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培養的是生產和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校的辦學方針,但是一些職校在辦學中,過于重視對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德育的滲透。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職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樹立“做事先做人”的觀念;確立“立德強技”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有愛心、講誠信、負責任”的職業道德教育。筆者所帶的《基礎會計》課程,是與經濟息息相關的,更應重視德育在課程中的滲透,以此加強學生對會計工作在經濟建設中重要地位的教育,激發他們把個人的理想同會計職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在多年的會計教學實踐中,筆者注重將德育寓于教學之中,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講究誠實守信的美德
誠實就是真實無欺,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和守信是統一的,守信以誠實為基礎,離開誠實就無所謂守信。在市場經濟時代,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源。授課中筆者給學生講了很多有關誠實守信與不誠實守信的例子,讓學生好好理解,引以為戒。如我國民族工業的驕傲——“海爾集團”,在上世紀的80年代,面對一批即將出廠的微瑕產品,企業掌門人張瑞敏果斷決定全部砸毀。這一砸不僅砸出了全廠企業職工的質量意識,更贏得了消費者對海爾的信賴。“真誠到永遠”,不僅是海爾人對消費者的莊重承諾,更體現了海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國內知名發展為國際品牌。再如香港巨富李嘉誠,幾十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的品牌漸漸深入人心,公司的形象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公司經營不斷拓展壯大,贏得了消費者,贏得了市場,在全國都產生巨大影響。他取得今日的發展,其核心思想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守信作為一種資源,一種經營理念,成為企業經濟發展的無形推動力。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白,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天經地義,但卻不可見利就忘記誠實守信。要始終保持良好的會計職業操守,真正做到以“誠實守信”為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賬”為道德準繩。我國的《會計法》明確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人員只有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如實反映單位經濟業務活動情況,才能實現會計核算、監督的真正內涵。而會計人員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如何,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學生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講究誠實守信,不做危害國家和他人的事情。
二、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
這里的“崗”是指會計工作崗位,會計工作崗位一般分為會計主管人員或機構負責人、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總賬報表、稽核、檔案管理等。愛崗就是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并為做好本職工作盡職盡責。敬業是指對所從事的會計職業或行業的正確認識和恭敬態度,并用這種嚴肅恭敬的態度,認真地對待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兢兢業業。愛崗是敬業的基石,敬業是愛崗的升華,愛崗敬業是會計人員干好本職工作的基礎和條件,是應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在《基礎會計》教學中, 筆者注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讓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并感受到會計人員的使命感與光榮感。并為學生舉了很多愛崗敬業的例子,如“節省一滴焊接劑”的例子。某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工作,學歷不高,他的工作是巡視并確定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到旋轉臺上,焊接劑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于是他在思考: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否能夠節省成本?經過一番努力,他終于研制出“38滴焊接機”,雖然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每年卻給公司節約了一億美元。這個青年就是美國的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節省一滴焊接劑的敬業智慧改變了約翰洛克菲勒的一生。正如新一代產業工人的楷模王濤所說:“雖然一個工人左右企業的能量不大,但如果每個人都在崗位上努力工作,那就能推動企業擺脫困境,走向強大!”
三、具備團結合作、互相協調的職業素質
會計工作是一個相互協調的工作,協調與否直接影響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質量。因此,會計各個崗位上的人員要團結協作,相互支持。授課中筆者給同學們講了以下幾個小故事:第一,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第二,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搖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 我請學生思考為什幺“三個和尚就沒水喝”,而“三只螞蟻”卻能“輕輕抬著進洞里”?那三個和尚真的不如那螞蟻嗎?學生們紛紛說因為三個和尚都自己顧自己、怕吃虧,不負責任、不合作,當然就沒水喝了。而三只螞蟻能“輕輕抬著進洞里”那是他們團結合作的結果。可見合作是極為普遍也是極有必要的。第三,上帝分給兩個家庭兩把長筷子。第一個家庭把長筷子當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長了,他們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結果都餓死了;而第二個家庭卻把食物往對方的嘴里送,他們互相喂食,結果他們一家都活了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團結進步。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后,在接下來的模擬實習中,從會計憑證的填制、審核、記賬、核對、保管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等,都進行了明確的分工,由專人負責,團結合作、相互協調來共同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每兩周輪換一次崗位,這樣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能得到鍛煉,這對提高實際工作能力非常有益。
四、堅守準則不動搖
這里的“準則”不僅指會計準則,而且包括會計法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會計人員要熟練掌握、正確領會會計法律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只有熟悉準則才能提高會計人員的守法能力,這是堅持準則的前提。會計人員堅持準則,不僅是對國家、社會、公眾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堅持準則,就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的意志左右,對相關業務做出是否合法合規的判斷,對不合法的經濟業務堅決不予受理。授課中筆者給學生舉了很多會計不堅守準則的例子:如原襄樊海峽兄弟蓄電池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永明與在同公司任財務總監的妻子相互勾結,侵占公司財產57萬余元,其妻伙同兩名會計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結果林、程兩人被判有期徒刑7年,兩名會計也因銷毀會計資料罪被判刑。再如某企業2009年6月份銷售產品的現金收入共有106筆,總價值為1589500元,其中同為2000元的現金銷貨發票有15張,會計人員在匯總收入時,少加了2張2000元的發票(計4000元),使記賬憑證上的現金收入成為1585500元。出納人員在月末清點現金時,發現該月長款4000元,于是便將這部分長款裝入了自己的腰包,不久便東窗事發……這些例子發人深省,學生們聽后紛紛表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一定要對國家、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以此維護準則尊嚴,維護國家、社會、公眾的利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