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權篡位歐陽方
暗藏殺機害忠良
臺下春海義坦蕩
銅錘花臉美名揚
通過演出和研讀劇本《下河東》,我認為,如果要把歐陽方這一角色演好、演活,首先要了解歐陽方在劇情中、歷史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然后才能通過道白、唱詞,經過藝術手段來塑造、刻畫人物形象。但是僅憑劇本所提供的內容,要了解人物的確有限,所以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也看了電視資料,初步對歐陽方這一角色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從戲曲的角度來看,歐陽方屬于奸臣類型,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白臉。他略懂用兵之道,在取得趙匡胤的信任后奪取了元帥一職,并開始了他弒主叛國、殘害忠良、謀權篡位的行徑,這讓我對這一人物從外型塑造到內心表達上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
從人物處理上,我認為應以“穩、準、狠”這三個要點來著重體現。歐陽方是大宋開國宰相,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應以大花臉的“穩”為主,做戲要“穩”,表達劇情要“穩”,唱、念、做都應以“穩”為主;其次,在表現他奸的一面時,應以“準”為主,表演目的要“準”,表演火候、人物內心把握要“準”;最后要“狠”,在與劉鈞第一次見面時,因誤會差點被劉鉤所殺。先行官呼延壽延救他回營后,想到所做之事可能被呼延壽延知道,他突然變得“狠”毒起來,一不做二不休,殺死呼延壽延,在企圖困死趙匡胤時,他更是表現出了無毒不丈夫的奸臣本色。
綜合以上觀點,在排練與演出中,我就努力把握人物內心,盡量做到細膩、準確地去塑造劇中人物,把一個活生生的歐陽方呈現給廣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