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學》實踐性強 、涉及面廣,幾乎涉及到機械制造專業的所有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比較雜亂,無輕重感。為使學生對機械制造專業課程的安排以及相互的聯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促進理解和自學,筆者采取有相互聯系的模塊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宏觀認識模塊
此模塊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清楚決定產品質量的因素是什么,為所學《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的內容及重點的提出設下伏筆。宏觀認識模塊,以零件的制造質量為重點,要結合學生已有的實踐和理論知識,舉例說明制造質量對機器質量影響的程度。宏觀認識模塊框圖見圖1。
二 、重點理解和掌握模塊
在這一模塊中,重點是零件的制造工藝。因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講清、講夠、講透,使學生全面理解工藝課在機械制造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點學習和掌握工藝規程設計及質量控制方法。重點理解和掌握模塊框圖見圖2。
三、工序主線模塊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以工序為主線,其主要內容如圖3所示。
四、影響質量因素模塊
在工藝文件的具體教學執行過程中,涉及到機械加工誤差控制。它涉及各種因素,如夾角是否合理,以保障零件在加工中不產生位移和變形;機床本身精度的高低,刀具材質與角度是否符合要求等,也包括測量方法和操作是否正確等。在這一模塊主要給學生一個全面控制質量的知識,懂得夾具、機床、刀具的選用。影響質量因素模塊見圖4。
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以上有相互聯系的模塊,以充實具體的內容進行教學,給學生構筑起一個有系統的、 涉及本課程及相關課程內容的總體框架,配合正在進行的其他專業課程,讓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同時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利用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和生產實習,以加強本課程中所必須的實踐環節。通過多次教學試驗,筆者認為,這種系統的模塊教學方法,效果比較好,也同時給學 生提供了一種自學的方法,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滕州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