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富饒的豫南大地,一個隆起板塊越來越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在這片熱土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風生水起,氣象萬千,活力無限。這里有風光旖旎的山水情韻、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和優良完善的投資環境,踏上這方熱土,天地因此而廣闊,事業因此而生輝,人生因此而精彩。這里就是被譽為“中原十大美湖”之一的南灣湖所在地——信陽市南灣湖風景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區,一處自然生態的魅力新區,一座日新月異的活力之區。
南灣湖風景區
南灣湖風景區先后被授予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河南省風景名勝區、河南省文明景區、“中國中部旅游勝地三十佳”及“中原十大美湖”等榮譽稱號。
01旅游·發展
南灣湖風景區是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新區。景區成立以前,分屬水利、林業、交通及浉河區有關鄉鎮等多個單位、部門管理,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多頭管理的體制,嚴重制約了景區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束縛了南灣景區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2006年7月19日,經河南省委、省政府同意,正式設立南灣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實行“以塊為主,獨立操作,統一協調,封閉管理”的體制,統一負責景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和開發工作,徹底解除了束縛南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瓶頸和制約。
2007年7月,柳自強就任南灣湖風景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打造“休閑度假勝地、生態旅游名區”的區域發展總目標,堅持以旅游開發為龍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以富民強區為目標,深入開展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著力提升山、水、林資源開發管理的水平和效益,加快旅游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力推開發建設再上新臺階,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南灣經濟社會呈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
打造精品景區景點旅游發展全面提速
近幾年來,景區黨委、管委會以“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旅游業發展思路,突出南湖灣獨具特色的山、水、林資源優勢,增強旅游業龍頭帶動作用,拉伸旅游產業鏈條,提升南灣湖旅游業的綜合實力。
談起南灣湖旅游業的發展,柳自強書記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
以“夢幻山水,林海茶鄉”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發展迅速,建成了信陽大型茶文化旅游項目——南灣湖茶島,填補了河南在茶文化旅游方面的空白。茶島投資5000萬元,總面積1000余畝,目前開發560畝,水域面積150畝。景區以中國茶文化為引線,以信陽茶文化為載體,通過游客親身參與茶文化體驗、茶文化展示、茶文化觀賞互動、茶文化產品銷售的方式,充分滿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知覺的享受,使游客入茶島、近自然、親山水、品文化、怡心情,實現了茶文化的豐富內涵與信陽的地域特色、人文歷史和生態旅游資源的有機結合。
南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于2006年9月得到國家發改委、水利部批準,工程總投資1.18億多元,2007年11月開工,分三期實施。南灣湖大壩長816.5米,壩頂寬8米,壩高38.3米,最大攔蓄水量為16.3億立方米,大壩正面有毛澤東主席所題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8個大字。除險加固后的大壩,按照自然、生態、現代、大氣的要求實施了美化亮化,氣勢恢宏,山水相融,美輪美奐,流光溢彩,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打造了河南省最大的水上游樂園和全省第一家鳥語林景點,建成下水了豪爵星等6艘大中型豪華游船,新上了水上飛機等觀光旅游項目,不僅延長了游客在景區停留時間,而且增添了一種新的觀光休閑體驗。
近年來,景區突破常規旅游營銷理念和模式,大搞旅游節會造勢,相繼開展了“魅力信陽”全國攝影大賽、國際旅游小姐巡游南灣湖等大型活動,南灣旅游業品牌知名度、市場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客源市場逐步擴大,目前已經形成以鄭州、武漢為龍頭,以京廣線、京珠高速為龍身,輻射北京、西安、上海的市場格局。
為進一步提高景區知名度,風景區獨家冠名信陽電視臺《魅力信陽》電視欄目,拍攝了《詩畫山水南灣湖》專題節目。在設立北京、鄭州、武漢3個營銷辦事處的基礎上,進一步轉變經營思路,舉辦了首屆中國南灣湖賞茶節、中國最“爽”工作——南灣湖61島島主招募等活動,景區知名度大幅飆升。逐步建立了以河南為基礎,輻射周邊、延伸京津滬的營銷網絡體系,以“水墨南灣湖”為品牌的生態旅游崛起于國內旅游市場。
幾年來,景區共接待游客5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8億元,帶動了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促進景區乃至信陽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逆勢而上順勢而為產業發展正當其時
南灣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體現在新區建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農家樂”休閑產業是景區的一項特色產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放大生態資源優勢,充分挖掘農家樂的內涵,在“農”字上下工夫,盡量做到“自產自銷”,突出農村天然、樸實、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趣、閑趣、野趣;在“家”字上做文章,營造農村“家”的氣氛,在服務上給游客提供一些瓜果采摘、農事體驗等親身參與活動;在“樂”字上求突破,積極組建民俗風情表演隊,探索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娛樂項目,努力把“農家樂”打造成市民郊游和休閑的首選地、農民增收和就業的根據地、農村城鎮化的發源地。
該區把發展特色“農家樂”休閑產業作為富裕農民的一大抓手,高起點布局、高起點謀劃、高起點建設,投資5000萬元,在浉河岸邊的肖家河村打造了具有豫南特色的“南灣湖風情小吃街”;推出了“南湖漁村”、“五峰嶺山莊”等“農家樂”亮點,解決農村富余勞力近2000人就業,帶活了南灣整個“農家樂”休閑產業;大手筆發展一批“農家樂”休閑產業示范點,大力發展林果、花卉、茶園等觀賞植物,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觀光園區,推動形成“一組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繁榮農村經濟,服務旅游發展。
以信陽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為建設契機,全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完成了譚廟村百畝特色農業觀光園土地流轉工作。流轉林地、耕地近3000畝,開工建設總投資達6億元的“南灣明珠”和“恒陽生態園”項目,高標準建設游艇俱樂部、汽車旅館等一批休閑度假設施。
社會事業發展實現了新突破。為了滿足南灣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力需求,投資興建了110千伏濱湖變電站,現正在緊急施工中。相繼在賢山和南灣城區主干道鋪設了天然氣管道,完善了綠化、供排水、通信、供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完成了村級衛生室建設任務,新農保參保率達98%、新農合參保率達96%,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達75%,有效解決了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建成了4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全面落實了農村中小學“兩免一補”,順利完成信陽水利中學移交,建成了風景區中心幼兒園。健全農村社會事業,積極推進社區平臺建設,二號橋、松樹坦社區和賢山社區已建成使用。
招商引資實現了新突破,在改善硬件環境的同時,著力營造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公開公平的競爭環境,優惠誠信的政策環境,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引導全區上下樹立“誠心招商,誠信留商,誠意安商”的思想,營造“親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完善了“一站式”服務,制訂出臺了《南灣湖風景區招商引資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方便客商投資的快捷服務措施,促進了投資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吸引了建業集團等一批優勢大項目落戶南灣,積聚了景區的活力;提升了開放形象,建成了大型漁文化產業項目南湖漁村,吸引了瑞德豐、凱司令等大型餐飲企業入駐;建成了信陽最大的生態宜居社區建業·森林半島及茗陽天下等大型商住高檔社區,依山傍水,環境優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城中有水,水中有城;望湖軒、聚賢祠、茗陽閣等“浉河新八景”如浉河上的串串明珠熠熠生輝;南湖路、茶韻路、茶源路等示范景觀道路,一路一景,別具韻味,使景區與市內及周邊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去年,景區在逆境中尋出路,在改革中謀發展,在創新中求突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主要經濟指標超額完成年初目標,區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2%;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4.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
目前,景區的目標定位已成型,相關措施已制定,項目建設正在搶天奪時地開展。休閑度假旅游名區打造成之后,對轉變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式,緩解當地的就業壓力,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02自然·生態
南灣湖風景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南灣的一張金字名片,也是南灣湖風景區的立區之本。風景區處在南北氣候過渡帶之間,境內青山疊翠,綠洲點點,山深林密,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C。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有屬國家級保護動物的獼猴、揚子鱷、大鯢、小靈貓、白冠長尾雉;種子植物有116科525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森林蓄積量49.1萬立方米。
南灣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湖面煙波浩淼,水質清純透明,掬手可飲。湖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61個島嶼,錯落有致地散落于清碧的湖水之中,猶如碧珠灑盤,景象萬千。環南灣湖周邊分布的天然公益林面積達12萬畝,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9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信陽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游客來南灣湖風景區旅游休閑,或乘船輕舟泛游,看湖光山色,聽鳥語蟬鳴;或深山探幽,聽瀑濤水聲,品信陽毛尖,食南灣野魚;或登諸島漫步,在天然“氧吧”吸氧,觀賞奇花異草,稱得上是步步奇觀,處處佳境,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南灣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滿目生機的信陽大地。南灣湖又名南灣水庫,總庫容16.3億立方米,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20公里,水域面積75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發電、水產養殖、航運、城市供水及生態旅游開發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建庫55年來在防洪、灌溉、發電、養殖、城市供水和旅游觀光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是新中國在信陽興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南灣的一大生態亮點。南灣湖作為信陽市唯一的生活飲用水源所在地,是信陽市居民的“大水缸”。
南灣水庫的建成,形成了10萬畝適宜養殖水面,屬中等營養型水庫,庫中天然魚類品種繁多,隸屬6目11科28亞科32屬,主要經濟魚類有鰱魚、鳙魚、草魚、鯉魚等,并有鲌魚、鯰魚、鱖魚、黃顙魚等名優魚類,使南灣水庫流域變成了真正的“魚米之鄉”。南灣湖中盛產的“南灣魚”、“南灣蝦”享譽中原,是地理標志性產品。
鳥島面積520畝,分為旅游開放區和鳥類保護區,鳥島上植被繁茂,環境幽靜,沼澤蘆葦密生,水邊蘊藏著魚蝦及各種軟體動物及眾多昆蟲,每年春夏季節有近27種候鳥至此繁衍,數量多達10余萬只,其中尤以鷺鷥鳥為主。主要景點鳥語林,是集鳥類觀賞、鳥藝表演、鳥類繁殖、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內有珍稀鳥類100多個品種3000余只。其中,最為神奇和精彩的是鳥藝劇場表演,小鳥能表演騎小車、打保齡球、做算術、跳舞、叼紙幣等20多個節目。
保護南灣湖75平方公里水面和12萬畝的生態公益林是南灣湖風景區打造信陽“生態高地”的根本保障。為此,風景區管委會制定了《河南省信陽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并得到省人大通過,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實施。完成了南灣水庫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的界標設立工作,積極探索南灣水庫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新方法、新舉措,逐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信陽市的生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03歷史·人文
在南灣湖的上游,聳立著河南工農武裝斗爭發源地、新四軍革命根據地——四望山,從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四望山地區一直是中共豫南地方組織堅持革命斗爭的老區,李先念、陳少敏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
同時,上游的車云山、集云山、云霧山、連云山、天云山等“五云”茶山和黑龍潭、白龍潭是信陽毛尖茶的正宗產地。信陽毛尖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為供奉朝廷的貢茶;被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譽為“淮南茶,信陽第一”,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
南灣湖的下游,連著歷史文化悠久的賢山,登此山,東可眺信陽城貌,西可觀南湖煙波。始建于南北朝年間,與南陽玄廟觀、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齊名的賢隱寺,就坐落于賢山南麓山谷中,歷代文人墨客常以該寺為題吟詩。
賢隱寺北側遺留有迄今1400多年前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行宮舊址——“梁王壘”,現存有三級臺基,已被列為信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南灣境內還有龍鳳古井、百年紫薇樹、千年迎客松和名山潘家寨等人文生態景觀。
山有山的豪邁,水有水的柔情。從賢山西眺,南灣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滿目生機的信陽大地。75平方公里的水面浮光躍金,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85平方公里的天然生態公益林構成信陽城區的綠色屏障,堪稱“天然氧吧”。生機盎然的湖心島漂浮在青山碧水間,一派南國風情;飛馳而過的輕舟,在自由地揮灑游人的激情。悠游湖中,野鴨嬉戲、白鷺翔集,間或翠鳥疾飛而去、灰鷺翩然而至,讓人盡心體驗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無限樂趣,盡情欣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華美樂章。
南灣湖風景區有著輝煌的過去,蓬勃發展的現在,也必將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正如柳自強書記所講:“目前,南灣湖風景區上上下下風清氣正,精神振奮,人心思變,人心思干,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南灣的發展大有可為!”
>記者手記
感受“中原美湖”——南灣湖
在南灣采訪幾天,記者感受到了她的柔情,她的豪邁,她的堅定,又像一位踏實穩重的小伙子。
站在船頭,夾雜著水香的清風迎面撲來,遠處的滿山紅遍忽隱若現,躲閃于煙波之中,她不會輕易讓你瞥見她的容貌。輕舟蕩起的波濤,伴著節奏帶你走進她的夢里水鄉,這次我夢見了你!
立在賢山的頂峰,一覽眾山小,夢回金戈鐵馬的南北朝,遙想當年梁武帝蕭衍帶著三千佳麗醉生夢死于義陽的山水中。
走在南灣湖的大壩上,邁著堅定的步伐,踏著半個世紀前幾十萬勞動人民艱辛付出的成果上,面對勤勞勇敢的南灣勞動人民,我們只能感嘆于毛主席對他們的贊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在南灣敬老院的走訪,是幾天中記者最為感動的一天。“感謝呀!感謝你們又來看望我們了。”幾位老人緊緊握住記者的手久久不肯松開。96歲的馬青敏老人拉著記者走進她的房間,指著半箱子的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對記者說:“柳書記是個實誠的人呀!每逢節日都來看望我們,你看這些水果就是他在重陽節親自給我們送來的。”
祝福南灣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