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手、腳和耳部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稍部分,也是凍瘡的好發部位。這是因為氣溫突然降低時,末梢血管內的血液流速變得緩慢。當溫度低于10℃時,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使靜脈回流不暢而出現淤阻,從而引發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采取以下措施,以便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堅持冷熱水血管操。取一盆冷水和一盆熱水,先把手腳浸泡在冷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熱水中,如此每天反復進行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發生。
★保持手腳干燥和暖和。機體受涼后不能立即烘烤或用熱水浸泡。鞋襪和手套要寬松舒適,防止局部受壓,促進血流暢通。
★局部應用藥物。在凍瘡好發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備用),每日2~3次。也可取中藥三七、重樓、紅花、赤芍、雞血藤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上述方法均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等功效。臨床觀察表明,入秋后經常擦洗,對預防凍瘡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