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結構、原理日趨復雜,電子控制原理更是由于抽象而讓人難以理解。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便捷、直觀、形象、趣味性的明顯優勢悄然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成為了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的風向標。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有利于將教學重點、難點形象化、具體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通過書本上的概念和一些簡單的插圖向學生講述汽車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對于那些難度較大、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只能通過學生的想象,想要達到理解、領會很困難。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動態模擬性及畫圖特性展示汽車復雜的工作過程及工作原理,就可將抽象的,理論的知識形象化,將空間的,難以想象的內容具體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如四沖程發動機工作原理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把在發動機氣缸中既看不見又摸不到的四個工作過程展現給學生呢?通過播放三維動畫制成的多媒體課件,形象逼真地把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過程展示出來,進氣門什么時候開和關,排氣門什么時候開和關,什么時候點火,活塞及連桿怎樣活動,教學重點和難點就可迎刃而解。
2.有利于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能創造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為教師節約板書時間,有效拓展教學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從而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結構。現在,汽車專業發展非常迅速,許多教材內容相對落后,參考資料不足,如果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制作課件時查閱大量相關資料,不僅使這一矛盾得到解決,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汽車專業發展的前沿信息,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對于操作的學習,將錄像作為教學資料供同學們在課后學習使用,即使課堂內容發生了遺忘,也能通過計算機再次演示而達到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無形中節約了教師反復教學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問題
目前多數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尚處于“起步階段”,如運用不當,就會帶來許多問題。
1.多媒體教學完全替代傳統教學
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只帶u盤進教室,多媒體不但替代了粉筆黑板,還替代了其他媒體的地位,“包辦”了所有的教學工作,使得一些只有使用傳統教學方式才能達到啟發學生,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目的的學科內容也不能很好地得到傳授。
2.教學缺少必要的交流與互動
有的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只能“看電影”,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情緒、認知、思維反應的觀察和了解,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動,這實際上是一種新形式的“滿堂灌”,只不過是由“人灌”變成“機灌”。
3.多媒體教學環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
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用到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為了增強屏幕可視度,教室還需拉上窗簾,擋住戶外光線,這種昏暗的教學環境,容易造成學生上課時昏沉欲睡的情況發生,再加上教師講授內容多且快,學生一旦走神就很難再跟上教師的進度,長此下去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果不佳。
三、在汽車維修專業課中合理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1.注重教學的組織
多媒體教學重在“輔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啟發、指導和傳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媒體只起中介作用。對多媒體的運用應以省時、簡便、便于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教師應把握好課堂氣氛,邊講邊操作,隨時觀察學生聽課的精神狀態,適當地采用語言、手勢和學生進行直接交流。
2.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每個課題的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步:首先是講解基本知識;其次是認識實物并練習拆裝;然后是故障診斷;最后是總結。如在講授離合器時,首先是教師在課堂上或實驗室內向學生講解離合器的基本知識,可利用教學錄像、課件或模型等輔助教學。其次是教師借助實物幫助學生認識離合器的組成。再次是教師教授學生離合器的故障分析與診斷。最后是模塊小結,主要是通過對離合器的各個知識要點進行復習、整理,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方便學生記憶。在整個教學過程一氣呵成,實現了多媒體教學與實踐操作的完美結合,使學生感覺到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本領。
總之,汽車維修專業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還要求學生能熟練操作。因此,只有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地融入到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各取所長,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