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山東省郯城縣院北村人,現為郯城縣大紅花工藝品廠廠長。1998年她從浙江省義烏市小商品市場獲取了致富信息后,帶領家鄉姐妹編織中國結工藝品,奔向致富路。
院北村有留守婦女500多名。楊紅自1998年擔任村里的婦代會主任后,就琢磨如何帶領姐妹們發家致富。通過多方搜集信息,科學考察市場,開辦了中國結工藝品廠,在本村開辦中國結編織培訓班,使留守婦女們不但學會了中國結的基本編織方法,還能根據自己的想法有所創新,編織出新花樣。
廠房、職工、產品都有了,接下來就是打市場。一段時間里,楊紅與丈夫拿著樣品走南闖北,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在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這些造型典雅、工藝精美的中國結工藝品引起了國內外客商的關注,當年訂單突破30萬件。
有了市場,楊紅并沒有滿足,她深知做大一項產業需要有力的文化支撐。于是,她創辦了中國結工藝品研究學會,組織技藝精湛的工人開發中國結編織新技法,挖掘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花鳥魚蟲、福祿壽喜等形式來豐富中國結的工藝和造型。同時,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和參加各種貿易交流會的形式,提高知名度,廣泛展示中國結工藝品的無窮魅力。在楊紅的不懈努力下,院北村的中國結工藝品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一種地方產業。到目前為止,中國結工藝品廠已擁有固定女職工300多人,產品發展到4大類1000多個品種,在全國各地分設代理點28家,年創利潤70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鄉鎮1.6萬多名農家婦女成為編織中國結的行家里手。就連一些年邁的老太太也不甘享清福,紛紛加入到中國結工藝品編織隊伍中。中國結編織工藝作為一項民族工藝,已經躋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列入國際文博會文化產業項目。
2000年,楊紅被郯城縣婦聯評為“雙學雙比”女能手。2003年以來,楊紅先后被縣、市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9年,她所創辦的大紅花工藝品廠被市婦聯命名為“巾幗創業示范基地”。
(據中國婦女勞動轉移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