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
早在現代方便面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面食,稱為“伊面”或“伊府面”。相傳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在家中辦壽宴時,廚子誤將油當成水,將面條放入滾油炸熟了,無奈中只能將錯就錯,將已炸熟的面條煮一下,再澆上雞、豬骨及海鮮燉制的濃湯。沒想到客人們食用后紛紛稱贊面條爽滑筋道。湯味鮮美。從此這種炸過的面就被稱為“伊面”而流傳下來。因其加工方法與現代方便面很相似,后人就把“伊面”看作是現代方便面的雛形。
現代方便面最早出現在日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發明者是一位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1910年~2007年)。安藤百福本名吳百福,生前是日本日清食品株式會社創業者與社長、日本即食食品工業協會會長。也是當之無愧的“方便面之父”。
按安藤百福自己的話說,方便面的發明是“被饑餓催生的靈感”。二戰后,身在日本的安藤百福發現,對于習慣了吃米的日本人來說。讓他們喜歡上吃面是很難的。當時,日本的糧食大多是由美國援助的面粉。大米很少,政府因此鼓勵國民多吃面食。究竟能用什么方法讓大家習慣吃面呢?
1957年的一個冬夜,安藤百福經過一家拉面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長隊。為吃一碗拉面不辭辛苦,不由使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安藤百福相信。只要制作得法,面條還是受人們歡迎的,所以,他決定研制一種注入開水就能立刻食用的拉面,這對于工作忙碌的人們來說,可以提供極大的方便。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嘗試。“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方便面終于問世了。1966年,安藤百福到歐美考察。在超市中,他發現采購人員都用紙杯試嘗他的方便面,吃完后,紙杯也被隨手丟進垃圾箱。安藤恍然大悟,腦子里頓時有了開發一種“杯裝方便面”的構想,“杯面”也就隨之誕生了。
方便面問世不久,由于在各方面的優越性,極迅猛地得到發展,成為深入每家每戶的食品,甚至風靡全球。目前。方便面已經發展成為國際性的方便食品。2003年,全世界的方便面產值已達到140億美元。為了紀念安藤的貢獻。1999年,日本政府在大阪專門建立了“方便面博物館”。
今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方便食品。尤其是方便面。已經成了現代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被吃掉的方便面約有1000億包。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使更多的生產商在方便面市場中看到了商機,各種各樣的新品種你方唱罷我登場,干拌面、非油炸、直面、彈面,看得人眼花繚亂。那么,消費者更喜歡什么樣的方便面呢?
在我國,方便面的主要消費群體為青少年。他們往往為圖省事。將方便面作為早餐和夜宵。市場上“加量不加價”的品牌,往往更受歡迎。其次,味道獨特、調味料新穎的也會吸引眾多購買者。在包裝上,袋裝、桶裝和杯裝各有千秋。袋裝價格便宜,而桶裝有“量大”、“碗口大”的特點,在吃的時候很豪爽且方便快捷,很受男性歡迎。在口味上,男性消費者傾向于選擇較濃重口味如辣味、牛肉味、海鮮味,而女性消費者則喜歡諸如排骨味、雞汁味、蔬菜味等偏清淡的口味。
在方便面的吃法上。大家也是動足了腦筋,除了干著吃、泡著吃、煮著吃,還可以加進雞蛋、青菜,做成一碗香噴噴的家常面。由于是方便面的發源地,比起其他民族,日本對方便面更是情有獨鐘。半個多世紀以來,方便面不僅成為了惜時如金的日本人不可缺少的食品,更是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年輕人常組織“方便宴”,一起吃多種口味的方便面。您看,這方便面還上了宴席呢!
在泰國,方便面還成了衡量國民經濟的晴雨表。“Mama”牌方便面是泰國的暢銷方便面。2005年,泰國采用“Mama方便面指數”,以方便面銷量作為反映經濟增減的指標。當經濟向上發展時,方便面銷量平穩;而經濟下滑時,方便面銷量即出現陡升。這是因為方便面價格便宜,當遇上經濟不景氣時,人們節衣縮食。紛紛購買方便面熬日子,推升了方便面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