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果子遍地,拿它們熬幾瓶果醬,是一件相當好玩的開心事。
先把做蘋果醬的材料準備好:1只青檸檬擠成汁、600克蘋果肉切成丁、240克黃冰糖、幾根肉桂棒、裝果醬的玻璃瓶以及木勺。
在不銹鋼鍋里放入檸檬汁,倒入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將蘋果丁放進去,中火煮滾后,用木勺拌一下,轉為小火。
半小時后,揭開鍋蓋,用木勺探一下底,看看果醬熬到什么程度,這時,還沒有稠,繼續熬。
基本每半小時探一下底,一個半小時后,手中木勺探得果醬已濃稠,成透明狀了,差不多就要好了;同時再做另一件重要事:另鍋用水蓋過裝果醬的玻璃瓶,煮沸后再滾10分鐘取出。回到果醬鍋前,將果醬開大火略收干,然后熄火;待果醬冷卻到70~80℃,同時待煮后的玻璃瓶里水自然蒸發,可以將果醬裝瓶了。
最好把瓶裝滿,馬上密封,這樣可以確保不被細菌污染。待冷卻到50℃以下后,放入冰箱冷藏。
由于水果里有天然膠質,冷藏一天后才會自然凝膠,因此煮時不用太稠,否則太硬了不好吃。不放防腐劑的天然果醬,按理可以保存半個月至一個月,但還是盡快食用比較合適。因此,每次不用熬太多。
根據臺灣人配方,每次用600克果肉、1個檸檬、150克麥芽糖、80克細砂糖,即可制成一小瓶。有一次我沒用麥芽糖,用的是黃冰糖,一是當時手中沒有麥芽糖,二是因上次用麥芽糖做過果醬了,這次就嘗試一下改用黃冰糖是否行?試下來,結果是行的,因此多了一種制作果醬的方法。
第二天品嘗,不知是自己動手的原因還是的確水果神奇,蘋果醬中,稠厚的濃郁水果味中散發著肉桂香味,棒極了。用來夾蘇打餅干與土豆片,或者下次烘焙時鑲在心型餅干里、填入泡芙中、涂在面包上、卷在瑞士卷里、滾上熱巧克力做果醬巧克力,都可小玩一下。
熬果醬,無論用什么水果,都行。春天,可做草莓醬、楊桃菠蘿醬;夏天,水蜜桃泛濫時,曾做過水蜜桃醬;接著可用哈密瓜加上幾個油桃做甜桃哈密瓜果醬、橘子火龍果果醬,還可將綠茶、茉莉花、玫瑰做進果醬里。無論用什么水果,材料一般都可以參照以上比例,除了做青梅果醬時,糖的用量比其他水果多1/3,任何水果熬煮方法基本一樣。
果醬除了用在點心上,還可以用來燒菜,比如綠茶青梅做的果醬,取80克及些許蔥姜冰糖醬油水來配600克小排骨,可燒成一盤酸酸甜甜的梅醬排骨;用柳橙果醬及醬油酒胡椒粉糖生粉面粉雞蛋等可制成一客橙醬雞排;將果醬與燒烤醬及蔥姜酒砂糖一起用來腌肉做烤肉,風味絕佳!
再將果醬衍生, 做果醬色拉醬:用1:2比例,將果醬與色拉醬調成果醬色拉醬,既有色拉醬的奶油香味,又有鮮甜濃郁的果香,配在切成小塊的各式水果上,再加些葡萄干,成了一道華麗可口的水果總匯色拉。
還可將果醬做成果醬油醋色拉:將橄欖油、檸檬及果醬以4:3:2的比例調勻,再加入適量鹽和黑胡椒拌勻,便成了酸酸甜甜的油醋醬汁。把做好的醬汁澆在各式時蔬上,便是一道清爽又開胃的果醬油醋色拉。
又可將此變化出果醬奶昔與果醬冰淇淋:將500克香草冰淇淋、2~3匙果醬及少許鮮奶放在果汁機中打勻,就這樣,花幾分鐘時間,便可享用一杯果香味十足的果醬奶昔。另外,在家吃冰淇淋時,加上兩三種不同口味的果醬,上面再放上一片綠色的薄荷葉,吃時提升了冰淇淋的風味與質感。
果醬下午茶:歐洲人喝下午茶時,好多人喜歡加入果醬,原是因為俄國冬天天氣寒冷有喝熱茶取暖的傳統,正統的俄羅斯紅茶是用金屬材質的茶炊蒸煮出香濃紅茶,再倒入杯中加入果醬檸檬片蘭姆酒或白蘭地等。在荷蘭,流行一種果醬奶茶,制作方法是將紅茶先用黑糖調味,待果醬完全溶入茶中便可飲用。當然,相同概念也可用在咖啡上,下午茶時間里,將果醬溶在咖啡里即變成了一杯彌漫著果香味的咖啡。
好人緣果醬,幾乎可以搭配到各種自己喜歡的食物與飲品上。原本,熬煮時的心情就極其美妙,發掘妙用后,回味更比主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