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積極性的源泉,是一個人積極認識事物、掌握事物或積極參與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促使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某項活動或對某一事物的追求上去。教學實踐證明,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強大內在動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那么對《電機與變壓器》這門比較抽象的專業課程來說,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用職業目標去激發學生
《電機與變壓器》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應用性和職業性,只有學生對未來職業產生強烈的愛好和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起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上好緒論課,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放映介紹本專業狀況的錄像片,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解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專業現狀,展望職業未來。使學生明確自己所學的知識將廣泛應用到生產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喚起學生強烈的責任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使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識上升到職業需要的高度,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對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持久性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教學藝術與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發展學生智能,為學生提供多種有用的外部刺激,將學生的暫時興趣轉變為穩定興趣,并逐步培養、提高。
1.精心設計導言,引起學生興趣
導入新課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在這個環節中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導言,使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就能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例如,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時,筆者在導入新課時說:“大家希望掌握維修電機技術,卻又感到電機挺神秘、有難度。但如果你掌握了電機結構就奠定了維修電機的基礎,就會感到電機也不過如此。再遠點考慮學好了也可能成為專門維修電機的個體老板。”幾句話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部調動起來,將學生的思緒引到思考電機結構上來。
2.創設問題情景,激發興趣
從現代教育心理學來分析,濃厚的興趣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依賴傳授知識的情景。因此,創設問題情景在授課過程中尤為重要。
例如,在講解“高壓輸電”的過程中,筆者設置問題問學生:“在由電廠到變電站的電力傳輸中,要經過升壓再降壓的復雜過程,能否簡化為僅升壓或僅降壓傳輸呢?”有的學生從電壓等級變化分析思考回答“可以”,但與事實相悖;有的學生從事實感知回答“不能”,但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教師抓住時機宣布答案:“不能。”學生先是詫異,繼而困惑,最后迫切希望知道答案。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處于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利用該時機講解原因,教與學可順利進行,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3.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興趣
電機與變壓器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其具體應用,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程的價值所在。多講一些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以及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的例子,使他們認識到所學專業知識的社會地位和作用,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變壓器連接組別”時,適當穿插用電單位低壓供電的實際情況。筆者問:“我校既需要380V的動力電供實習車間,又需要220V的照明電供教學樓,變壓器如何聯接呢?”這樣將問題納入到實際應用中講解,得出聯接組別為星形和三角形,學生興趣盎然,求知熱情高漲。
4.把握好教的“度”
用戰勝困難的喜悅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學有所得的成功感去鞏固學習興趣。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學目標的要求是否恰當,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和興趣。如果要求過高,學生可望而不可及,不僅會增加學習負擔,而且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知難而退,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如果要求過低,又會使學生產生輕視情緒,不利于思維的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學有所得的成功體驗,來源于攻克難關之后的喜悅心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學情,認真備課,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在講授中,要審時度勢,及時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自信心,鞏固學習興趣。
實施求趣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強制性學習轉變為自發性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興趣引導,自主學習,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