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牙刷有學問
大多數人都不在意使用什么樣的牙刷,也不在意所用的牙刷是否適合自己。這是一個誤區。一把不適合自己的牙刷,不但不利于清除牙齒上的污垢,還會給牙齒帶來損害。那么,該如何選擇牙刷呢?
1 選擇刷頭偏小的牙刷。研究發現,適合成年人使用的牙刷其刷頭的長度應為2.54~3.18厘米,寬度應為0.79~0.95厘米。刷毛應有2~4排,每排刷毛應有5~12束。凡是在這個范圍內的牙刷都屬于符合標準的牙刷。正常的成年人應在上述范圍內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選擇標準應以牙刷能在口中自由轉動為宜。另外,對于一些患有口腔疾病或牙齒疾病的人來說,可以選擇一些刷頭長度小于2.3厘米、寬度小于0.8厘米的兒童牙刷,這類牙刷會更有利于他們清潔牙齒。
2 選擇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太軟的刷毛無法將牙齒刷干凈,太硬的刷毛又容易傷害牙齒和牙齦。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牙刷刷毛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尼龍絲制成的,一種是用杜邦絲制成的。杜邦絲的彈性較好,是不錯的選擇。
3 選擇刷毛經過圓滑處理的牙刷。刷毛經過切割后,若沒有經過圓滑處理,會十分尖銳,使用時很容易損傷牙齒和牙齦。因此,在購買牙刷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看看所買牙刷的刷毛是否圓滑。
4 選擇直柄的牙刷。研究發現,直柄的牙刷容易被握住,使用時也有利于發力。因此,使用直柄牙刷更容易獲得好的清潔效果。
二、不應把牙刷蘸濕再擠牙膏
日本牙醫學界提出,刷牙前要把牙膏擠在干燥的牙刷上。據東京牙科醫院倉治院長介紹,大多數人刷牙時,習慣性地先把牙刷蘸濕了再擠牙膏。但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如果牙刷是濕的。擠上牙膏后,就很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經刷牙很長時間了,認為可以結束,而這時牙齒還未真正被刷干凈。牙膏不是用泡沫來潔凈牙齒。而是靠里面的清潔成分和牙刷與牙齒的摩擦。摩擦越細微、時間越長,則刷得越干凈。牙刷不蘸水。擠上牙膏慢慢刷,漸漸出些細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潔效果才能被發揮到最大。
三、牙刷的清潔不可小視
牙科醫生建議,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因為牙刷使用的時間越長,刷毛上積存的細菌就越多,這不利于人的口腔健康。
化驗發現,使用了3周的牙刷。細菌數量高達百萬。因此。醫師提醒注意牙刷的清潔和消毒。新牙刷在使用前,先放在熱水中燙一燙,既能軟化刷毛,又能殺菌。每次刷牙后,要將牙刷在流水中;中洗。每周最好將牙刷放在鹽水中浸泡3分鐘,然后放置在通風處晾干。
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性地將牙刷放置在衛生間里,這樣對健康非常不利。衛生間實際上是室內很不衛生的一個地方。每次如廁后沖水的時候,水珠便會四處飛濺,細菌會散布到衛生間各個角落。那些濕潤的牙刷毛很容易吸附到細菌,加上衛生間的再次污染,牙刷上布滿的大量細菌足以令人染上急性腸胃炎、肺炎等疾病。因此,盡量不要將牙刷放置在衛生間。
最后要提醒的是,每當傷風感冒、流行性疾病初愈后,應該及時換上一把新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