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銀行設置跨省區分行
1998年11月15日,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中國人民銀行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撤銷原有省級分行,設立九家跨省區分行,同時成立人民銀行系統黨委,對分行干部進行垂直管理。到年底,各家分行陸續掛牌成立。這對中國當代金融體制的建立,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1984年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負責研究與實施全國金融領域的宏觀決策,以加強信貸總量控制和金融機構資金調節,保持貨幣穩定。經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終確立中央銀行制度的基本框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和經濟發展速度加快,金融資產開始高速膨脹,商業銀行不良債權比例也隨之上升。出現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長期干預銀行經營,指定銀行發放貸款,使大量貸款成為不良資產。
改革中央銀行的管理體制,撤銷省級分行,增強了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權威性,也改進了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的獨立性和效率。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下稱世貿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從1986年7月提出恢復在關貿總協定締約方地位的申請,到2001年11月入世,中國用了15年。
世貿組織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并列為當今世界最具廣泛性的三大國際經濟組織,是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世貿組織是一個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節成員國之間貿易爭端方面具有較高權威性,其前身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6年1月1日起,世貿組織正式取代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開始承擔起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等責任。
在入世談判過程中,中國就在經濟領域推行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贏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和國際環境,讓中國能夠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并可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推進改革發展,提高經濟整體素質。
羅莎·帕克斯事件
1956年11月13日,經過數萬名黑人長達一年多抵制乘公交車運動后,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蒙哥馬利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種族隔離做法違憲,這是美國黑人對種族隔離行為非暴力抵抗的一次重大勝利。
按照當時蒙哥馬利市的種族隔離相關規定,黑人在公共汽車上只能坐在第10排以后,但前10排如無空座,白人也可以占據黑人的座位。1955年12月,羅莎·帕克斯在乘坐公共汽車回家的路上,因為拒絕讓座被捕。被保釋后,帕克斯求助于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他的帶領下,蒙哥馬利市的黑人開始了一場持續382天、拒絕乘坐公交車的抵制運動。
此事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黑人民權運動風潮,使馬丁·路德·金聲名鵲起。此事件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羅薩·帕克斯,也被譽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
王茂蔭請變科舉
1851年11月11日,清朝官員王茂蔭上奏,提出改革科舉。
王茂蔭先后任御史、戶部侍郎等職。面對列強環伺、清廷內外交困的現實,王茂蔭認為“治國之道,用人尤重”,所以提出變革科舉的建議。
王茂蔭深感科舉制度存在諸多弊端,導致很多人才被錯失,而天下學子為考取功名,又無暇研究實用知識。因此,他主張改革考試內容,注重考查歷史、軍事、工藝制造、數學、天文地理等實用知識和技能。但這些建議未受朝廷重視。
王茂蔭更多被后人提及的,還有他的經濟主張。面對太平天國危機,清政府財政、貨幣危機深重。王茂蔭曾在1851年上奏,提出改革幣制,有限制地發行可兌換的錢幣,以緩解危機。
王茂蔭提出的主張被看做中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之一,也使他成為馬克思《資本論》卷一中惟一被提及的清朝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