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視眼藥水或將問世
英國科學家宣布已找到了誘發近視的基因。據估計,10年之內,一種預防近視或讓近視不再加深的藥物或許將會問世,并且被廣為使用。
專家同時指出,即使矯治近視基因的藥物問世,也只能預防有近視基因的孩子出現近視癥狀,或是避免孩子度數進一步加深,而對已患有近視的成年人療效不大。深度近視者變老后眼睛很容易出問題。最常出現的就是視網膜剝離。現代人戶外活動太少,又經常盯著電腦熒幕,容易引發后天近視。因此,平時最好常到戶外走走,看看遠方,避免后天近視。
正確干手可防細菌傳播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洗手是有效去除細菌的方法,但還不能消滅所有細菌,如果隨后不設法讓手正確變干,殘留的細菌很容易在濕潤環境中繼續傳播。
研究顯示,在各種干手方法中,使用紙巾擦手后傳播的細菌最少。洗手時搓手有更好的除菌效果,但如在烘手過程中不停搓手,那么會將原來隱藏在皮膚深處未被洗掉的細菌帶到手的表面,手干后容易傳播更多細菌;如果手在烘手機下靜止不動,則效果與使用紙巾差不多。
心臟病危險,頭發告訴你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頭發中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越高,心臟病風險就越大,將膽固醇水平及身體質量指數(BMI)納入心臟病風險因素后,研究結果依然沒有變化。這一結果有望投入臨床使用,屆時醫生可以通過檢測患者頭發來判斷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頭發是死的,但是發根(毛囊)是活的。壓力大時身體產生的皮質醇等物質會進入血流,并通過頭皮毛細血管滲入毛囊中。隨著頭發的生長,皮質醇便會在頭發中留下長久記錄。而目前血液或尿液檢查卻只能反映出患者幾小時至幾天的皮質醇變化情況。
“脂肪味”敏感度,與肥胖相關
澳大利亞調查表示,如果對“脂肪味”比較敏感,那么脂肪的攝入量也會減少,肥胖的可能性也較小。
澳大利亞幾所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們除了有甜、酸、咸、苦和蛋白質形成的味覺外,還有一種辨別“脂肪味”的味覺。研究人員還發現,人們對脂肪味道的敏感度存在個體差異,如果對“脂肪味”敏感,那么脂肪攝入量以及體重指數均會較低。研究人員認為,常吃高脂食物會降低對“脂肪味”的敏感度,導致過量食用高脂食品。
晚剪臍帶2分鐘,寶寶健康不貧血
目前在西方國家,醫生往往盡可能快地將嬰兒臍帶剪掉,他們認為,這樣可避免嬰兒感染黃疸或患紅細胞過多癥。不少人也認為,嬰兒出生后等2分鐘再剪臍帶似乎沒有必要,但就在這段時間,嬰兒會出現許多生理變化。
加拿大研究人員綜合分析15名嬰兒狀況后發現,晚剪臍帶2分鐘可以讓更多血液通過胎盤和臍帶流入嬰兒體內,增加嬰兒體內鐵質,減少嬰兒在出生數周或數月內出現貧血的風險。但一些美國醫生則認為,嬰兒是否應晚剪臍帶,還需要進行大量臨床研究才能得出定論。
醫藥短信息
每周喝3杯以上酒精飲品的女性,患牛皮癬的幾率比常人高72%;每周喝5杯以上普通啤酒的女性,患牛皮癬的幾率是常人的1.8倍。
以色列新研究發現,食用甘草可以治療絕經婦女潮熱和夜間盜汗等問題,或能取代激素替代療法,后者對絕經有一定療效,但會導致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中風幾率輕度上升。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健康人適量食用核桃以及鱒魚、三文魚和鯡魚等脂質魚類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美國研究表明,人們對于道路和長相的識別能力受遺傳基因的影響,即你的“路癡”是遺傳造成的。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睡夢中嚇得大哭大叫的人,5年內更可能患帕金森病。
9月25日,歐洲藥品局和美國藥監局發布聲明,降糖藥文迪雅(羅格列酮)將在歐洲遭到禁止,并在美國市場限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