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天氣漸漸寒冷,有些人便會出現手足冰冷,腸胃不適,臉上皮膚干燥無光澤等現象。冬食山藥,既能補中御寒,健脾補肺,改善血液循環。又可滋潤皮膚,排毒養顏,是冬令理想的食療佳品。尤其是女性朋友,常吃山藥好處多多。
山藥,又名薯蕷,我國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地區均有栽培。山藥富含精氨酸、淀粉酶、碘、鈣、磷及維生素C等。中醫認為,山藥補脾養肺,固腎益精,可強筋骨、潤皮毛、補中氣、長肌肉,對氣血不足、手足冰冷、脾胃虛弱、面色不華皆有治療作用。歸納起來至少有四大功效:
一、滋養皮膚。山藥的黏質液中含有合成雌激素所需的基本物質,女性多吃山藥能夠對抗雌激素的減少,防止皮膚干燥老化,從而滋潤皮膚。
二、改善消化功能。山藥中含有可溶性纖維。能減緩腸胃的蠕動,使消化器官能夠充分地分解食物,并且吃了山藥容易產生飽腹感,不用挨餓就能控制食欲,有益于排毒。
三、健脾補肺。山藥含有精氨酸,這種物質不僅能抗寒,健脾補肺效果也十分神奇。
四、改善血液循環。山藥中含有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的功效。經常食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盡快溫暖起來。
秋冬季節山藥大量上市,粗細勻稱,毛須較多,顏色略深,手感較重,容易煮爛的就是上乘山藥。用山藥煲湯、蒸煮、清炒、熬粥都是非常好的吃法,均有利于增強體質。
煲湯: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塊狀,用雞肉或牛肉、羊肉燉湯。需注意,先將肉煮至六七成熟,再放入山藥,煮爛即可食用。此湯不僅鮮美爽口,而且具有滋陰補肺、御寒養顏的作用。
蒸煮:山藥去皮洗凈,放在飯鍋內蒸熟,輔之白糖食用,或切成塊狀,與紅棗、冰糖同煮,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溫中御寒、滋養皮膚、強身健體功效。
清炒:去皮洗凈的山藥。切成片狀,同豬肝、豬腰、蝦仁等材料熱炒,是滋陰、健脾、御寒、養顏的好吃法。
熬粥:冬季常食山藥粥,更能抵御寒冷,健脾補肺,滋膚養顏,提高免疫能力。山藥熬粥的方法頗多,有甜咸之分,可根據自己喜好熬煮。常熬的甜粥有山藥紅棗白果粥,成粥有山藥羊肉枸杞粥,都是不錯的吃法。
山藥紅棗白果粥:山藥去皮洗凈切成顆粒狀,白果(適量)去殼取仁,紅棗洗凈溫水浸泡,取七成粳米三成糯米洗凈煮沸后,將山藥、紅棗、白果放進鍋內同煮,直至粥煮稠,加入少量白糖就可食用。
山藥羊肉枸杞粥:山藥去皮洗凈切成顆粒狀,待粳米、糯米及枸杞煮沸后,將山藥放進鍋內,羊肉末下油鍋加入蔥、姜末煸炒。并適量加些料酒以除膻味,待炒出香味后倒入粥鍋中熬煮,直到粥稠便可食用了。
冬季常吃山藥雖然好處多多,但許多人不喜歡吃山藥,主要是因為在清洗山藥過程中,手部皮膚容易過敏。如果就此放棄山藥,那也太可惜了。其實,清洗削切山藥時帶上膠皮手套,就能防止皮膚過敏了。
“走對膳房,少進藥房?!倍焓沁M補養生的大好時節,多吃山藥,對御寒保健、滋陰養顏,提高機體免疫力大有裨益,如有興趣,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