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5年8月,我從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被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9月隨文化部到江蘇揚州搞了一次“四清”(即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的運動——編者注)。返回北京時,“文化大革命”的硝煙開始在文藝界彌漫。
1966年春節,中央將我所在的中央實驗話劇院和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合并,名字仍然叫中國青年藝術劇院。1966年4月2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排演《春風楊柳》,請田漢(著名戲劇家,曾任新中國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局長、藝術事業管理局局長)、陽翰笙(著名戲劇家,時任全國文聯副主席、“文聯”黨組書記)現場指導。因江青說田、陽二人是反黨分子,請他們作指導的事也被認定為反革命“四二”事件。
當時,周恩來養女孫維世正和丈夫金山在大慶體驗生活,孫維世是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副院長兼總導演,金山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副院長兼總導演。雖然兩人都沒有參與“四二”事件,但隨著運動的深入,他們也被召回北京,并被打成“黑幫”分子,強制勞動改造。
我終于見到了金山和孫維世,卻不敢表現出對他們的景仰和崇拜,只能默默地看著他們勞動改造。
一天,一批女學生來到劇院造反,在眾目睽睽之下,從“黑幫”隊伍中拉出孫維世,將其按倒在地,操起剃頭推子,“刷刷”幾下就把她的一頭烏發從中間推出了一個大十字。之后,女學生們得意洋洋地走了,剩下孫維世坐在地上一副呆若木雞的樣子。這突如其來的人格侮辱,讓她如何忍受得了?
我當時是劇院的臨時“革委會”副主任,看到這種場面,心里非常難受。待眾人散去后,我悄悄找來化妝組的李平章師傅,為無助的孫維世修整好頭發,然后找了頂帽子給她戴上,她才勉強可以回家。
二
沒過兩個月,毛澤東開始發動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軍隊組成的工作隊被說成是“黨內頭號走資派”劉少奇派來的,要求工作隊全部撤離。之后,造反派奪權,并開始兩派或數派爭斗,愈演愈烈,直到1968年“工宣隊”進入。這時,孫維世繼丈夫金山被捕之后,也莫名其妙地被公安部逮捕。
我因不愿意參加造反派的爭斗,就向“工宣隊”提出去專案組。當時,我們劇院已有七八個組歸屬于中央專案組。不久,“工宣隊”派我到新成立的孫維世專案組任組長。我們這個組隸屬于“中央專案組”的“三辦”,其班子是由公安部和空軍抽調的人員組成。專案組成立那天,上面來人了,一開口就說孫維世死了,讓我們絕對保密。我們的任務是設法查清孫維世與蘇修特務之間的關系。
我們幾個人查了幾個月,包括孫維世的社會關系、涉及的高級領導干部及其留蘇的子女之后,向中央專案組領導匯報:沒有查到孫維世與蘇修特務聯系的任何線索,請領導給我們提示。空軍和公安部的兩位領導板著臉,冷冷地說:“我們沒有任何材料給你們,你們也沒有材料給我們。孫維世雖然沒有蘇修特務問題,但她總有修正主義文藝路線問題吧!”
這給我們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孫維世怎么又成了修正主義文藝路線問題了?搞“名、洋、古”、“三名三高”(名導演、名編劇、名演員,高薪金、高稿酬、高獎金——編者注),這在當時文藝界可以說很多人都有份。這讓我感到問題有些蹊蹺,調查工作也沒有當初那么積極了,對孫維世漸漸地由同情轉向鳴不平了。
三
“四人幫”垮臺后,我深深地感到對不起孫維世,開始有意識地搜集、調查有關線索,結合金山專案組提供的材料,把孫維世和金山跌宕起伏的經歷寫出來,以便讓廣大讀者了解真相。最終,我和我的同事寫了一本關于金山的傳記《中國話劇皇帝——金山傳》。
在寫作書稿時,我采訪了孫維世的胞妹孫新世、周總理的侍衛長成元功,以及與孫維世共患難的李立三夫人李莎,對孫維世的死因和她與江青、葉群的恩怨,有了深入的了解。
孫維世出生于1921年,其父親孫炳文是四川名士,與朱德是莫逆之交。1922年,他同朱德一起遠赴德國考察學習,后結識周恩來,并經周恩來介紹在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孫炳文慘遭殺害。
周恩來得知孫炳文犧牲后,便和朱德一起尋找孫炳文的子女。后來,孫維世由周恩來和鄧穎超收為干女兒。朱德本想把孫維世的哥哥孫泱收為義子,但因孫泱的表姐曾為朱德妻子,輩分不對,所以就讓孫泱做了自己的貼身秘書,一直收養在身邊。
孫維世1935年在上海就認識江青了。當時,她只有14歲,為躲避蔣介石的追殺,改名叫李琳。江青那時已經是著名電影演員,叫藍蘋。抗戰爆發后,江青和孫維世先后來到延安,江青擔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女生指導員。
我本人的入黨介紹人岳慎同志,就是在魯迅藝術學院經江青介紹加入共產黨的。據他介紹,在延安期間,孫維世和江青曾同臺演過話劇《血祭大上海》和《流寇隊長》。1938年,江青成為毛澤東妻子,從此不可一世。
江青和孫維世之間的糾葛和恩怨是在孫維世嫁給金山之后產生的。
江青從山東進入上海話劇界,最早是由金山推薦的,他們還一起主演過戲劇《娜拉》。后因江青執意要爭演夏衍的名劇《賽金花》,而賽金花一角又早已決定由金山當時的妻子王瑩出演,雙方之間因此產生了矛盾。金山、王瑩等退出上海業余劇人協會,另組劇社,并以龐大陣容演出了話劇《賽金花》,王瑩一炮走紅。對此,江青非常生氣,在嫉恨王瑩的同時,也把怨恨記到了金山身上。
1950年,江青得知29歲的孫維世“下嫁”金山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江青是個愛出風頭的人,但自從成為主席夫人后,一直深居簡出,而孫維世和金山卻在新中國的文藝舞臺上出盡了風頭。孫維世還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成為話劇舞臺上最為耀眼的明星,這一切,也引起了江青的嫉恨。
孫維世是個開朗、灑脫的女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她看不慣江青的為人處事,對她一直敬而遠之。20世紀60年代初,江青重新登上政治舞臺,著手籌劃樣板戲,她找到孫維世,希望能得到這位話劇界權威的支持,但孫維世沒買她的賬,借故推辭了。
后來,毛澤東兩次下達了對文藝界的嚴厲批示,說“文藝界針插不入,水潑不進”,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變成了“閻王殿”,被“死人、洋人統治著”,已跌到“修正主義的邊緣”。江青以為有了毛澤東對文藝界的評價,孫維世該就范,轉而主動支持江青的樣板戲了,可孫維世依舊沒買江青的賬。這使江青的自尊心、虛榮心受到了極大損傷,她決定報復“不知好歹”的孫維世。
“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金山就因“歷史復雜”被捕入獄。不久,孫維世的哥哥、時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的孫泱,也以“大特務”的罪名被迫害致死。緊接著,江青與另一個跟孫維世有仇的女人葉群勾結起來,將魔爪伸向了孫維世。
四
如果說,江青與孫維世的恩怨還貼著某些政治標簽的話,葉群與孫維世的恩怨則純粹是出于女人的嫉妒。
1940年,19歲的孫維世只身在蘇聯學習戲劇表演和導演。此時,林彪因平型關戰斗后負傷,也在蘇聯診治療養。當時,年輕人對反法西斯的戰斗英雄都十分崇拜,林彪自然成了中國留學生敬慕的對象,學生們喜歡來聽他講長征、講抗日戰爭中的故事。林彪也愿意跟這些年輕人來往。時間一長,林彪逐漸對性情開朗的孫維世產生了好感,1942年回國前,他向孫維世正式求婚。當時,林彪尚未和妻子張梅離婚,孫維世便以自己剛剛學完表演系,還要進修4年導演系為由婉拒了。林彪當即表示,“我等你4年。”
1946年,孫維世結束留學生活,與李立三的夫人李莎、林伯渠的女兒林莉一起返回祖國。到哈爾濱后,她住在李立三家中,當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的林彪的住所與李立三家僅有幾步之隔。孫維世住下不久便去拜訪林彪,得知林彪不僅跟葉群結了婚,還生了兩個孩子。林彪見到25歲的孫維世仍是單身一人,而且還是那樣風姿綽約,大為懊悔。據說那天在私人家宴上,林彪一直沉默寡言、了無心緒,回家后也不理睬葉群。這一切自然沒有逃過葉群的眼睛,經過打探,她才明白原委,不禁怒火中燒。
關于葉群對孫維世的嫉恨,李莎老人回憶了這樣一件事:
林莉和孫維世離開哈爾濱前往關內,途中接到一封署名李立三的電報,讓孫維世以后不要再到哈爾濱了。后來,林莉返回哈爾濱,李立三問她孫維世怎么沒有同來。林莉說不是你打電報不許她再來的嗎?李立三當著李莎的面發誓說:“我什么時候發過這種電報?我怎么可能發這種電報?”
后經查明,電報是葉群假借李立三的名義拍發的。對此,羅榮桓狠狠地批評了葉群。葉群大為丟臉,同時也更加記恨孫維世。
江青清楚這段歷史,也知道葉群是個爭風吃醋、睚眥必報的人,所以在陷害孫維世時,把她拉到了自己這邊。她們苦心孤詣,終于謀劃出了一條罪名,誣陷孫維世、李莎和林莉3人是“蘇修特務”,將孫維世逮捕入獄。
孫維世入獄不足半年,便慘死在獄中。據話劇院一位前去驗尸的同志講,孫維世死時一絲不掛、遍體鱗傷、慘不忍睹。嗚呼,這位被羅瑞卿稱為“我黨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專家”的革命烈士后代,共和國總理的養女,冤死時年僅47歲。
(壓題圖:中年孫維世)(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