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擊是建立在全場積極拼搶基礎上及時而閃電式的進攻,即在對方進攻之時或進攻之中盡可能早地轉守為攻,在對方來不及形成由攻轉守的態勢時,給對方以致命一擊。快速反擊戰術是當今足壇較為實用的一種戰術,其在激烈的現代足球比賽中充分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快速反擊強調爭取時間,在對方由攻轉守還沒有布防好,整體隊形出現漏洞時,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人數上造成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少的有利局面。速戰速決,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從而取得比賽的主動權。因此快速反擊戰術在當今的足球運動中日益受到重視,它在現代足球比賽中是強隊破壞弱隊密集防守的銳利武器,也是弱隊對付強隊最有效的手段。本文重點研究快速反擊戰術在現代足球比賽中的規律,從而使這一戰術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2008年第十三屆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荷蘭VS意大利,俄羅斯VS荷蘭等兩場具有代表性的比賽。
2.研究方法
電視錄像觀察法,文獻資料收集法。
3.統計概念與尺度
(1)快速反擊成功:進攻推進至中前場并射門,或由此而造成中前場任意球、角球、點球,前場界外球時均記為快速反擊成功。
(2)快速反擊失敗:凡沒有達到上述條件或球被斷,本方失誤(包括越位)等均可記為快速反擊失敗。
(3)快速反擊的計時方法:比賽中某隊隊員搶斷或由于對方失誤而得到球,如能對球進行有效的控制,即為進攻的開始。同時開表計時,隊員進攻在中前場如發現射門或造成角球、任意球、點球、前場界外球或失誤和被斷等情況時為進攻結束,即停表。
(4)場區劃分:前場、后場指各與前、后球門線相距35米的區域;中場是指介于前場和后場之間的35米區域。
(5)時間限制:一般講快速反擊時間規定為前場搶斷后射門時間不超過4秒,中場到前場時間不超過7秒,后場到前場不超過10秒,若超過以上時限均記為一般進攻。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2008年第十三屆歐洲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部分場次的統計結果
以下為各場區發動“快反”情況對照表(見表1、表2)。
(1)從表1中可以看出,快速反擊次數最多的是從中場發動,成功率僅次于前場,是目前足球比賽普遍采用的反擊場區。后場發動次數少于中場,效果不如前場和中場。前場發動的快速反擊次數最少,而成功率是最高的。之所以造成以上現象,主要是后場距對方球門遠、戰線較長、障礙密集,要達到對方的要害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截,因此極易失敗;相反前場發動的快速反擊雖然次數少,但成功率最高,因為前場距對方球門近,一旦反搶成功,只要突破一點就可以直接威脅對方球門。
實踐證明,前場發動快速反擊最具威脅,中場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比賽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方也是中場。“控制了中場也就控制了整個比賽”,一旦一方能夠有效地控制中場,就能夠取得比賽的主動權,又會為本方的進攻創造有利條件,能夠阻截對方的進攻。這可能是造成快速反擊的次數最多而效果最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不同場區的快速反擊必須加以重視。
(2)從表2中還可以明顯地看出,從前場、中場、后場發動起來的快速反擊,其傳球次數最多不超過4腳。從中也就不難看出,這些世界強隊的傳接球技術非常好,這也是快速反擊能夠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
(3)快速反擊和一般進攻方法相比,相對來說次數比較少,但成功率很高。而進攻速度較慢的一般進攻,雖然進攻次數較多,但成功率卻遠不如快速反擊。其原因就是搶截成功后,在對方剛投入進攻還未注意防守時,造成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少的局面,經過傳接球或個人突破后就可以對對方的球門構成威脅,這當然比經過對方鐵桶式的包圍后進球容易得多。因此,在中前場就進行積極的拼搶對能否獲勝是非常關鍵的。
2.時機的把握是快速反擊進攻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
比賽中由守轉攻時,一瞬即逝的空當傳球與跑位所得到的機會,哪怕延誤一兩秒都會錯過良機,對方就會迅速形成前搶、中圍、后布防的局面。快速由守轉攻所需要的縱深與空當就不復存在,失去了快速反擊的良機,也可能就會失去一次進球得分的機會。快速反擊突出一個“快”字,這不僅認為應該是發動快、推進快,而且還包括快速搶位、跑位、傳遞球、運球突破、跟進、快速插上、快速搶點射門等。不失良機,“快”字當頭,這是穩固防守快速反擊打法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也順應了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要利用好的時機,首先要有時機出現,在攻與守的轉換過程中,尤其是當進攻被瓦解時,一剎那間由攻轉守的隊員的位置、聯系、心理準備等,均會出現防守漏洞,整體的防守能力也就處于相對弱勢。此時由守轉攻的隊,特別是第一控制球的隊員能否及時把握住機會,快速發動進攻,帶動各位置隊員的扯動與跑位,快速推進,擴大進攻面,對是否能成功打成一次快速反擊至關重要。如果在此時,進攻稍有遲疑,那么防守一方在由攻轉守的過程中短暫的相對混亂局面,將很快被扭轉。就隊員的個人防守能力來看,很快就會組織起較穩固的防御體系,能夠較有利地阻截進攻。
然而,時機的出現不能單靠等待對方的失誤,應該是自己積極的爭取,創造時機。要知道沒有搶截的成功率,也就談不上快速反擊的成功率,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正比關系。因此在比賽中要積極防守,頑強搶截,變被動為主動,創造時機。
3.無球隊員有目的的跑動和隊員的傳、控球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足球場上無球隊員有目的的跑動,能夠牽動對方球員位置的變動,是為快速反擊進攻創造機會和選擇最有威脅傳球點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前鋒隊員的跑動尤其重要。隊員的傳控球能力對快速反擊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隊員搶斷成功后,一腳最有威脅的傳球才是最重要的。同時,在第一線上應該配備一個能控、能突、跑位射門能力強的尖刀人物,撕開對方的防線,為自己的同伴創造快速反擊的機會。
4.與陣型和三線之間高度的關系
在足球比賽中要打成功有效的快速反擊,與保持完整的陣型和三線之間高度的疏密有著密切的關系。從2008年歐洲杯上可以看到,很多隊在保持完整陣型和三線的默契配合上都有著很大的發展。他們在防守和進攻上都很有層次,相互之間的保護和站位都非常有序和默契。一旦搶斷成功,就會從各自位置上馬上散開進行積極的接應,以最快速度投入進攻。
三、結論
快速反擊的威力及效果主要在于抓住時機和反擊的快速性,特別是抓住對方由攻轉守的剎那之間的機會。果斷地發動出其不意的快速反擊,從而形成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少的有利局面。球隊中應有一名技術全面、有大局觀的球員,這樣可以很好地掌握比賽的節奏和速度。要打有成效的快速反擊,必須要創造快速反擊的機會。而要形成這個機會,不能單靠等待對方的失誤,而要靠全隊全力一致去積極搶截,并且要保證搶截成功率。所以,快速反擊要先搶,若搶奪下球取得主動權時應盡快投入兵力去參加進攻,自然也就形成了快速反擊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環。快速反擊的成功率比一般進攻的成功率高,在比賽中應盡一切努力抓住對方由攻轉守的混亂之機,在全場范圍內更多、更合理地組織快速反擊。
四、建議
首先應認識到快速反擊戰術的重要性,貫徹到每一個隊員中去,運用到訓練和比賽中。培養隊員有球人的傳球和無球人的跑動,盡量減少觸球次數和過多的層次,爭取盡快地把球傳到更有威脅的位置。其次要培養隊員熟練的個人技術,尤其是中長距離準確的傳遞。不斷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保證執行搶截后快速反擊的順利完成。
(作者單位: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