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正負號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們以其獨有的魅力,展示了物理學多姿多彩的一面。充分認識正負號在物理學中的意義,對學生弄清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基礎知識,減少作業中的錯誤,有極大的幫助。下面將物理學中正負號表示的意義分別予以討論。
一、矢量的正負號
1.表示方向
一般來說,矢量的正負號是用來表示方向的。當被運算的矢量在同一直線上,就選定其中一個矢量的方向為“正”,凡與此方向一致的矢量統統為“正”,相反方向的矢量統統為“負”。例如,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時,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若物體作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與初速度的方向一致,物體的加速度a就為正。反之,若物體作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物體的加速度a就為負。
另外,在計算矢量時會出現矢量的變化量,也會出現正負號,矢量變化量的正負號也是用來表示方向的。例如,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時,若速度的變化量為正,表示與初速度的方向一致;若速度的變化量為負,表示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表示兩種相反的效果
這是一種特殊情況,在物理學中,物理量力矩M。雖然也是矢量,但對于定軸轉動的物體來說,力矩的方向是沿軸的方向,是不變的,可用代數量表示。在計算時規定:面向物體觀察,使物體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是正的,使物體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是負的。顯然,這時力矩M的正負號表明它使物體向不同方向轉動的效果。這與上面說到的矢量正負號含義不同,卻與后面的標量含義相似。
二、標量的正負號
1.表示相對于“零標準”的高低
勢能(重力勢能、電勢能)和電勢等具有正負號,是由于這些概念本身的含義具有相對性。隨著選定的“零”標準而呈現出“正值”和“負值”,“正”表示大于或高于“零”標準,“負”表示小于或低于“零”標準。而且,勢能、電勢等具有的正負號與該物理量本身的物理意義聯系緊密,在運算過程中,它們的正負號常須帶著走。另外,攝氏溫標下溫度的正負號,也具有相似的意義,“正”表示高于零攝氏度,“負”表示低于零攝氏度。
2.表示兩種相反的過程
功W的正負號由公式決定。當0≤θ<90°時,功W為正,表示外力對物體作功;當90°<θ≤180°時,功W為負,表示外力對物體作負功,即物體克服該力作功,此時功W的正負號表示兩種相反的作功過程。
3.表示物理量的轉移和轉化
公式表示,電場力作正功,電荷的電勢能減小,這是電荷的電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電場力作負功(電荷克服電場力作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這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荷的電勢能。
4.表示物理量的性質
自然界的電荷只有兩種,規定其中一種為“正”電荷,另一種就是“負”電荷。正電荷電量帶上正號,負電荷電量帶上負號,電量Q的正負號只表示兩種不同種類電荷的屬性。在有關計算中,電量的正負號有時可不帶,有時則需帶。例如,用庫侖定律公式計算兩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時,式中可不帶電量的正負號,公式中只可求得力的大小,力的方向須另行判斷。而用公式ε=QU計算電勢能時,就最好帶著正負號計算。同樣,光學中凹透鏡的焦距取正值,凹透鏡的焦距取負值。物距U、像距V也有正負號,這些正負號均表示“實”或“虛”兩種性質。
5.表示物理量的變化
在物理學中計算一些標量的“變化量”時,也會出現正負號。標量的“變化量”若為“正”號,表示增加;若為“負”號,表示減少。例如,重力勢能是標量,重力勢能的變化量:△EP=△EP2=△EP1;若為正,表示重力勢能增加值,為負,表示重力勢能減少值。
6.表示物理量的取值范圍和誤差精確度
例1.某儀器的鉛牌上標明,工作電壓為220V±10%,表示該儀器的工作電壓取值范圍在198~242伏之間。
例2.用游標卡尺測出某圓筒的直徑為φ30±0.05mm,表明該測量值的誤差不超過0.05mm。
三、其他情況中的正負號
1.求某物理量時,若需解一元二次方程,有時可能得到“負”值根
對于這個“負”值根的物理意義,需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討論,才能確定取舍。如果未知物理量是時間、質量等,解出的負值常常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舍去。而如果未知物理量是矢量(如未知力等),解出的負值常常是表示方向相反的意義,就需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討論后才能決定取舍。
2.表示測量工具的修正值(零誤差)
學校實驗室常用的一些測量工具:彈簧秤以及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在使用前,指針(零刻度線)須指零。若校正后仍不能指零,這時讀出的數值,叫零誤差(修正值);若零誤差為正,測得的數值須加上零誤差;若零誤差為負,測得的數值須減去零誤差,以此來修正測得的數據。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