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羽毛球,可說是“輕若鴻毛”,然而。它可以加盟世界級的大賽,它可以給予參賽者輝煌的桂冠,它可以讓你練得渾身大汗,它可以賦予你健美的身姿……
在運動醫(yī)學專家的眼里,打羽毛球尚有一種獨特的價值:預防及治療肩周炎。
肩關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一般認為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也偶爾可見。其根本病因是肩關節(jié)缺乏必需的活動而功能減退,肩關節(jié)囊與關節(jié)發(fā)生黏連愈著,進一步發(fā)展為纖維化而限制了肩關節(jié)的運動,故又被稱為“肩凝癥”、“凍結肩”,這說明其特點為肩關節(jié)運動受限。
肩關節(jié),包括肩肱、胸鎖及肩鎖等三組關節(jié),它們共同作用并相互補充,才使得肩關節(jié)成為人體全身所有關節(jié)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jié),也就需要經常保持它的活動度,即經常在最大幅度的水平上使用它。例如,雙臂從人體前方及兩側上舉,其運動度要達到180度。雙臂向后方盡量伸展,應達50度。雙臂在身體前展內收。應達50度。雙臂的內旋(雙手放腰后部,肘關節(jié)向外向前)及外旋(雙手放在頭后部。肘關節(jié)向外向后)活動均應達到90度。
很多人沒有經常使肩關節(jié)達到最大的運動范圍,久而久之,出現肩關節(jié)囊的黏連愈著,關節(jié)功能障礙,活動時疼痛。這被認為是肩周圍的結締組織出現了“無菌性炎癥”。即肩周炎。
預防及治療肩周炎。應使肩關節(jié)每天都達到最大的運動范圍,當然從事多種運動都能達到這一目的,但是。羽毛球鍛煉,卻是事半功倍,能更有效地防治肩周炎。因為,打羽毛球,無論使用左手或右手。在揮拍擊球、發(fā)球、扣球、正反手接球時都在最大限度地運動肩關節(jié),當然也包括肘、腕及手關節(jié)。打羽毛球的各種姿勢中,有一個使用最頻繁的動作,即高抬一手用力扣殺,此時肩關節(jié)充分處于前屈、外展、外旋狀態(tài),最能發(fā)揮肩關節(jié)的功能,也最有利于治療肩關節(jié)因活動不足而導致的功能障礙。
也許讀者要問。打羽毛球只能用一只手(左手或右手),能防治雙肩關節(jié)的肩周炎嗎?
人體是一個整體,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固然是用一只手接球、發(fā)球、擊球和扣球,但對應的那只手也必須順應持拍手的需要,做著相應的輔助、平衡、對稱等活動,而且其活動范圍也相當可觀。
這里要強調的是,打羽毛球對于肩周炎主要能起到預防作用。至于已經患了程度不同的肩周炎,已有痛感及功能障礙時,必須經過臨床對癥治療,使得疼痛緩解,功能障礙有所減輕,可以適當進行康復鍛煉時,才可以進行羽毛球練習。而且。開始只能做些發(fā)球、接球的輕微性活動。使肩關節(jié)功能有一定進步,能夠在外旋、外展、前屈、內旋、內收、后伸等幾個方向的運動上達到一定的幅度,才可能練習高抬手進行扣球的動作。當然,也恰好是這個動作,最能有效地“拉開”肩關節(jié)。
具體的練習方法預防肩周炎時,每天練習羽毛球兩人對打一次,每次半小時至1小時,運動量以能耐受為度,在各種擊球姿勢中,應保持一定量的“扣球動作”,以最大限度地活動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肌群。治療肩周炎,每天練習羽毛球兩人對打一次。每次15分鐘至半小時,運動量以能耐受為度。擊球姿勢應根據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程度、范圍,只做不引起強烈疼痛的姿勢。只有康復到一定程度時,才能進行扣球練習。治療肩周炎的療程至少要數月,而且。即使完全康復后,打羽毛球的運動鍛煉仍必須長期堅持下去,以保持肩關節(jié)良好的功能活躍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