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查德·奧康納博士“出于好奇”在實驗室里分析中國香煙的成分時,他恐怕想不到會找到一道新配方。這位美國羅斯韋爾帕克癌癥學會(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13個品牌的香煙中重金屬含量是加拿大香煙的2—3倍。
重金屬包括砷、鎘和鉛。它們無一例外是冷血殺手: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鎘被歸類為“頭等致癌物”,可能引發肺纖維化和腎臟病變;鉛可能造成頑固的便秘,并破壞人體造血系統。
10月7日,這一研究結果在美國健康政策雜志《煙草控制》(Tobacco Control)上發表。對于大洋彼岸的中國煙草業來說,這可真不是個好消息。這里每年生產2萬多億支香煙,擁有3.5億名中國煙民,并且每年有110萬中國人可能死于吸煙及二手煙導致的相關疾病。
煙草界的“三聚氰胺事件”
想要在一根香煙中尋找到重金屬的蹤跡并不容易。
從2005年12月開始,一個由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沈陽、銀川、長沙等7個城市購買了78種“當地銷量最好的香煙”。這些用于測試的香煙都被小心翼翼地包裝起來,并于次日由快遞送往羅斯韋爾帕克癌癥學會。
這家癌癥學會始建于1898年,是美國最早建立的癌癥研究機構,并最早開展了肺癌與吸煙相關性的研究。這次對中國香煙的研究是國際煙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團隊還在分析世界上20多個國家的煙草狀況。
為了保證香煙的品質,研究者將它們裝進編著號碼的白色箱子,然后儲存在一間巨大的冰庫里。在接受測試以前,這些來自中國的香煙都保存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冰庫外鐵門緊鎖,守衛森嚴。
針對重金屬的測試在2007年秋天開始。據研究小組成員、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李強回憶,由于經費緊缺等原因,最終只隨機抽取了13種品牌。它們的品牌(型號)是:白沙(銀)、大前門(軟包)、都寶(新)、雙喜(低焦油)、黃金葉(世紀之光)、吉慶(紅)、紅河、紅金龍(硬包)、紅梅(黃)、紅旗渠(金)、紅塔山(常規紅包)、石林(白)、壹枝筆(硬包)。
經過檢測,研究人員得到了以下數據:每克香煙平均包含0.82微克(1微克等于一百萬分之一克)砷,3.21微克鎘,以及2.65微克的鉛。
單獨的數據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奧康納決定選擇加拿大香煙作為參照組,因為“加拿大的香煙制造商和進口商都被嚴格地要求測量煙草中的金屬含量”。
一個不太樂觀的結果出現了,除了鉻含量持平外,中國香煙中的鉛、鎘、砷等3種物質都遠遠高于加拿大香煙。
盡管沒有針對煙草中重金屬危害健康的研究,但人體每天攝取重金屬的正常范圍分別為砷0.1-0.3微克,鎘0.6微克,鉻0.05微克。有人粗略地進行了換算,一包普通包裝的香煙約含14克煙絲,以此次檢測中鎘含量最高的品牌香煙來計算,抽一包煙就吸進去35微克鎘,僅僅3個月時間,鎘就可能累積到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的量。
據此,不少媒體稱之為“中國香煙重金屬門”事件,并將之比作煙草界的“三聚氰胺事件”。
煙草和蔬菜一樣
不過,這些危險的香煙配料,并不像三聚氰胺那樣在生產過程中被人為添加,而很可能來自中國的土壤。正如奧康納所說,煙草像其他作物一樣,“從土地里吸收礦物和其他東西”,在吸取土壤養分時也可能吸取土壤中的“毒素”。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曾希柏,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研究土壤重金屬污染。在他看來,對于目前的整個農業生態系統安全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根據中國科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兩千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
過度使用化肥是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復合肥中鎘含量超標,能夠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鎘。
即便是有機肥料也難逃重金屬污染。在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人們常常在豬、雞等農畜的飼料中添加含砷制劑,因為這種重金屬可以殺死豬體內的寄生蟲,促進牲畜生長,甚至可能“讓豬肉的顏色變得更紅潤”。
這些牲畜的糞便又是農民樂于購買的有機肥料。當含砷的肥料被堆積入田時,肥料內的重金屬就會悄無聲息地潛入地下,并隨著耕種傳遞到農作物中。
“人們吃掉了這些重金屬污染的飼料喂養的豬,又吃掉了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種植出來的蔬菜和糧食,有些人甚至還喝著被重金屬污染的地下水,人體就這樣被二度污染,甚至三度污染。”曾希柏擔憂地說。
與此同時,這些重金屬超標的土地“隱蔽性非常強”,常常令人難以發現。如果土壤僅僅重金屬含量超標或遭受輕度污染,莊稼非但不會遭受影響,有時甚至會“長得更好”。為此,曾希柏和他的同事們,不得不在每塊有嫌疑的土地上取樣,將那些泥土帶回北京,并借助實驗室里的儀器尋找真正被污染的土壤。
即便大多數時候將真兇“捉拿歸案”,解藥卻無處可尋。目前,科學家們只有兩種方法來對付隱藏在土壤中的重金屬:一是在田地中播撒化學調理劑;二是種植易吸收重金屬的富集植物。
但那些常年在農田中穿行的科學家依然無奈,調理劑有可能傷害土壤本來的養分,而種植富集植物的治療速度極慢。有時,即便將富集植物種上10年,一片農田也恢復不到清潔土壤的水平。
如何處理富集植物也讓研究者們感到煩惱。曾希柏表示,目前還沒有一種處理這種“吸毒植物”的有效辦法。植物成熟后,只有填埋或焚燒兩種選擇,不過因為重金屬的活性太強,“那些植物就又再一次成為污染源”。
當曾希柏讀到這項有關香煙重金屬含量的報告時,他并不驚訝:“葉綠素對重金屬非常敏感,煙草可以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先進入根部,再被傳送到莖和葉,就像那些富集了重金屬的蔬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