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距年底11月27日五都選舉還有幾個月時間,本想贏叁棄二的國民黨,最近危機頻傳,本來是勝選在握的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最近確狀況百出,尚未完全發功的民進黨候選人在民調上已經追上具有執政優勢的國民黨。
年底五都選情到底如何:國民黨民代龍頭老大王金平早在5月25日就警告國民黨:「不要以為躺著就能當選」;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6月17日非常肯定的表示,民進黨有可能五都全勝。王金平的警告并非危言聳聽,蘇貞昌的得意也不是心戰喊話,國民黨的年底五都選舉,確實已經拉起警報。
國民黨危機意識增強
根據國民黨選舉總操盤手、國民黨中央秘書長金溥聰6月23日的研判,國民黨大臺中市長參選人胡志強選情仍算穩定;相對於新北市朱立倫選情穩定,臺北市長郝龍斌卻逐漸陷入苦戰。金溥聰坦言,郝龍斌對上蘇貞昌,將是一場「平分秋色的硬仗」。金溥聰認為,高雄和大臺南二都的選情,國民黨將是「險中求勝」,雖是苦戰,但國民黨會隨選情變化採取加溫策略。他指出,目前整合已見功效,對候選人士氣提升有一定幫助,輔選規劃也逐漸步入軌道。
就五都選舉而言,從5月25日藍綠候選人確定以后,探底和內部整合是藍綠最近一個多月的主要工作,不僅藍營內部各種勢力需要整合,綠營也面臨整合壓力,除了北部要整合蘇蔡情結外,民進黨也要對大臺南、大高雄初選落敗的叁位縣市長許添財、楊秋興與蘇煥智勢力進行整合。就目前情況看,藍綠內部整合都告一段落,自七月開始,將整裝待發全身心投入選戰。
先看臺北市。國民黨執政的臺北市,本來應當具有執政優勢,現任市長郝龍斌,無論在城市治理還是在城市戰略發展上,其實都比他的前任馬英九成績突出,但是,由於郝龍斌無法象他的前任陳水扁、馬英九那樣「低姿態與民眾打成一遍」,更不知道如何「討好民眾」,致使很多民眾對郝龍斌做派有微詞。民進黨中常委段宜康就直言,郝龍斌是個正人君子,一直沒有辦法與百姓近距離接觸,比如說,陳水扁做臺北市長時,為了和選民套近乎,就經常走訪民間,乃至設立市長日,每個月接待民眾來訪;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比陳水扁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做陳水扁做過的那些「與市民有約」的事外,還到市民家去探訪,并且是一區一區地去見民眾,讓市民更加喜歡。而郝龍斌是從來不做這些事,郝認為這是市政府職能部門的事,他的職責就是抓施政大事,比如說,臺北教師會開會,希望郝能到場,結果是郝指派分管的副市長到場,讓臺北教師會對郝心存不滿。
臺北市長郝龍斌6月24日確表示,他以施政績效爭取市民認同,而民進黨對手蘇貞昌至今卻未端政策牛肉。郝龍斌表示,蘇貞昌沒有政策和遠景,只喊出「臺北超越臺北」口號。郝龍斌說,他的口才也許不如蘇,「但我有執行力、是行動派;而蘇貞昌則是空談、參選也是有政治目的」,市民面對的是一場執行力與空談的抉擇。
國民黨秘書長特別顧問趙少康認為,臺北市長選舉是國際化與本土化之戰,而蘇貞昌很了解自己在國際化上的不足,還到新加坡會見內閣資政李光耀,蘇是在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點。
趙少康同時也表示,郝龍斌和民進黨市長參選人蘇貞昌的民調在伯仲之間,但以過去的經驗來看,「打平就是輸」。郝龍斌也承認,民調平分秋色是事實,本來就知道是場艱苦選戰。
民進黨方面則認為,選舉不只是單看施政,候選人的個人魅力也很重要,與陳水扁、馬英九兩人相比,郝龍斌在個人魅力方面有明顯的不足,儘管郝施政很努力,結果可能「就是無法讓選民喜歡」 。
與此同時,民進黨方面也認為,儘管臺北市的選民結構對郝有利,正如擔任國民黨秘書長特別顧問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所分析的,歷來臺北市長選情,除了陳水扁得票突破60萬票,其餘藍營票數從未低於70萬票。
在民進黨看來,蘇貞昌是個具有挑戰力的人,是選舉老手,是操弄選民的高手,更懂得臺北選民結構,比如在ECFA問題上,蘇就知道臺北選民支持者占多數,他就不會在ECFA問題上高調反對,目前還處在以靜制動階段,即便如此,與郝龍斌的民調就已經打平,待蘇強力出擊時,一定有極大的勝選可能。
朱立倫未必能穩贏蔡英文
在新北市方面,儘管國民黨使出最具殺傷力的朱立倫出來,但在蔡英文決定以民進黨主席之尊出來挑戰的情況下,朱立倫仍然面臨強大競爭壓力。在監獄中的陳水扁則預測,蔡英文在新北市長選戰中可能會敗選,但會選贏2012的大選。對蔡英文來說,選贏選輸都是勝者,選贏將奠定她在民進黨內的龍頭地位,為2012年大選「蔡X配」奠定基礎,選輸仍無人挑戰她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大選。
在臺中市方面,本來被認為「躺著都能當選」的現任市長胡志強,不僅遭遇蘇嘉全這個強大競爭對手,而且在治安案件引發的警紀問題衝擊下,選情開始出現不利局面,加上胡志強身體也拉警報,成為蘇嘉全攻擊的罩門,未來能否勝選,實在是一堆問號。
在南部兩個都市,本來就是民進黨的天下,在國民黨派出的人選本身實力就很弱的情況下,想翻盤談何容易!
民進黨內部分析認為,國民黨是有了利益大家想著如何瓜分,沒有人為黨的利益去奮斗,民進黨雖然是派系政黨,但是能夠為了黨的利益團結一致。這種現象在每次選舉中都表現無遺。
未來五都選舉究竟鹿死誰手,真的可謂是:國民黨不樂觀,民進黨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