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言,1992年7月2日出生。90后代表作家、詩人。安徽安慶籍文藝小青年。主要創作類型為現代詩歌,兼作散文隨筆。華語春韻“90后詩歌群落”創作會成員,上海作協文學百校行創作會成員。其主張:詩歌是一種精神!
文學作品散見于《中國校園文學》、《語文報》、《新課程導刊》等各類期刊雜志。文學作品收錄于《詩樣年華》、《青少年文學殿堂》等十幾本文學選本及合集。
江岸我們的七夕
—— 致楊婷
或許是我們都不習慣喧鬧
在人群中掩飾,淡淡的情懷
雖然微笑是我們唯一的語言
只是在昏暗的角落,內心的頻率
一次次地消磨,直至殆盡
是的,江岸的寧靜
更適合于我們談論著一切
感情的故事,以及未卜的人生
就像滔滔江水一般訴說
彼此牽連著前生與今世
沒有更華麗的情景設置
垂釣者,以及沉迷于棋子的老者
都是在向你我闡述生活
一杯茶,一杯咖啡
回歸到本質的才是恒遠的
是的,多少年后的我們
還是會回到這兒等待夕陽西下
船笛聲悠揚而來,遠離生活
卻在散漫的步伐里呈現出
日復一日的小日子和相伴
余暉下,我們沒有語言交流
你依偎在我的肩上
還有一路的艱辛與不屈
都在這一刻化為灰燼,我知道
生活的平淡,七夕的浪漫
都在戀戀不舍的節奏中,匯合
在你透徹的眼神里
可我只需要你一個微笑,便是宇宙
舟曲,一曲憂傷
山洪暴發的架勢
是小縣城的軟肋
一曲彎彎的河流,帶走
親人的思念,與故土
炙熱的情懷和悲痛
一曲彎彎的山脈,崩塌
在黎明時分的寂靜角落
像是一波黯淡的喧嘩
留下了同胞們痛心的祝福
是中華兒女揪心的一瞬間
一曲河流,一曲山脈
一曲悲壯的泥石流
我們的心,在彎彎曲曲中搖曳
夜深了,心卻仍在懸空
這曲遙遠的歌謠,是在祈禱中
注視著,注視著遙遠的遠方
是的,一切災難總會過去
給予我們,緊扣的心懷
自信的力量,還有腳下厚實的土地
我們在等待天明
就像一曲希望的童謠
在舟曲的夜空中
緩緩地蕩漾,一曲憂傷
一曲人心的接力
心事重重
—— 致楊婷
天氣變幻無常
猜不透你的小心思
躲閃迷離里尋找一份釋然
逃脫淪陷不間斷的麻痹
像是夏天的一場雨
帶來焦躁不安的情緒
你什么也沒說
我只好告訴自己冷靜
就算迷失也需要你站在岸邊
就算短缺也需要你彌補遺憾
我們相視而笑
那是前奏留下的美好
我們朝氣奔跑
那是故事最真的剪輯
我們勇敢地拾起彼此
那是在旅途埋下希望的種子
也許一首歌在瞬間
卻在心間蕩漾幾光年
只是歸屬
刻在彼此的心中
在八月第七日
你我,在明媚里擁抱
完美的一天
——致楊婷
窒息的空氣,揮斥著
心緒安寧的短音律
想用一些言語來掩飾
想用一些表情來傾訴
卻都只是徒然
僅僅是一個淡淡的微笑
我們的心聲,眼神交匯
冥冥中的釋然
我想,那是前生的相遇
我想,人生是軟弱的妥協
即使沒有更多的語言
我們也有屬于自己的歌
終點站未知,人生未知
但總有美妙的一個下午
是在氤氳著氣息,彼此
望穿前世的擦肩而過
一千次,一萬次
只是為了,今生今世
這一次的相識
列車,沒有里程的旅途
就在今夜告別人群
穿越山河,駛向未卜的遠方
成人禮
一場洗禮山洪暴發
褪去童年的稚氣周身污穢不堪
佇立于現世像是一場宣誓
僅僅是一日的時間毫無心氣
西班牙斗牛士的狂歡節
犀利的眼光老練的手法
只是頭腦尚未擺脫前些時日的苦衷
看潮漲日落
看活在面具下的人們
在這場是非的爭吵典禮上
杯酒灌肚
守候黎明旭日打破萬般的孤寂
這只是一杯醉心酒
麻痹混混沌沌的真心人
山與月
——故鄉情月山
家在這里彌留著我滿腔的熱情
沏一杯茶山中月倒影在心頭淡雅香
是每一寸土地饋贈給我的生息
她俘虜了我囚禁在這片充滿靈氣的黃土地
街巷的盡頭是無聲的呼喚
我只能留下我的足跡
或者氣息做著祈禱
她會替我洗濯去塵埃
這樣的約定又會有多少歲月銘記
而走散的心在街角的頓悟中
再次拾回了我童年的記憶她給我的內涵
我佇立在街心花園
路途遙遠
而我還在這兒等待黎明像是一個春天
靜靜地綻放
雨水的故事
雨停了姐姐說雨水沖刷凈了污穢
在這個季節懷揣的夢想隱隱作祟
在夜的鳴叫中抵觸心靈的最暗流
告誡著主人:
需要去尋覓舞臺
還有大把的時光揮霍
是否會記起童年的吶喊
站在滂沱大雨中的削弱身軀固執的
我想他的敵人會窺見他的情緒
在珠峰
只是人群中的勇士宣誓著青春
那條河流斷斷續續流向大洋的彼岸
我告訴岸邊的孩子
它會干涸就在到達荒漠的不遠處
咫尺天涯
昨夜我看見自己站在草原
身邊空寂無人低頭沉默
這一世我在憂慮著些什么
我開始狂怒地奔跑時間被拋在身后
才發現一場空歡喜一場劫難
而心在這一刻安葬在此地
聽風雨也聽歲月的傾訴
(選自《中國校園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