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江
位于湖南邵陽洞口縣東部,以農副業為主的小鎮。用古樸來形容石江鎮一點都不為過,古樸的建筑,古樸的民風,雖然這里大多數人的年均收入還不足兩萬元,但是安居樂業的田園生活卻令人向往。
手機系親情石江鎮的居民綜合收入并不高,而且主要以農副業為主,大部分人都過著樸素的生活,人均收入不高。有些外出在廣州、深圳等地務工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萬元左右。
張大爺是典型的老鎮民,老伴很早就過世了,兒子大明到深圳去打工,一年只能回來一次。大爺一個人在家,大明很不放心。以前沒有手機,大明想要找張大爺可是要費好大的勁,尤其是白天,先打到鄰居那里,然后鄰居到地里去找張大爺。如果鄰居家里沒有人,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直到去年,兒子給張大爺買了部600元左右的山寨手機之后,終于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而張大爺有了這部手機也很高興,以后無論下地干活還是去趕集,都能隨時聯系到自己的兒子。
像張大爺這樣的鎮民,在石江鎮不在少數,尤其是50歲以上的老人,有的一家兩口只用一部手機,平時就是用來和子女聯系。他們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山寨手機,也有一些品牌手機的低端產品,基本上都是兒女給買的。
在石江鎮,20歲~45歲左右的年輕人,都受到了一定的教育,接觸的信息多了,不愿意再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部分都到廣州、深圳或者長沙去打工了。因為都是在大城市工作,多少為了點面子,用的手機檔次也不會太差,都是在千元以上價位的品牌產品,平時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之外,也有不少人學著用手機上網、聽音樂,甚至有一些還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辦公的應用。
因為整體收入水平并不高,所以石江鎮大部分人,對手機應用水平都不高,打電話發短信是其主要應用。而擁有手機的主要群體也集中在20歲~50歲之間,20歲以下的孩子,手機的普及率大約為60%,視家庭條件而定。
對于目前熱門的3G應用,在石江鎮看到最多的是天翼的廣告,但是信號一般。記者自帶的一個電信3G上網卡,速度只能達到在北京的1/2。當地的運營商柜臺人員普遍反應,申請3G業務的人比較少。
電腦下鄉為何物?
從手機的普及率就能猜到,石江鎮的電腦普及率并不高,對于電腦下鄉這個字眼的熟悉程度就更加不用說了。
老一輩的人,因為窮困,所以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他們對于電腦連一知半解都談不上,因此整個石江鎮的電腦普及率只有30%左右,品牌則主要以聯想電腦為主。
家里的老人不會用電腦,年輕人都在外打工,一年也不過就回來幾天,所以家庭對于電腦的需求只有學生,學習、上網、游戲應用為主。在石江鎮,目前只有中學才開設電腦課程,而且學校有機房,很多家境并不富余的學生買不起電腦,都會在學校完成上機作業。只有那些在外打工從事高薪職業的人,才會為自己的孩子購買電腦,所以30%的電腦普及率,算是比較高了。
本以為應該蓬勃發展的電腦下鄉,也在當地遭到冷遇。對于電腦下鄉,超過60%的人對此并不了解,有些人雖然看到過一些聯想電腦銷售點的戶外廣告,但并沒有嘗試購買,更沒有從中得到實惠。
記者在聯想的一家銷售點了解到,電腦下鄉對于銷量并沒有明顯的提升。因為當地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并不完善,真正對電腦有所需求的大多都是學生。家里有點錢的學生會購買筆記本或者高端的臺式機,不夠富裕的也只是購買一些低端產品或者索性不買。更多沒有電腦的學生,不是在學校上機,就是在網吧上網。因此,售貨員對家電下鄉也是毫無熱情。一個售貨員,幾件家具,卻少有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