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西瓜
別名:水瓜、夏瓜、寒瓜
簡述:西瓜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實。原產于非洲,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后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公元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故名“西瓜”。西瓜呈圓形或橢圓形,皮色有濃綠、綠、白或綠色夾蛇紋等,瓤多汁而甜,呈濃紅、淡紅、黃或白色。西瓜的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藥用。
特點:西瓜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實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隨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除了糖類,西瓜中還富含蘋果酸、谷氨酸、瓜氨酸、蔗糖酶、鈣、鐵、磷、粗纖維、番茄紅素,以及維生素A、C和B族。研究發現,西瓜中所含的糖類、無機鹽和酶能利尿、減輕炎癥,配糖體可以降低血壓,所以,適最吃西瓜對高血壓、腎炎、泌尿系統感染有輔助療效。
衍生食品:西瓜皮。西瓜皮具有解熱、促進傷口愈合以及促進人體皮膚新陳代謝的功效。將瓜洗凈后,用刨刀將表面的青皮層刨下,曬干,煎飲代茶,可治暑熱煩渴、水腫、口舌生瘡、中暑和秋冬因氣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煩渴不止等疾病。另外,厚皮西瓜削去外層青皮與內層紅瓤的部分,還可做菜肴湯羹或者腌制醬菜。
西瓜霜。確切地說,這是一味中藥。新鮮西瓜挖去瓜瓤及種子,將芒硝填入瓜內,蓋上頂蓋,置陰涼通風處,待析出白霜時,隨時刷下,研細即成。西瓜霜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乳鵝口瘡、小兒鵝口瘡及輕度燙火傷與創傷出血、急性或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口腔潰瘍等。
藥用價值:中醫認為,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主治胸膈氣壅、滿悶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瘡、暑熱、中暑、酒毒等。
★西瓜屬甘寒之品,患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腸潰瘍及中醫辨證屬于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食。寒冷痛或小便頻數者慎食。正常健康人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因為西瓜中過多的水分會沖淡胃液,有時會引消化不良或腹瀉。腎功能不全者機體平衡調節能較差,不宜一次吃大量西瓜,因為過多水分留在體內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