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簡介
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簡而言之就是在職業技術教育范疇內以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為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選擇及需求,不斷地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及手段對全部教學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和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程及格率。
全面教學質量管理貫穿于每一門具體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現以中、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普遍開設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為例,探討課程教學環境及教學方法的改進,旨在從根本上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及格率。
二、了解《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特點
《電子技術基礎》由模擬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兩大部分組成,屬于專業基礎課,是機械、電工、電子、自動化以及計算機類學生的必修課。該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實踐環節的掌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有決定性的作用。《電子技術基礎》的重點和難點是基本電子元器件和基本模擬、數字電路的結構、特性的描述;放大電路的靜動態工作分析和計算;組合與時序邏輯電路的功能分析和判斷。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習者具有一看(看懂電路圖)、二算(分析計算)、三選(選擇元器件)、四干(安裝調試)的能力。
三、《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了解到,不論是中職還是高職學生,普遍感到《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很難學,很多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難以理解、難以掌握,產生畏懼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不論是省級統考還是校級統考,及格率、優分率都不高。近幾年來,該課程又提前到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開設,學生年齡小,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很薄弱,學起來更加困難。
分析上述教學現狀的原因,筆者認為,一是這門課程的學習時間比較早,既不符合課程開設順序,又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年齡和認知階段;二是由于教學課時被大幅度壓縮,教師為了趕進度,只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則是被動地學習,來不及理解、消化以及及時完成作業;三是實踐教學環境建設不夠好,實驗室規模和容量太小,實驗課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四是學生對電子技術沒有興趣,學習不感興趣的課程,對有些學生來說時間是難熬的,所以他們上課講話、玩手機抑或趴在桌子上,消極地等待下課鈴聲響起。
四、改進《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建議
如何從根本上改進《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目前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和課程及格率呢?筆者認為,一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在學習了《電工基礎》后的第二學年開設《電子技術基礎》。二是改善實踐性教學環境,抓住當前國家對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增加實驗設備和裝置數量,擴大實驗室容量,讓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實踐性教學環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改變一人干三人看的狀況,只有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三是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優質課件教學,將枯燥無味的理論分析和計算變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四是教師要提升知識功底和嚴謹的教學態度,還要有充分的備課和實驗準備時間,認真上好每一節理論課和實驗課,向學生們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分析和計算方法,克服死記硬背、不求理解的不良學習習慣,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五是要對課程的考核評分體系進行改進,譬如將考試分數與學習過程、理論成績與動手能力全面、綜合地考慮,按一定的權重確定評分標準,改變過去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一錘定音式的考試評分方法。
五、結束語
以上所述只是筆者一己之見,或許偏頗,但的確是長期觀察和思考而又始終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學質量管理過程與商品生產質量管理過程相比有其特殊性,難度大、收效微。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以積極的態度、改革的精神對待問題,為學校謀發展、爭優質、創品牌建言獻策,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現代化技術工人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化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