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i 服務器不是大眾情人,而是少數人的摯“i”。近日,IBM i服務器的中國用戶再次相聚云南騰沖,參加中國第十二屆iWorld用戶論壇。隨著Power 7的推出,在本屆iWorld論壇上,IBM正式發布了全新的IBM i 7.1綜合操作環境以及IBM i服務器的多種增強的新特性。
幾經變遷,很多中國IT用戶甚至都不知道IBM i為何物,而提起AS400或許倒是耳熟能詳。IBM i是AS400小型機的新一代產品,2008年已經與IBM的Unix小型機p系列統一,合稱為Power Systems,兩者在硬件上完全一致,因此IBM i服務器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其軟件操作環境方面。
i之軟件集成
IBM i 7.1綜合操作環境之所以稱之為操作環境而不是操作系統,正是該產品的獨特之處,它集成了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并進行了深入的優化。
IBM i 7.1的設計旨在充分利用POWER7的工作負載優化特性,由于增強了在DB2 上對XML的支持,IBM i服務器的集成數據庫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交換,PowerVM新的虛擬化功能簡化了軟件升級之前的新版本測試程序,PowerHA SystemMirror異步地理鏡像則為遠程多站點群集提供了支持。
與相對開放的Unix系統相比,IBM i服務器的操作環境是半封閉的,只有應用軟件層面是開放的。正是由于底層的高度集成和半封閉,IBM i服務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超過Unix系統,更接近大型機系統。用人們熟悉的智能手機做個形象比喻,IBM i服務器的半封閉性更像是iPhone,底層集成了強大的功能以保證穩定和安全性,不能做任何更改,但是這并不妨礙應用軟件的豐富性,只是要求應用軟件必須按照平臺接口的嚴格規范進行開發。目前,有超過800個 ISV 提供的2200多種應用運行在IBM i平臺上。
在本屆論壇上,一位銀行用戶在交流中說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平均計算起來,如果說該銀行負責IBM i服務器運維的人跑一次機房進行維護,運維其他系統的人至少要跑3次機房,可見IBM i服務器的穩定性勿容置疑。究其原因,就是IBM i服務器發展了數十年的軟件集成特性。
IBM系統與科技部大中華區Power Systems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韓忠恒表示,IBM i服務器所有的軟件都是自己的,在整個研發過程中已經做了一定的優化,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軟件等層面都由同一個開發團隊開發,都是一體化全面集成的。
IBM 全球 Power Systems軟件經理Ian Jarman指出,從以往傳統的技術角度來看,Unix已經很成功了,它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智慧”基礎上更加優化?,F在IBM的Unix平臺開始向i系統學習,學習如何做好工作負載優化。在IBM i服務器上IBM軟硬件合作在過去20年來一直沒有間斷過,所以IBM i服務器是個非常優化的平臺,而且很簡單。“事實上,以業界現在的趨勢,尤其是競爭的趨勢,我們要把與Uuix的比較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要談到這個系統能干什么、尤其是通過軟件的結合能干什么,我們所要走的路線會越來越多地采用‘i’的方式,來傳導IBM系統的優勢。”
在Oracle收購Sun之后,業界出現了類似IBM的第二家軟硬件集成的供應商。Oracle在一些場合公開表示,希望以類似IBM的方式從上到下進行軟硬件集成。對此,Ian Jarman認為,競爭對手的做法與IBM有兩點不同之處。其一,IBM i服務器的這種深度集成經歷了幾十年的研發,相比較,對手的做法只能稱之為打包。其二,IBM公司把所有的應用開放給ISV,讓他們去開發,IBM不與ISV爭奪市場,用戶可以任意去選擇ISV為IBM平臺開發出的應用軟件。而競爭對手除了數據庫之外還有它自身的應用軟件,在推產品的時候會連應用一起打包,事實上也就是走向了比較不開放的做法。
i之單層存儲
IBM i服務器在20多年前設計之初就設計為單層存儲結構,系統所有存儲設備都映射到一個64位或128位的存儲空間上,用戶不必為隱藏在這個巨大尋址空間背后的存儲設備而操心,IBM i服務器會自動管理它們,不管它們是內存、硬盤,還是什么新型存儲設備。當用戶為系統增加了新的存儲設備,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分配地址空間,用戶也不必為文件過大或文件過長而操心,IBM i服務器可以自動處理這些問題。因此在IBM i服務器上,甚至不需要傳統的數據庫管理員。
正是由于這種系統特性,固態盤技術在IBM i服務器上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固態盤在很多系統里只不過是一種新的硬件,但是在IBM i服務器這個環境里不光光是支持了新的技術,同時也優化了新技術所帶來的效益,可以說是一種自動優化的能力。IBM i服務器可以按照硬盤類別部署數據,通過命令“追蹤/平衡”處理“冷/熱”數據,常用文件自動存儲于固態硬盤,在集成數據庫中可以使用DB2參數指定文件存放于固態盤上。
在一個銀行用戶的月終批處理計算的案例中,原來的i系統需要4.5小時才能完成。該i系統原有72塊SAS硬盤,IBM技術優化人員通過增加4塊固態盤,同時減少12塊SAS硬盤,使用戶的批處理時間降低到3個小時。在這種應用中,固態盤的秘密在于隨機讀寫和I/O能力超強,因此把原來系統中分布于各個硬盤的熱數據集中到固態硬盤上,就可以使數據處理性能大幅度提高。
對于使用IBM i 6.1的用戶,IBM提供分析工具進行固態盤使用的優化,不必進行手工處理。而IBM i 7.1系統支持自動數據分析,會自動將頻繁使用的數據轉移到固態盤存儲。
POWER 7強大的性能無疑將提升IBM i服務器的魅力。盡管i由于歷史的原因在中國并沒有成為“大眾情人”,但一直是少數成熟用戶的摯愛。比如在早期的虛擬化用戶中,IBM i服務器是獨樹一幟的,今天,IBM PowerVM更將IBM i服務器的虛擬化功能推到一個新的巔峰。在云計算時代即將來臨之際,IBM i服務器的ISV們也為這個歷史悠久的平臺開發出了云計算的多種解決方案。集成和簡單易用是IBM i服務器恒久不變的魅力所在,而與時俱進的應用軟件則是i強大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