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潔:上海人,90年代初赴香港,服務外資企業。現定居美國,育有二子,由原先的職業女性成功轉換角色為全職媽媽,全心致力于全家四口人的飲食健康。對養育孩子頗有心得,是朋友們的“育兒寶典”。
嬰兒長到4個月,可以適當添加輔食。但是,每個小孩對食物的反應不同,沒必要一過4個月馬上就給他吃大餐,覺得小孩從此開始人間美食,而忽略了喝奶,畢竟小孩的消化系統還在發育中。
父母可以用眼觀察,來估計什么時候給小孩嘗試地吃一點大家都吃的食物,比如,他喝完奶以后,還有點最好再來點小食的樣子,或者每當拿起調羹放到他嘴角邊時,他會很自然地把嘴巴張開,或者有意識去抓大人手上的調羹,并想辦法往自己嘴巴里放。這些跡象都是小孩用肢體語言告訴他周圍的大人,自己已經準備好吃一點點固體食物了。
蛋黃
第一樣可以嘗試的固體食物是蛋黃,把雞蛋煮得很熟后把蛋白完全去掉。蛋白要等到小孩一歲后才能補充,因為蛋白中的某種分子,會通過嬰兒尚未發育成熟的腸壁直接進入血液,從而引起小孩過敏。所以在4個月大時,最多吃蛋黃。如果父母覺得4個月開始吃還太早,可以推遲到6個月,但如何吃講究很大。
因為這是嘗試性地吃固體食物,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期望小孩能對這種新鮮食物馬上接受。所以一個蛋黃,不是給嬰兒吃整個,而是1/4蛋中再取1/8,最后再1/2,大概整個份量就小指甲片里一小粒。當小孩張嘴時,就慢慢放到他舌頭上,讓他自己把蛋黃在嘴里磨一磨再吞下;假如小孩磨一下就把蛋黃吐出來了,沒關系,過十天半個月再試,這樣也已經算吃過了。假如一切順利吃進了肚子,做父母的就要開始慢慢觀察他身體上的變化,比如身上出現紅點,而且感覺會有點癢,幾天后又會退掉的話,說明小孩對蛋黃有點過敏。可以和醫生商量一下,讓醫生來確定小孩將來的吃蛋黃時間,而做父母的也要從此留心,一切有含蛋成分的食物都要盡量晚點給小孩吃。
米糊
試過蛋黃后,可以給小孩吃米糊湯。某大品牌的米糊湯已經風靡了幾代人,對美國人來說,他們就是這么在給小孩吃。不過中國人比較幸福,有吃白米飯的傳統,而米飯在煮開時,上面比較厚實的那個半固體,是米里的營養精華,很適合給嬰兒當第一餐輔食來吃。這樣的米糊比起外面市場里買的米糊有兩大優勢,首先純天然,里面沒有添加劑;其次價廉物美,小孩若吃不了,家人也能消耗掉,不像市面上買的米糊在盒上的標明“吃不完也請扔掉”。我為了給小孩制作那個飯糊糊,特意去買了個只有手掌般大的個人電飯煲。它一樣可以煮飯,就是煮的量比較少,是典型的小鍋飯,這樣,米湯水給小孩吃,我吃里面的飯,第二天再煮新鮮的給小孩吃。有的家長圖省力,把之前吃剩的飯煮成米湯水給小孩吃,這固然很環保,不過就是里面的營養損失了。
小米粥
另一樣可以給小孩當輔食,營養價值也高的固體食物是小米粥。不過小米需前一晚泡過夜,而分量也不必很多。因為米會脹開,比例大概是一調羹可以放一杯標準杯的水,可以煮開一碗很厚實的米粥。
吃法也最好是先給他們嘗下固體食物,再給他們喝奶,否則他們喝足了奶,未必再有胃口吃其他的東西。或者可以把固體食物當點心給他們來吃,反正就是吃個一兩口,小孩如果接受,就可以把一整碗吃掉;如不接受,再等小孩大點嘗試,不用急了馬上讓小孩接受新生事物。不過,不論是否吃固體,嘗試后,都要記得替小孩補充點奶。
紅薯
把紅薯烤得很爛后,吃中間的芯,但要記得去掉纖維,以免小孩吞咽困難。
輔食中最后才可以給小孩子吃的是水果。因為水果要放到成熟接近軟爛的時候才可以給小孩吃,但那個時候的水果往往已經太甜,小孩會因為吃到“甜頭”后,對其他食物完全沒有了興趣。也因為這個原因,小孩的固體食物的口味和材料都是單純到就一個味道,一種食物。
從給小孩添加輔食起,做父母的就要記得用筆記一記,哪天吃了哪一樣單一的輔食,吃完那餐后要停三天不給添加任何其他食物來確認小孩吃完輔食后沒有過敏等癥狀發生。一旦感覺有問題,就要停止吃那類食物,并告訴醫生,讓醫生給父母最佳的方案。所以第一次吃輔食,其實一周內,小孩也就最多能吃到兩次輔食,每次也就一到兩口。吃完幾種簡單且原味的食物后,小孩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一個月。小孩會對大人拿到眼前的東西會有點反應,如果看見那只他認識的碗已經在面前,表現很雀躍的話,說明他喜歡輔食,可以加快頻率,再繼續隔幾天給小孩添加點簡單的輔食。假如小孩對輔食感覺上有點抗拒,也不用擔心他不喜歡吃,只是他的口味還沒調整過來,還是比較接受喝奶,那就把嘗試輔食的時間往后再推移3個月。
輔食因為是半固體,所以比較有飽感。加上小孩的胃小,肚子從外面就可以明顯看出是滾圓的。完全喝奶的小孩,雖然肚子也一樣吃得很大,不過摸上去不像輔食般“有東西”的感覺。不過要注意的是,假如過份添加輔食,而忽略喝奶,嬰兒也會發生便秘,所以一切都不要過頭。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般4~6個月的嬰兒有的已經開始長牙,但嬰兒的意識里還不是太會咬,即使牙齒已經出了兩個,但口腔里的肌肉還沒能夠控制好咬東西的功能,所以家長不要誤認為有牙就會咬,而忘記把食物弄到小和軟。還要注意的是,從長牙齒開始,吃完固體食物,父母要記得給小孩用濕濕的紗布把牙齒周圍都清理一次。
吃輔食很像我們去一家甜品店,里面琳瑯滿目的都是甜食,我們就每樣都嘗試地吃一點點,看看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給小孩開始吃固體也是如此。我們不要希望他們和我們的口味完全一樣,但可以讓他們知道做父母吃的就是這些食物。
我的兩個小孩都在美國出生,他們對米飯的認識遠沒有他們對比薩來得深厚,但每次他們說“今天我們吃米飯時”,我都會和他們說,你們的人生的第一口固體食物不是比薩,而是媽媽現在吃的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