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貿市場賣蔬菜、水果的商販幾乎百分之百地在使用有色塑料袋。其顏色有紅色、黑色、綠色和灰綠色,可謂五顏六色,甚至連一些賣大餅、饅頭、油條和糕點等熟食的攤販也在使用這些有色塑料袋。按國家標準。能盛裝食品的塑料袋,采用的主要原料必須是聚乙烯,具有無味無毒、半透明等特點。五顏六色的塑料袋一定是再生塑料袋,是廢棄的塑料用品打碎后制作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會散發刺鼻氣味,為了掩蓋原料的再生利用,染成各種顏色來遮掩。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這樣的塑料袋存在很多危害。
造成“視覺污染”,影響農業生產,威脅動物生存
由于有色塑料袋生產成本低,價格非常便宜,因此使用量巨大。使用后大多散落在街道、旅游區、水體、公路、鐵路、農田中。有的懸掛在樹枝、線路和房屋上,隨風飄動。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解。因此,廢塑料袋若不回收處理,將在環境中長期存在,并不斷累積。其危害一是造成“視覺污染”:二是影響農業生產,若不對塑料袋的使用加以限制,土壤中的廢塑料袋會越來越多,勢必影響農作物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導致農作物減產;三是威脅動物生存,大量丟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袋被動物誤食后,可能會導致動物死亡。
有色塑料袋生產過程存在嚴重二次污染
有色塑料袋的生產原料主要靠收購農用地膜、尼龍繩、廢舊塑料瓶、醫療垃圾(注射器、輸液袋等)等廢舊塑料,用落后工藝清洗、粉碎后,加工成的塑料顆粒。由于目前我國廢舊塑料回收和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回收、生產環節不規范,可以說,大多數農村的廢舊塑料回收、加工過程,沒有任何污染防治設施,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廢舊塑料加工時的清洗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細菌、病毒,對生產廠附近的水體造成相當嚴重的污染;二是生產過程中,焚燒廢棄塑料時、會產生大量有害的氣體,其中氯化物燃燒產生的二惡英等有毒氣體,對人體的傷害極為嚴重。在人體內不能降解,不能排出。會導致肝功能紊亂和神經受損。并使癌癥的發病率上升,造成畸形,對人體的免疫功能和生殖功能造成損傷等。另外,這些有害氣體,能使獸類和鳥類出現畸形和死亡,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平時看似潔凈的塑料袋,如果沒有明確標明“食品用”,是不能用來盛裝食品的。消費者要掌握區分食品用和非食品用塑料袋的方法,一定要拒絕用有色塑料袋裝食品、蔬菜等,尤其不能把高溫、油脂性食品或將食品、蔬菜久放其中。
小貼士:怎樣檢測塑料袋有無毒性?
可通過看、摸,聽、聞,掂等直觀觀察或燃燒來判定。無毒的塑料襞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有柔韌性,手感潤滑,表面似有蠟,易彎曲,能漂于水面,用手抖動時聲音發脆,易燃燒,離火后繼續燃燒,熔融,滴落,火焰上黃下藍,有燒蠟燭的氣味。有毒的塑料袋顏色混濁或呈淡黃色,對著光線看里邊有雜質,手感粗糙,不清爽,表面充滿大量滑石粉,入水下沉,聞起來有異味,用手抖動聲音悶澀,強度較差,很容易撕破,不易燃燒,表現為離火后熄滅,燃燒時軟化,能拉絲,火焰呈黃色,邊緣帶綠色,并有嗆鼻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