琺瑯器、文具、雕刻、織繡、繕本圖書及滿蒙檔案文獻,品類眾多又精致,因此臺北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
其中最著名的堪稱鎮院之寶的有毛公鼎、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
毛公鼎是2800多年前周宣王時期的“國之重器”,因刻器者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陜西岐山出土。毛公鼎之所以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是因為他的銘文的字數是497個,是商周兩代出土器物中擁有銘文最多的。
東坡肉形石是清代的肉形石,肉形石全世界67塊,這是其中比較大的一塊。這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初次看到它的時候肯定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一塊硬梆梆的石頭,因為怎么看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
翠玉白菜原陳列于清末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永和宮,是清代藝人巧妙地運用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灰玉雕成,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萊葉,白色的雕成菜幫,菜葉自然反卷,經脈分明,上面還攀爬兩只紅色小憩的螽斯蟲,俗名“紡織娘”或“蟈蟈兒”。這棵白菜和娃娃菜一樣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會出水,令人嘆服。在當時,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蟲則有子孫綿延之意。遺憾的是由于長途的輾轉螽斯蟲的一根須不知在什么時候折斷了。
總體而言,臺北故宮的寶物并不少,由于展地有限,館中每三個月會更換一次展品,且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中臺禪寺
中臺禪寺,一座非常獨特的寺院建筑,位于臺灣南投縣埔里鎮。這座寺院1990年開始規劃,由臺灣著名建筑師設計,歷經10年卓然有成。這座集中西方建筑元素于一體的建筑,建成1年后,就與矗立了千年的布達拉宮和圣彼得大教堂并駕齊驅,揚名世界。
傳統寺廟都是平面布局的院落式建筑,因之稱為“寺院”,而中臺禪寺在結構上徹底改變了這種格局,它由一幢主體大廈和若干裙樓組成,主體建筑以石材為主,高達37層,這種立體結構決定了這座禪寺的諸多與眾不同之處。正面以蓄勢待發的噴射機為造型,寓意為禪宗“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無上心法。從側面看,則像是一位在青山中禪坐的行者,體現佛教的修行。說它是世界上最現代化、最藝術化、最生活化、最科技化的佛教建筑絲毫也不過分。
中臺禪寺盡管有37層樓,但平時只開放一樓、二樓的殿堂供游人參觀。游人在一、二樓參觀時,允許拍照。三層以上的部分,供寺院的僧侶使用,一般不接待游客。五層有大莊嚴殿,九層為大光明殿,十六層是萬佛殿,再往上是藏經閣和“金頂”。
沿門前拾階而上,進入大門一樓的四天王殿為中臺禪寺主體的殿堂,彌勒菩薩供奉于殿堂中央,彌勒菩薩的背后有身著甲冑、合掌擎劍的韋馱菩薩,而風、調、雨、順四大天王像則分鎮在殿堂四周。每尊皆以黑花崗巖雕制,高達12米,都有正面、左側面、右側面三種不同表情的臉,威嚴的氣勢分鎮四方。四天王嚴肅的眼神令人為之震懾,不斷提醒著世人諸惡莫為,眾善奉行。大堂上還擺放著一對紅色的獅子,一對精美的脫胎漆器,一對貴重的鐘乳石。
大雄寶殿即是佛教道場中供奉佛像的正殿,中臺禪寺的大雄寶殿位于主體建筑的二樓,從四天王殿直上階梯即可到達。整體的空間設計以紅、灰為主色,供奉著釋迦牟尼佛。一尊由印度紅花崗巖雕琢而成的釋迦牟尼佛鎮坐于殿堂中央,主殿的兩側,一邊是守護寺院安寧的伽籃殿,一邊是傳演中臺法脈的祖師殿。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二樓側殿中還有孔子、老子、關云長等的塑像。可以說主殿是集佛、儒、道三教于一體,體現了佛教的寬廣胸懷。
●日月潭
午飯后,驅車前往向往已久的日月潭。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全潭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群峰倒映湖中,優美如畫。日月潭中有一小島“拉魯島”。以拉魯島為中間點,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湖形如月鉤,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中有多處名勝古跡,有文武廟、玄光寺、涵碧樓、慈恩塔、孔雀園等。日月潭南側是青龍山,海拔950米,山麓的玄光寺建于1952 年,寺中存放玄奘法師遺骨。
搭船環湖游覽,船長非常熱情地介紹湖周邊的景點及建筑。日月潭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給人的感覺是湖水非常清澈,周邊的環境也很干凈。晚上入住日月潭大酒店,房間全是景觀房。在觀景臺上看日月潭的晚霞、清晨的日出。那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墾丁公園
之后我們繼續南行,來到了位于臺灣島最南端的“墾丁公園”。從地圖上看就像小尾巴一樣的那一點伸向太平洋。恒春半島景色旖旎,有臺灣“夏威夷”之稱,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臺灣島內唯一的熱帶區域。其中貓鼻頭公園地處半島西南方,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因一塊從海崖上滾落下的珊瑚礁巖其外形狀若蹲撲之貓而得名。位于最南端的則是鵝鑾鼻自然公園,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望,因附近之香蕉灣有石似帆船,加以該地形如突鼻,故稱“鵝鑾鼻”。
從美麗的墾丁公園出來沿著臺灣東海岸一路北上,臺灣東海岸面臨太平洋,一路上的風光美得如此震撼人心,車在狹窄的盤山公路上徜徉,從車窗向下俯視,山腳就是碧藍無盡的太平洋。藍天白云襯托下的大海是那樣清澈湛藍,浩瀚無邊,岸邊綠油油的草地風光旖旎,平靜的海面泛著星星點點的白色,那是浪花!由近至遠,可以看到太平洋的層次:近處是碧藍,遠處是墨綠,再遠處是海天一線的淡藍。遙望浩瀚的海洋,體會世界的奇妙,感覺人的渺小。此時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心中的感慨,也無法用文字來描述如畫的景色,難怪連臺灣人都說臺東的海岸線是臺灣最美麗的海岸線。
“漁人碼頭”這個經常在臺灣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景點,使人有一種憧憬。當置身于其中,才真正理解了為什么作家們對此如此鐘愛。臺北淡水漁人碼頭,是一個兼具漁業發展與觀光休閑的優質公園,是現在臺北縣重要的觀光和休閑場地,漁人碼頭停泊著許多漁船和小型游艇。白天和晚間的漁人碼頭,有著不相同的景致,夕陽與晚霞是漁人碼頭最美麗的風景,而晚間華燈初上后,情侶漫步在木棧道上,牽手走過那潔白的情人橋。晚風徐徐吹來,該是多么的美麗和浪漫。
●101大廈
臺灣之行不能不去101大廈,在那里可以俯瞰臺北市全景。101大廈位于臺北市信義區,樓高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是目前全球第二的摩天大樓。它的外形逐次向外傾斜像中國寶塔的形狀和竹子生長的態勢。有兩部急速電梯供游客使用,電梯的最高速率可達每分鐘1010米,從5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7秒,下行時間為43秒。在89樓,每位游客能領到一個無線耳機和遙控器,觀光層分為十幾個區域,墻壁上有編號,游客只要按動遙控器上相對應的號碼,在耳機里就能清晰地聽到你面前所俯瞰到的景色的講解,技術很先進,各人自行選擇卻互不干擾。
11天的環島游,幾乎涉足臺灣的各個主要縣、市,臺灣人民熱情好客、彬彬有禮、服務周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臺灣注重生態保護,城鄉的基礎設施也很完備,尤其是城市、鄉鎮衛生。期待能夠早日開通臺灣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