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外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以及怎樣充分利用教材以提高教學效果,一直以來都是語言教學的熱點領域。而擺在多數成人英語教師面前的問題,一是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動機各不相同,利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教材的多樣化。如何利用好教材,使教學效果最大化也是無數英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棘手問題。筆者結合近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一下成人英語教學中面臨的這兩個問題。
一、不同動機下學生的表現及特點
(一)動機的種類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動機是對所有引起、支配和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過程的抽象概括。所有的生物有機體都會趨向于某些刺激或遠離某些刺激,這由它們的喜好和厭惡決定。在語言課堂上,通常“動機”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融合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第二類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前者學習目的在于被相關文化吸引,希望融入該文化,后者強調學習目的的工具性。人們通常認為內在動機是學習者基本性格的一部分,即使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也是相當緩慢的。因此,教室幾乎沒有機會在短時期內改變學生潛在的動機模式,但是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逐漸產生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二)動機不同,學生的表現亦不相同
通常我們都喜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喜歡做沒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這個基本事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成就動機”。遺憾的是,在實踐教學中,其反面也是成立的。
在外語課堂上,動機不同的學生其表現也是各不相同。總體上看學生動機不同,表現特征主要如下:
動機較強學生:積極的談吐傾向,樂于接受任務,信心十足;迫切希望在學習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對成就和遠大的抱負充滿向往,積極面對困難,目標明確,能夠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問題……
動機較弱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輕易放棄面臨的學習任務,自信心不足,試圖逃避學習過程中的課堂討論,不能深入思考問題,急于求成,缺乏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耐心,面對學習任務傾向于逃避,容易放棄學習。
二、如何將教材的充分利用與調動學生動力相結合
如何充分利用各項教材,使教學效果最大化,一直是外語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筆者根據教學經驗觀察,在學生學習動機差異性較強的班級里,任課教師往往會遇到以下幾種麻煩:
一是紀律。不同學生動機不同,課堂表現也不相同。二是興趣。課文內容難以使所有的學生都有學習興趣。三是學生整體性的學習效率。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四是感知能力的差異使學生對于老師同一堂課所講的內容存在一定懸殊。五是課堂參與動機較弱的學生趨于保持沉默或不作出反應。
教師如何才能既充分利用教材,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
(二)重新調整和組合教學內容
目前許多教材在強調語言實用性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學生對于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往往將教材的教學順序確定為“聽—說—讀—寫”,但實際教學中根據語言的“輸入—輸出”規律,以及教學環境的限制,應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整合,改為“讀—聽—說—寫”的教學步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拓展和補充教學內容
目前,英語課堂教學多重精讀輕泛讀,嚴重制約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適當的補充,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幾種方法
(一)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性
差異性能夠使學習群體添加一定的元素,教師也易對差異群體分別對待。據多數教師反映,通過與來自不同地區和背景的學生交流,會使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確立多元化的學習目標
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學生的“好”與“壞”這一矛盾,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安排趣味性課堂活動。作業布置可靈活多變;在合理的范圍內給學生自己選擇學習任務和學習資料的權利;給予學生個性化的鼓勵;幫助學生列出合理的學習目標;一定程度上提出無明確答案的問題,允許有各種不同的答案,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認可,使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其次,充分利用分組競賽在教學環節中的操練作用。在分組競賽中,成員之間的合作、幫助、監督和啟發能夠激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本知識點的深入理解。
再次,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結對子”和“分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給予不同的分工。
(作者單位:河南省總工會干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