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共有三大組成部分:世博展示,世博活動,以及世博論壇。世博就像是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的三大元素,我們能更親近地接觸外面的世界,能更直接地領略到另一個地方的人們以及他們精彩的生活狀態,同時,這扇窗更能讓我們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亞洲國際都會——香港,人口700萬,土地面積1100平方公里,實際可供發展土地僅20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全球屈指可數。然而香港這座瞬息萬變的繁華之都依然較好地保持著她原始的生態地貌,社會的一切依然是那么井然有序,香港人的生活便捷、高效。
你相信嗎?香港70%的土地為郊野,隨處一走就是田園風光。香港館頂層以“連系大自然”為主題,凸顯一項鮮為人知的事實:香港多達七成土地是綠色地帶、濕地和林區。香港濕地保護和野生物的種植,在世博香港館第三層的空中花園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香港的郊野公園約占土地總面積的40%,香港的國際濕地公園毗鄰國際知名的候鳥保護區——米埔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占地60公頃,是全球最大的濕地公園;香港還有占地約50平方公里的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地貌壯觀,其形成可以追溯至4億年前。在這個建筑物林立的都市背后,蘊藏著大量天然資源,展示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內心”對于生態城市的追求。
當你的錢包塞滿各式各樣的磁卡時,香港人“一卡”便可走天下。據香港案例館中工作人員介紹,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智能卡包括八達通卡、智能身份證。其中,八達通這樣一張小小的卡片便可取代繁瑣的現金支付過程。香港人乘車、購物、健身、餐飲等都只需一張八達通卡,更讓人驚喜的是該智能卡還可以追蹤寵物狗、在機場給旅客的行李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以便于追蹤。智能卡采取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香港政府在不同社會領域廣泛利用智能卡科技。例如在教育方面展示智能卡技術可以方便學校與家長之間進行溝通;在醫療方面,存取病人的電子健康記錄等等。香港正是得力于特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以及各商業機構的廣泛參與,這才讓香港市民只要擁有一張智能卡,就可以享受到各種各樣的便利服務。
《福布斯》雜志在2010年比較了全球84個大城市的交通情況后,認為香港的運輸系統效率高、安全可靠、費用合理,是全球最佳的運輸系統。在“亞洲國際都會——香港的綠色交通運輸”論壇上香港專家介紹了兩項重要的經驗:一是交通運輸與城市規劃有機融合。即把交通運輸和住房的規劃、管理合而為一,發展交通時關注住房建設的現狀及未來,住房建設與交通發展緊密關聯;再者,香港推行公交優先,鼓勵使用鐵路和步行。香港的運輸系統實施“公交為主,鐵路為干”的方針,公共運輸占每日客運九成,而其中鐵路客運占其九成,私家車擁有率僅為0.56%。
世博會作為我們了解世界的平臺,正如香港一樣,各參展組織能讓我們更為真切地體會到一個國家或是城市的發展,其所應用到的城市發展思維、高新科技、智慧的政策措施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讀、反思、借鑒。經過思考后的世博會,它的力量才是強大的,才能像往屆的世博會一樣,讓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得到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