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5月下旬的一天,我隨河北散文作家采風團一行,乘車奔向曲陽縣西北百里之外的虎山。虎山有虎嗎?回答說古代傳說里有,現在只有石虎。那就好,石虎也是虎,我們來虎山能不看看虎嗎?這里碧樹蔥郁,新移來的南槐開著粉嘟嘟的紅花,山嶺上的棗林密密麻麻,有人介紹說這里自古就是棗鄉,結的大棗很甜,營養價值很高。一條小溪在路邊汨汨流淌,落差較大的地方還發出輕輕的水聲。到了半山腰,有一座金礦博物館和元代以來的金礦遺址,大家在山洞中體驗了一下采石淘金煉金的生活——原來黃金是這樣煉成的呀!
與金礦相關的則是老虎。傳說古時有兄弟二人到山中來淘金,淘得金子不少,哥哥心想:如果把金子弄下山就要一人分一半,如果都歸了我,回去就成大財主了。于是便招呼正在干活的弟弟走出洞外。弟弟不知道哥哥什么意思,就跟著去爬山。爬呀爬呀,當他們來到一個懸崖邊,哥哥便讓弟弟往下看山景,弟弟就往下看。不料哥哥從背后猛然一推,弟弟便栽下山去。哥哥見弟弟摔下去就笑了,覺得這一堆金子全歸自己了。正在這時山上躥出一只老虎,一下子接住了弟弟,便馱著弟弟回山洞。弟弟身子沉重,老虎走著走著累死了。弟弟便從老虎身上下來,拜了幾拜回了淘金洞。哥哥一見弟弟,以為是他的鬼魂來報仇,竟然嚇死了,那些金子就都歸了弟弟。那只仁義的老虎臥在那兒,常年累月地竟然化成了一塊巨石,人們都說是這只義虎在守望著金礦,專門對付那些不義的掠奪者。
當我們上到一個亭子上,曲陽縣文聯主席王谞昭便指著對面山頂上一塊巨石說:你們看,那就是救人累死的老虎!我們一齊望去,見果然有一塊大石頭,那形狀不是奔跑之虎,而是一只蜷曲的臥虎。這便是虎山的來歷了?;⑸絹須v,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這里有個惡礦主,一次土匪來搶金子,猛然飛來一只老虎嚇跑了土匪。為了挖出更多的金子,礦主派很多人捉來老虎綁在洞口,可是天上打雷劈死了他,那老虎也一下子化成了石虎。這和前一種講法都是懲惡揚善的。我們一行人喘著氣擦著汗,嘻嘻哈哈地走著。從大家言談中知道這一帶都屬于古恒山山脈,古代大詩人李白、蘇軾也曾經來過。蘇軾在定州知府任上搞到一塊雪浪石,大概就是游虎山時取走的。這虎山的最高峰像是與阜平、唐縣的界碑,大家登上去便一眼望三縣了。
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時雖然很累,但下山時一墩一墩地讓人腿疼,陡峭的地方便要格外小心,有人就說小心摔下去喂了老虎,另一個就喊這里的老虎會救你呢。晚餐時喝到了這里的“棗木杠酒”,大名也叫棗酒。曲陽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金明對曲陽文化很有研究,說棗木杠酒絕數這里釀出來的好喝。我們紛紛品嘗,覺得就是綿柔醇香。那大鍋菜、鍋貼餅子、山藥面窩頭更受歡迎。要吃就吃民俗飯,這是當今旅游者們的口頭禪。一會兒便是聯歡會,有人就帶著醉意吟詩唱歌,很有幾分“酒神”的狂氣。大家的節目和話題最多的還是老虎和金礦,對那只義虎贊美有加。
等我們散會后再往回走時,又猛然發現天上有一顆將圓未圓的月亮,像一顆放光的大寶石嵌在天空,照得腳下的山路雪白,好一幅山高月明星稀的美景。于是大家驚呼,好久沒見到這么明亮的月亮了!我呢,便說看膩了城市黃臉婆似的月亮,20年來第一次在深山看見月亮,太幸運了,這該是虎山八景之一。別人聽了也各自道著心中的驚喜與好奇。這段路大約有1里地,若在烈日下就會熱得令人不耐煩。在這如水的月光下一切都變了,大家戀著這難得的月色,自然而然地放慢了腳步,體味著虎山月下行路的恬凈與清爽。有一種傳說,太陽、月亮本是兄妹,妹妹是太陽很丑怕人看,就用金針刺人眼,哥哥漂亮就很愿意讓看了。但畢竟路途有限,大家一會兒便走到了住處。我進屋放下飯前買的虎山棗,洗把臉又走到小院中,凝望著天上的明月,不知道是要找桂樹還是吳剛,也不知道是要找上面的環形山還是人類將來可以棲息的地方。但覺得這個未滿的月亮像一片杏葉或一個杏核兒,更另有一番詩意,如西方美學家所說的殘缺之美,如果它圓圓的就又俗氣了。于是想寫幾句詩詠嘆這多半的缺月,但怎么也想不出一個新詞來,卻想到了神話中的嫦娥。
望著明月,心中一直浮想聯翩,感到虎山真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一個可以與古人與愛神對話的地方。除了白天看到的碧樹藍天、臥虎石和金礦洞,吃到的民俗酒飯,最值得記憶的便是這幽靜的月夜了。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的嘈雜,沒有霓虹燈的耀眼,也沒有刺鼻的尾氣,而是靜得聽得見自己的心跳,聽得見遠處的天籟,充分感受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那份安寧與平靜。所以今天便是一次排煩去惱的曲陽虎山之旅。
我需要這明凈的溶溶的虎山月,當今人人都需要這清純的“天然氧吧”和爽人的虎山月,誰都該做一次虎山行和享受一回虎山月。哪怕遇到一只真老虎,我想它會被人喂飽而不吃人的。(責編: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