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宅男宅女,你眼前浮現的還是那個蓬頭垢面、眼神空洞、被垃圾食品包圍、上網上到手抽筋、聊天聊到眼發黑的邋遢形象嗎?如果你現在還這么形容他們,那么恐怕你已經OUT了。
今天的宅男宅女早已脫離貶義的范疇,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那種高度依賴電腦和網絡的生活方式催生的\"宅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蓋各行各業,創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宅經濟的迅速崛起,也讓思維敏銳的商家們看到了新的希望--大的品牌商家紛紛涌入電子商務,中小企業也開始自建網站,依托網絡經營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營銷思維也需要隨之發生\"宅\"變--把握搜索引擎營銷,坐等消費者找上門來。
宅經濟崛起
上世紀90年代,有一本名為《爆米花報告:生活形態新預言》的書曾經描述:未來會出現一群不愿出門,喜歡呆在家里的新人類,他們在網絡科技和信用體系的支持下,不出門就能辦妥絕大部分的事。書中管這部分人叫\"繭居族\",衍生到現在,就成了宅經濟的最好描繪。
宅經濟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通常被直接稱為Otaku,一般指對ACG(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識面、鑒賞、游玩能力的特殊群體,是究級ACG愛好者的代名詞。在中國,\"宅\"文化逐步得到完善與衍生,純粹的\"宅人\"已經不能涵蓋御宅族的定義。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后,臺灣地區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工作,他們在家中通過網絡找兼職或從事一些網絡商務活動,\"宅經濟\"一詞就迅速從臺灣紅起來。其實金融危機也許只是個巧合,因為即便沒有金融危機,宅經濟也會興起,在家辦公、在家兼職、在家商務,都是未來生活的發展方向。
在百度百科,可以搜索到宅經濟的定義:一切不用出住所就可以產生的消費。包括外送餐飲、電子商務、上門服務等行業,均屬宅經濟的范疇。從買衣服、鞋子、電話充值、收費電視節目、游戲機……只要是在住宅內不用出門就能使用及直接消費的商品五花八門,包括智力和體力的服務。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2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網民增多、網上消費習慣的養成,促使宅經濟快迅增長,服務于宅經濟的配送、物流等業務也迅速升溫。
廈門理工學院文化傳播系主任郭肖華指出,宅經濟在一個時間段內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商業模式,和現有的實體商業模式互補。網絡顛覆了人們以往商品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方式,使這個過程更簡化了,而且也為很多年輕人或是小資本創業提供了可能,是對傳統營銷方式的補充。
宅企業也流行
今年7月北京的持續高溫令人難忘,難熬的天氣催熱了\"宅經濟\"。只要能夠送貨上門,消費者便可以\"宅\"在家中,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而遠離室外高溫。
麥當勞北京地區公關部的孫劍表示,在高溫天氣下,麥當勞的外賣銷量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但他未給出具體數據。其實,為宅經濟做好準備的,又何止麥當勞一家。肯德基、必勝客等洋快餐早就開展了外賣業務。
除了餐飲業,網絡購物更加盛行。凡客、麥考林、我買網、京東等等商家的生意在高溫下愈發火熱。\"這么熱的天氣,我不愿意出門,在網上,可選的商品種類更多,價格也便宜。\"小宇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意愿。
高溫催熱的餐飲外賣和網絡購物只是宅經濟起飛的一個側面寫照,當\"宅生活\"日益被人們接受的時候,與之相關的產業也跟著紅火起來。隨著網絡購物平臺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及網上銀行迅速發展,配送服務中的物流業日益發達。聯系三者之間的軟硬件設施配套,包括電腦設備、商品包裝、聯系設備等都囊括在宅經濟的產業范圍之內。
如果按照《成功營銷》2009年封面文章\"濕營銷\"所說:實際上,從互聯網讓世界變\"濕\"之后,人類就越來越\"宅\"了。那么,面對越來越宅的消費者,企業也開始發生\"宅變\"。一方面,隨著網上交易形式的豐富以及網上支付功能的進步,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圍繞宅經濟構建商業模式,擁有實體店面的企業也開始在傳統渠道之外建立網絡銷售部門;另一方面,那些還沒有涉足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開始在營銷思路上動腦筋--如何讓那些宅在家中的消費者或宅在公司的客戶主動找上門來?
宅營銷,開始了。
宅營銷加速
《成功營銷》給\"宅營銷\"的定義是:\"宅\"不僅指消費者宅在家里,還指企業宅在公司里做生意,業務員不用東奔西跑去做業務。所以,宅營銷不僅僅是針對宅人的營銷,更是企業經營模式的一種轉變。而搜索引擎作為\"宅營銷\"的工具,可以幫助企業精準抓住潛在的消費者,坐等訂單上門。
可以想像,伴隨\"宅經濟\"的愈演愈烈,針對\"宅一族\"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銷和服務將從一個利基轉變為一個消費趨勢,當企業真正把握好這個利基并且切實做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或許企業就將獲得另一片\"藍海\"。
曾提出\"品牌七度營銷法則\"的品牌營銷專家徐紅明指出:事實上,根據\"宅一族\"的特性,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塊市場稱為\"利基市場\"。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外,企業在確定利基市場后,往往是用更加專業化的經營來獲取最大限度的收益,并以此為手段在強大的市場夾縫中尋求自己的出路。而很多利基市場有著未來壯大的蓬勃潛力,先入企業則取得最終的機會。在人口龐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中國市場,圍繞\"宅一族\"進行宅營銷,或許就將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宅人們具備了巨大的消費潛力,但同時,他們也是\"最挑剔的買家\",現實生活中的硬性廣告和傳統的營銷方式未必會對他們產生多大的作用,必須對其消費特性進行針對性的營銷、促銷。而基于搜索引擎的網絡營銷,則是一種有效獲取\"宅一族\"信任并形成購買的方法。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講,搜索引擎營銷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