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專業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與用人單位零距離對接的重要保證,是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環節。
一、頂崗實習的意義
1.頂崗實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頂崗實習是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第一有助于認識社會、了解企業,認清就業形勢、調整就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使就業更有針對性;第二有助于增強職業意識和崗位責任感,盡快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縮短就業鏈條,節約就業成本,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第三在頂崗實習期間,以工助學,用勞動所得支付學費,還能減輕學生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2.頂崗實習有利于企業節約進人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可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考察試用,找到真正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企業新進人員的培養期、考察期,降低了企業的進人成本和教育培訓成本,緩解企業一定時期技能型人才緊缺的狀況,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3.頂崗實習有利于深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通過頂崗實習,可密切學校與社會、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使學校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更有針對性,人才培養更貼近市場需求。同時,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還可緩解學校實踐實習條件不足的問題。
二、頂崗實習管理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1.實習穩定性較差、管理難度較大
筆者通過對湖南交通職院近三年頂崗實習情況調查統計:第一個月流失率最高,第二個月次之,從第三個月開始逐漸趨于穩定。頂崗實習單位的不穩定,一方面增加了管理難度,給企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另一方面無法保證頂崗實習任務的完成,影響了頂崗實習質量和效果,使預期目標難以實現,也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實習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承受能力較差
頂崗實習學生盡管已由學生變成了企業員工,但由于自身社會經驗不足、承受能力較差,更有一部分學生聽不進意見與批評,不積極想辦法解決矛盾,更不能主動承認和改正錯誤,往往采取逃避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擇業和就業的心理壓力。
3.實習學生就業心態不端正、就業觀念不正確
近幾年來,盡管學院頂崗實習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但實習學生就業心態不端正、就業觀念不正確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調查數據顯示: 60%的學生首選大、中城市及經濟發達沿海地區,43%的學生要求專業對口,87.5%的學生首選政府機關、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43.7%的學生就業時優先考慮薪酬待遇,17.5%的學生薪酬期望值在5000元以上,只有7%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了認真的規劃。由此看來,學生無職業規劃、無創業準備,對就業市場不了解,自我認識不夠,在選擇職業時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性、隨機性和從眾性,這是目前高職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三、加強頂崗實習管理,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的對策
1.進一步增加訂單數量、落實頂崗實習崗位
選擇合適的頂崗實習崗位影響實習教學質量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最終效果。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校外頂崗實習基地的建設,有計劃地加強與學校專業相關的,有一定規模,生產技術較先進、管理嚴格、經營規范、社會聲譽好的企業的聯系。將其作為重點合作對象,了解其技術及培訓需求,通過有計劃地派出專業骨干教師主動參與技術開發研究或“送教上門”,為其開展各類員工培訓,增加企業對學校的深入了解,拓寬實習崗位渠道。
2.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育人質量
在“厚德樹人、技能立業、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下,高職院校形成了“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推進課程模塊化、實訓生產化、教師隊伍雙師化,全面實現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對接、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對接、理實一體課程改革的教學項目與企業工作任務對接、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對接。使學生具備“頂崗”勞動的職業技能,達到“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的目標要求,使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適應企業要求。
3.加強頂崗實習的管理與監督
一是做好實習前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宣傳動員。二是實習點建立黨支部、小組和團總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個實習點,配制黨團干部,召開生活會和黨團學習會,充分發揮骨干作用,給實習學生打強心針。三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誠信教育。圍繞愛崗敬業、團隊協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邀請工人師傅們參加座談會,提升實習學生職業素養。四是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和法紀教育。以生產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紀作為重點內容,反復強調和提醒,制定突發事件處理預案,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動態,排查隱患,確保實習學生的安全。
為確保頂崗實習質量,湖南交通職業學院建立健全了學生實習管理制度:成立了專門的實習管理機構即實訓處,各系配備了實訓專干;建立了學生實習信息通報制度;開發并啟用了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實訓管理系統;建立了學生實習管理檔案;完善了頂崗實習質量監控體系;通過簽訂實習協議的形式明確學校、實習單位、學生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為確保學生實習工作的正常秩序,學院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抽查和現場走訪,幫助學生處理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困難和問題;利用學院實訓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對學生實習情況即時統計、解答疑問、解決困難,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公布就業信息,指導學生就業。
4.創新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全員關心學生就業工作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院校最基本的辦學理念。學院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出口暢,才能進口旺”,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一方面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學院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當作教育教學整體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改革和創新了就業指導工作。如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由大三前移至大二,變講座形式為教學計劃內設置,變授課形式為理實一體形式的指導,由課內教學擴展到個別指導,由共性指導延伸到個性指導,由就業技巧擴充到就業心理、職業理想、職業素質、職業規劃、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指導。另一方面,學院提出了“人人都是就業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動員全院教職員工關心就業工作、參與就業工作、承擔就業任務,并將就業工作納入各系(處、室)年度考核范圍,有效地提升了我院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就業率,提高了就業質量。
總之,頂崗實習能促使大學生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領悟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職學院應高度重視并確保在校生至少半年的頂崗實習。考慮到目前和今后就業形勢的嚴峻與殘酷,為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高職學院應將頂崗實習與就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全面貫徹落實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要“千方百計促進就業”,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力爭把頂崗實習和就業工作做得更實、更好。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