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僅對鄧小平、劉伯承、陳毅、張思德、黃繼光等川籍偉人和英雄懷有特殊的敬意,對普通的四川人都具有普遍的好感。在美麗三亞的建設者隊伍里,大凡見到川渝人士的業(yè)績,我都特別興奮,甚至引以為榮。這些建設者中不少是我的哥們,如在三亞艱苦戰(zhàn)斗了42年、為保衛(wèi)祖國南海作出了非凡貢獻的某基地原司令員張應德將軍,在三亞市的改革開放事業(yè)中建立了赫赫功績的原副市長何隆玉同志,為建設文化三亞做了許多扎實有效的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的市文化體育廣電出版局局長廖民生博士等。但他們都很謙虛,聽說我要寫三亞的四川人,都異口同聲說,那就寫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四川人吧。
誠信律師的誠信之道
在三亞,只要說起四川人,人們首先把大拇指伸向了海南省言必信律師事務所主任、川渝同鄉(xiāng)會會長夏洪錄律師。他的律師事務所大門兩側(cè)有一副對聯(lián):“滿腔熱情扶弱濟困但求三亞河清信布衢途志為公正;一門心思抑惡揚善只愿天涯日麗言駐丹田情系典律。”他辦公室座椅后的座右銘則是:“依法執(zhí)業(yè)不畏強權遵正道,律己履職匡正祛邪取民信。”只看這幾句話,我便先在心中敬他三分。
可一見面,他開口便嘆了一口氣說:“就是這副座右銘,‘害’得我吃了不少苦頭啊!”這個身高165厘米的四川安岳縣漢子,并非一副天然的硬漢形象。1988年從四川大學畢業(yè)來到三亞市司法局工作,下基層到了三亞市第一律師事務所。當年的中國,不僅缺乏健全的法律,更缺乏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的人。在基層工作期間,他越來越認識到律師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0年6月,他終于組建了海南省言必信律師事務所。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給自己確立了誠信執(zhí)業(yè)的工作信念和原則,并把它掛在墻上,貼在門上。既是為了時時警示自己,也為便于人民群眾監(jiān)督。
可是,一個律師要真正做到誠信執(zhí)業(yè),忠實執(zhí)法,是何等的艱難!他遭到許多被告的嫉恨;他受到權力機關的責難;他差點被有關領導抓去拘留;他險些被別人暗害。但他始終如一,堅定不移,維護法律的尊嚴和國家的尊嚴;維護百姓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維護黨的形象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每當他公正而圓滿地辦完了一件案子,看到委托人感激的淚水,他的心也跟著流淚;看到委托人向他下跪,他竟然也向他們下跪——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撐起了他誠信辦案的堅定信念。
20年來,他辦過的不少案子如同打的仗一般驚心動魄。不管案情多么復雜,他始終牢記三條:第一,尊重共產(chǎn)黨的領導,維護社會大局;第二,忠誠服務百姓,決不把律師當做賺錢的工具;第三,無論案情多復雜,堅持誠信辦案,決不被權勢和金錢左右自己的良心。2002年5月,一個名叫王秀均的女民工在建筑施工中墜樓重傷,市人事勞動保障局通過認真調(diào)查,確認為工傷。某建筑公司卻故意隱瞞事實,偽造證據(jù),一再拒付王的住院治療費用。夏洪錄律師接受王秀均的委托,擔當官司代理人后,先后有十多人給他打招呼,請他高抬貴手,不要為難公司老板。他說:我給老板“高抬貴手”后,誰給這個臥床不起的農(nóng)民工高抬貴手,讓她得到正常治療和應有的生活保障呢?律師正是要讓人人都能享受公平正義,人人都能遇到“貴手”。他頂著壓力打官司,終于為王秀均討回了15萬元醫(yī)療費和生活費。
這些年來,夏洪錄深切體會到,為老板打官司容易,替老百姓打官司太難,替死人打官司更是難上加難。2003年9月,農(nóng)民工高昌貴搭乘出租車發(fā)生車禍身亡。因出租車公司事先給乘客買了人身意外傷害險,法院就把這10萬元的賠付款判給了出租車公司,死者家屬分文未得。如此判決,豈不是出租車出事越多,收入越高?老百姓當然不答應。夏洪錄出面給死者親屬打官司,從三亞中院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歷經(jīng)整整3年半時間。夏洪錄才給死者親屬討回了這10萬元意外傷害保險金。夏洪錄感慨地說:“法律是衡量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尺度,如果這把尺子缺損了,這個社會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了,更談不上社會的安寧和穩(wěn)定。”在法制社會日漸健全的今天,他的這種聲音,已經(jīng)贏得了社會良知的廣泛認同。
2003年的一天,某公司老總提著50萬元現(xiàn)金來到他的辦公室,將錢住桌子上一砸:“夏律師,我與你交個朋友,一不要你干違法犯罪的事,二不要你做昧良心的事,我只求你不要受理某個案子,你把這個案子退了也沒缺什么德,這50萬算是我對你這個朋友和你們律師事務所的一點工作支持吧。”夏洪錄也開宗明義地回答:“我不傻,算得出你這50萬是如果接受此案的代理費三千元的多少倍,只是我收了這錢后,心里會一輩子不得安寧。既然原告先找到了我,雖然只有三千元的代理費,我也一定要替他把官司打好,不能辜負他對我的信任。你雖然在本案中成了被告,將來有什么事找到我,我照樣可以為你服務,為你打官司。”
一番肺腑之言,說得這個老總心服口服。盡管這宗官司他最終輸了,但他認識到夏律師值得信賴。后來兩人真的成了好朋友,夏洪錄成了他的法律顧問,重大項目的投資決策更是請夏律師當高參。
此事更加堅定了夏洪錄律師誠信執(zhí)業(yè)的決心。他不僅自己帶頭講誠信,還經(jīng)常告誡全所律師,高舉誠信旗幟,當好誠信律師。雖然從2000年到現(xiàn)在,他年年被評為三亞市司法系統(tǒng)先進個人,他所領導的律師事務所是三屆海南省省最佳誠信律師事務所,他本人則是四屆被評為最佳誠信律師,但在夏洪錄律師的心中,無論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老百姓對他言必信,他才無愧于這個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無愧于律師的職業(yè)道德。
鉆石業(yè)績中的鉆石精神
在三亞市平安保險行業(yè),只要說起曾勇的鉆石業(yè)績,人人都贊嘆不已。卻鮮有人知他行走在這條創(chuàng)業(yè)路上所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
12年前,30歲的曾勇在重慶永川開辦曾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已是一個頗有名氣的百萬老板。1998年11月他拿出所有積蓄去成都購買了新機器,準備回來更新設備,擴大生產(chǎn),轟轟烈烈大干一場,誰知路上發(fā)生重大車禍,導致他右腿截肢,近一年不能管理企業(yè),新設備沒有按時更新,老產(chǎn)品銷路不暢。老板倒下,工廠倒閉,2000年企業(yè)破產(chǎn)了,曾勇將房子和機器設備抵押給銀行后,帶著痛哭流涕的妻子和僅有的兩萬元來到了三亞。
在三亞他唯一認識的人是當年他手下的員工小田。在小田的指點下,他在三亞港務局附近開了一家川味大排檔。但因地段偏僻,附近居民和漁民不喜歡吃川菜,越開越虧,實在難以為繼。半年后他欠下一屁股債,給房東留下一張紙條后卷起鋪蓋黑夜走人,在三亞市商品街租了一間12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下來。
那是一段身無分文的日子,他后來坦言,當時真的偷和搶的念頭都有過,只是怕坐牢怕丟臉,加上腿腳不行沒有真的實施。有一次他背著老婆,苦悶得一拳拳朝自己的殘腿上狠命捶——若不是那場車禍毀了這條腿,他也許早已成為億萬富翁了。但他的苦惱當然瞞不過妻子,當了多年老板娘的年輕貌美的妻子陳華,到茶樓當起了服務員,以每月工資350元維持著最基本的生存,之后他本人也去一家商店當起了保安,每月工資500元,算是把肚子問題解決了。開始半個月,裝著假肢的殘腿站不到半個小時就疼痛難忍,每天汗?jié)駜扇我路@习逡娝蛲纯嗖豢岸狸P緊咬的神情,問他過去是否當過保安?他只是點頭,有口難言。他不能說自己右腿截肢是個殘疾,他怕連這500元一月的飯碗都保不住。他只能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錐心的疼痛。
小兩口靠打工賺錢,還完開排檔時欠下的房租和貨款后,曾勇去人才市場尋找新的工作時,發(fā)現(xiàn)保險公司在招人,不禁心動起來。上世紀90年代他就意識到了保險的好處。當時他給兒子和老婆買了人壽險和意外險,給自己的小貨車買了第三者的意外險,就是沒有為自己購買人生保險,否則的話,出了車禍后也不會損失那么慘重。他從自身的教訓中認識到了保險的重要,他想要是能投身保險行業(yè),用自己的事例現(xiàn)身說法,不是成全自己同時也讓他人受益的事業(yè)嗎?2002年11月,他進入了中國平安人壽保險海南分公司在三亞的一個營銷部。
當頭的困難是業(yè)務不熟。那就努力學習,兩年多時間沒有任何娛樂休閑。妻子陳華說,他一頭鉆進去就像一塊石頭再也不動了。曾勇說,沒有鉆勁,哪能做出成績來嘛,沒有鉆石精神是做不出鉆石業(yè)績的。業(yè)務難關攻克后,最大的困難是人生地不熟,他買了一輛單車,騎著它走街串巷,到處結(jié)識關系。幾年來,他先后騎壞了6輛單車。隨著單車一輛輛騎壞,他的工作業(yè)績也一天天進步。兩年時間,他的個人業(yè)績便做到了三亞市第一。2005年,他的個人業(yè)績已做到海南省第一。
他發(fā)現(xiàn)城里保險行業(yè)競爭激烈,還常常發(fā)生矛盾,而廣大農(nóng)村是保險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于是帶領著他的團隊成員頂烈日、冒酷暑、斗風雨,常常還要忍饑挨餓來到偏僻的鄉(xiāng)村、農(nóng)場和工地,逐家逐戶宣傳投保意義,介紹投保方法。由于山路崎嶇,殘腿無力,不知多少次他連車帶人摔進路邊山溝,幾次險些送了命。當他跑遍了三亞市幾乎所有的鄉(xiāng)村和大小工地,結(jié)識了幾萬名投保人后,他的保險業(yè)務又邁上了新的臺階。2006年他被評為海南首屆百名保險之星,同年受到省保險協(xié)會嘉獎。現(xiàn)在他已是全省保險銷售明星,全國平安人保行業(yè)高峰會員,優(yōu)秀展業(yè)能手,優(yōu)秀鉆石會員,三星級導師,高級業(yè)務主任。年工資待遇也由當初的幾萬元,增加到幾十萬元。在三亞保險行業(yè),人們稱他為平安人壽保險的鉆石王。
曾勇沒有被榮譽沖昏頭腦,他漸漸意識到了影響保險業(yè)務發(fā)展的致命瓶頸,是投保容易索保難。而要暢通索保渠道,不僅僅是業(yè)務問題,許多時候是理保人的職業(yè)道德問題。他要重視保費的增加,同時也要重視維護投保人的利益,屬于理賠范圍的,盡全力賠到位,使廣大人民群眾從心底感受到投保的好處。2009年11月,三亞市崖城鎮(zhèn)79歲的劉富貴老太太投了180元的老年意外保險,剛兩個月就在家中意外摔死了。由于家人沒有保護現(xiàn)場的意識,加上交通和通信不便,第二天等理賠員和曾勇趕過去時,現(xiàn)場已被破壞。公司初步裁定劉老太系年邁勞累過度瘁死,拒絕理賠。群眾意見很大,說保險公司騙人。曾勇反復調(diào)查真實情況,一邊向公司陳述,一邊向群眾宣傳投保和保護現(xiàn)場的重大意義,穩(wěn)定群眾情緒。公司根據(jù)曾勇的建議,重新組織調(diào)查后,終于對劉老太作出了理賠5萬元人民幣的決定。
投了180元保險,兩個月后就得到了5萬元理賠款的事很快在三亞農(nóng)民中口口相傳。這一巨大的農(nóng)民口頭廣告,使曾勇和他所從事的平安人壽保險更加贏得了人民的信任,農(nóng)民買保險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于是,在曾勇這個三星級保險講課導師的嘴中,更加豐富了購買保險的重大意義。芒果種植專業(yè)戶農(nóng)民王老漢說,曾勇使我真正明白了,買保險能減輕農(nóng)民自己的負擔,減少家庭發(fā)生意外的壓力,造福子孫后代,維護社會穩(wěn)定。我現(xiàn)在什么保險都買了,萬一哪天出啥意外,可得到100多萬保險理賠,老婆孩子生活也會有保障了。
美好家庭中的美德父親
提起城建六局項目負責人蔡和平,人們不只稱羨他有賺錢的本事,更稱羨他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夸贊他美麗家風的不少。
在三亞的四川人中,蔡和平16歲時就離開資中老家了,他先在貴州打工,1993年,27歲的他來到三亞市,當上了建筑工頭,領導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投身美麗三亞的建設。他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初中輟學,文化不高;他個頭矮小,力氣不大;他祖祖輩輩當農(nóng)民,沒有任何靠山和關系。可是,這些年他把事業(yè)做得紅紅火火,更把家庭建設得和睦幸福,靠的是啥?是他的美德。
蔡和平的家庭十分特殊又十分和睦。他的哥哥意外去世后,他毫不猶豫地把三個侄兒侄女和嫂子接到自己家里,負擔他們的生活,安排小侄讀書。嫂子年齡不大,于是他勸她遇到合適的男人就改嫁,不要擔心孩子的拖累,有他這個叔呢,他砸鍋賣鐵也要送侄們讀完想讀的書。平時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先讓侄們吃飽。他自己的三個孩子也都非常懂事,主動照爸爸的樣子做。六個小孩在一個家庭生活從來沒吵過架,學習上自覺比學趕幫,爭先創(chuàng)優(yōu),兄弟姐妹感情深厚。無論誰離家上學,在家的姐妹兄弟是一定要去機場或車站送行。對辛苦的父母,這些孩子們更是十分體貼。一次蔡和平與妻子在街上喝了一瓶不干凈的豆?jié){,深夜兩口子急性腹瀉,年方13歲的兒子汕汕半夜驚醒后,連忙起床,又是找藥又是喂水,當父母入睡后,還是孩子的汕汕一夜幾乎沒睡,守護在父母身邊。面對一群懂事的孩子,蔡和平不止一次笑瞇瞇地說,人家是兒女淘氣父母管,我們家是父母“淘氣”兒女管。經(jīng)常走進家門,兒女們都會一邊給我脫鞋脫襪,端茶倒水,一邊“修理”我,兒女們說得對否,我都洗耳恭聽。
蔡和平的岳父岳母隨他生活近二十年,他在兩老面前從來就是和顏悅色,很有孝心。兒女們也學著爸爸的樣孝敬外公外婆:吃飯時請外公外婆坐上位;買了好水果,請外公外婆先嘗;看電視,也由外公外婆說了算,老人想看什么,大家跟著看什么。
蔡和平的施工隊伍也十分團結(jié)友好。人們都說他對工友最有誠心。工友們來自五湖四海,多年以來,許多人從他手下走出去當了大小老板企業(yè)家,甚至當上了領導,都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好處,經(jīng)常打電話向他問候。這些年來,有不少建筑商沒按時給他結(jié)賬,有人到現(xiàn)在還欠他的錢。可他從未因此拖欠工人的工資。每到月底,哪怕自己家里沒錢買菜了,也要借錢先給工人發(fā)了工資再說。他不止一次對老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肥,我們再窮總比工人家里要好,他們離鄉(xiāng)背井來打工,不少家庭都是眼巴巴等著他們寄錢回去排憂解難,我要是不按時把工資發(fā)給他們,這不是讓他們難上加難了嗎?
工友病了他帶他們上醫(yī)院,沒有錢買藥的他先墊,實在困難的他就捐助。老鄉(xiāng)在三亞遇到難處,他總是解囊相助。家鄉(xiāng)人民遭了災,他帶頭捐款捐物。在他的影響下,每當哪里遭了大災,兒女們都主動捐出自己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零用錢。
蔡和平的人品和對工作的投入也是讓人敬佩的。他經(jīng)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業(yè)精于勤”。從16歲出門打工到現(xiàn)在,他在生意場上闖蕩了近30年,身上卻看不到一點江湖毛病。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跳舞,不賭博,不泡妞,連彩票都不買,他只相信勤勞致富,精業(yè)生財。有朋友開玩笑說,你一點個人愛好都沒得,業(yè)余時間怎么打發(fā)?他說,我沒有業(yè)余時間。別人下班他又上班,反復學習研究建筑施工的所有工序、工藝、工匠和工具。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工地上有幾臺報廢了的卷揚機、攪拌機,他花了近兩個月的業(yè)余時間拆開零部件逐一琢磨,不僅找出了毛病,還都修好了。
知道自己書讀得少文化不高,他買了有關建筑的書籍見縫插針的學習,遇到看不懂的就問兒女。他謙虛地說,我就是一個工頭的料,但我一定要當一個合格的工頭。拿到建筑施工圖紙,他一概算,就曉得造價合不合理,有沒有錢賺,賺在哪里,虧在哪里;聽到工地上攪拌機的聲音,他就曉得水泥和沙石的比例是多少;聽見震動機的聲音,他就曉得這個工人有沒有用力氣,偷沒偷懶。人們覺得新奇的是,無論哪個省的工人,用家鄉(xiāng)話聊著家長里短他是聽不懂的,但只要講到建筑工程上的事,他卻沒有不明白的。有兩個大學生剛在他手下當工人時,很是瞧不起他這種次文盲,半個月下來他們卻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他真是個搞建筑的天才。有關蔡和平還有一段笑談,據(jù)說他晚上沒聽到攪拌機的聲音睡不著覺,有攪拌機的聲音而且響得特別勻稱時,對于他來說就好像聽到了小夜曲一般,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
責任編輯張即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