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10年外貿呈現恢復性增長
近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考察完廣交會后召開的內貿工作座談會上表示,作為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將總體呈現恢復性的增長態勢,但還難以達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陳德銘表示,今年以來,外貿形勢總體逐步好轉,企業信心正在恢復,但國際市場仍然存在多方面不確定因素。陳德銘還強調,在國家保持政策穩定的同時,要繼續積極鼓勵外貿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從制造環節向兩頭延伸產業鏈,增強研發創新能力,拓展自主營銷網絡,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提高國際競爭力。
——中財網
中國西部正迎來深度開發的新時代
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青說,在全球經濟、產業轉移和生態理念指導下,當前西部大開發正進入深入推進、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在困難與競爭、機遇并存的國內外環境中,西部地區應發揮回旋余地大、增長潛力大的優勢,務必通過深度開發來實現可持續經濟崛起和社會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表示,國家即將出臺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意見,在財政稅收、土地利用、配套建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東部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中國經濟信息網
人行:密切關注價格走勢管理通脹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華盛頓敦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加快改革,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配額和發言權。他表示,中國將綜合運用貨幣、財政等多種政策工具,密切關注價格走勢和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潛在系統性風險。
周小川表示,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并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斷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措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綜合運用貨幣、財政等多種政策工具,密切關注價格走勢和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潛在系統性風險。
——中國證券報
工信部:四方面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政策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鄭立新近日在工信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完善政策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鄭立新表示,當前,要以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焦炭、造紙、制革、印染等行業為重點,切實完成國務院提出的目標任務。各地區可根據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制定范圍更寬、標準更高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鄭立新說,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任務艱巨。一要強化政策約束機制,二要完善政策激勵機制,三要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四要加強組織領導。
——中國新聞網
社科院:我國GDP今年有望增9.9%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在京聯合發布了《經濟藍皮書春季號: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報告》。藍皮書認為,2010年我國GDP增速有望達到9.9%。
在模型模擬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藍皮書預測,如果國內外不出現重大意外,2010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將達到9.9%增速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藍皮書認為,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投資增速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達到33.3%。2010年則更要強調好字當頭,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藍皮書同時認為,2010年中國的通脹預期將有所上升,但2010年中國CPI上漲率仍將處于溫和適度的范圍,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
——豪華時報
張立群:中國經濟正處在動力切換中防過熱也要警惕趨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近日在上海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經歷由政府力量向市場力量推動的切換,而在此過程中內需增速有減緩的趨勢。因此,宏觀調控要防止過熱,也要警惕趨冷因素。
“在外需、內需兩方麗皆遭遇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當前中國經濟難言過熱。因此,宏觀調控在防過熱的同時,也要警惕趨冷因素。”張立群說,如果調控得當,能夠避免政府力量向市場力量切換時的波動,則中國經濟今年有望實現9.5%左右的平穩較快增長。——新華網
厲以寧:經濟回升基礎不穩原因之一是投資沖動怪圈未改變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4月25日在南寧說,目前我國經濟持續回升,整體狀況良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其中原因之一是投資沖動怪圈沒有改變。
“投資沖動的怪圈的形成,主要因為投資決策主導權在政府,而不在市場。”厲以寧說,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來看,還應該繼續保持原來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宏觀調控政策不能變,要吸取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出現的投資“急轉彎”、“急剎車”的教訓。
——新華網
成思危:“促內需”關鍵要讓居民“敢消費”
近日開幕的2010中經求是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表示,去年中國確保了經濟增長,但同時遺留下一些問題: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而居民消費意愿相對不足,企業預期利潤不足,導致閑置資金涌入股市、樓市等虛擬經濟領域。
他認為,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要由外需拉動轉向依靠內需,有三方面工作要做:其一,提高居民的購買力,讓他有能力消費。其二,要讓居民“敢消費”。這必須改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敢于消費。其三,要讓居民愿意消費,提供適合消費用的產品。從去年的數據看,住房和汽車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增長很快,拉動的作用明顯。但除了這個之外,也應該考慮提供給居民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比如電子消費產品和文化產業。
——中國青年報
陳東琪:201 0年中國經濟或將高增長低通脹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近日在上海表示,2010年中國經濟出現高增長、低通脹的可能性仍然較大,預計2010年全年GDP增速將較2009年加快1-2個百分點,而全年CPI增速將維持在3%左右。
對于通脹問題,陳東琪認為,中國CPI快速增長將滯后于GDP3-5個百分點,同時,在糧食產量穩定的前提條件下,雖然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較快,但2010年中國高通脹風險不大,預計全年CPI增速將維持在3%左右。
——經濟參考報
李稻英:經濟運行偏熱物價上漲形勢比較嚴峻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從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長速度、PPI三個數據指標以及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4%來看,經濟整體處于偏熱的運行狀態。
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CPI同比上漲2.2%,PPI同比上漲5.2%。從環比看,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7%。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0.5%。據此,李稻葵表示,目前物價上漲的形勢比較嚴峻。
對于未來貨幣政策的調整,李稻葵表示不方便過多發表意見。但在此前有關媒體的報道中,李稻葵認為,中國加息最主要的參考變量是通貨膨脹水平,假如未來CPI在某些月份超過3%,就有可能加息。
——中國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