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幾個方面對內蒙古馬產品開發與生產的可行性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有效開發利用馬產品,促進內蒙古經濟發展的觀點。
關鍵詞:內蒙古 馬產品 開發 可行性分析
內蒙古是蒙古馬的主要原產地,現有馬匹69.1萬匹,居全國之首。蒙古馬原產地海拔1000m以上,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及日溫差大,為典型大陸性氣候。蒙古馬對生態環境條件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在牧草生長期短,寒冷,枯草期長的惡劣環境條件下,它們依然自如生活,繁殖后代,為當地農牧民提供役、肉、乳、皮、血、尾毛等生產、生活必需品,并用于賽馬、競技表演、馬術等文化娛樂活動,是內蒙古農牧區群眾生活和經濟來源,在內蒙古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馬肉的開發
馬肉有著獨特的營養價值,它瘦肉多,脂肪少,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血管中膽固醇的沉積。近年來,國際市場對馬肉的需求不斷增長,成為最暢銷的肉類之一。隨著世界范圍內“口蹄疫”、“瘋牛病”和“禽流感”等嚴重畜禽疾病的爆發,目前馬肉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在發達國家,馬肉市場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表現在馬肉產品深加工程度高,市場規模大且呈逐步上升趨勢,消費者對馬肉產品消費心理成熟。我國馬的品種多達數十種,馬肉作為家畜肉類,馬肉制品開發時間還不是很長,在整個肉類加工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其具有獨特的營養和風味,必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目前我國已有一些企業銷售額已突破千萬元,有效帶動了養馬業的發展。鮮馬肉價格也由前幾年的14元/kg上漲到20-22元/kg,市場前景看好。新疆等地企業已經著手開發馬肉制品,一些真空包裝的“熏馬肉”、“熏馬腸”等產品已打入京津等地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目前,馬在內蒙古的使用價值仍然較高,但主要還是設用為主,大量生產馬肉尚且為時過早,但在牧區有計劃地培育肉用馬,定將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同時也是將來增加出口貿易的途徑之一。
(一)馬肉的生物學特性和食品價值
由于馬肉所具有的獨特生化特性,很多國家將其作為高級滋補營養品,不但直接食用鮮馬肉和各類馬肉制品,而且也將其作為其它肉類加工品的必需添加料。
1 馬肉的主要營養成分特點。同牛、羊、豬肉相比,馬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因此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馬的品種、飼養方式、年齡和部位不同,馬肉的化學成分也有一定差異。一般重型馬、原始的地方馬品種,肉中脂肪含量較輕型馬高,蛋白質含量低;采用舍飼精料育肥的馬比純牧馬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隨年齡增長,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質降低;不同部位間,依肩胛部、后肢部、背部、肋腹部順序,蛋白質含量逐漸降低,脂肪含量逐漸升高。
2 精制馬脂的理化特點。精制馬脂是從馬體脂肪組織中經萃取精制等工藝獲得的產品。其特點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60%以上;必需脂肪酸含量為17.5%;富含VA,為5.7mg/kg;VE為99.7mg/kg。精制馬脂用途有:①美容化妝品:對人體皮膚滲透力強、涂展性好、皮膚吸收快、護膚養顏,可取代羊毛脂用于美容化妝品;②保健膠囊:具有抗衰老和軟化血管的作用,對心血管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狀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③可用于高級液體洗滌劑、皮革加工護理助劑、紡織助劑及精密儀表的潤滑劑、防銹劑和緩蝕劑等。與牛、羊、豬脂相比,馬脂具有熔點低、碘價高、膽固醇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等特點。現代醫學證明,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在膽固醇代謝中可溶解膽固醇,避免其在血管壁沉積,對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具有良好作用。因此,馬脂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
(二)馬肉和其它產品的綜合利用
除鮮肉食用外,馬肉還可制成各類深加工制品,如馬肉干、馬肉松、熏馬肉、香腸、灌腸、臘腸、罐頭等。遼寧大連食品公司育馬場采用舍飼肥育方法生產的馬肉出口日本,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日本等發達國家用馬脂可生產最高檔的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純天然綠色化妝品。其主要特點是,成分與人體皮膚表面基本一致,容易被人體吸收,且保水性好,對皮膚沒有任何副作用。
二、馬乳的綜合開發
馬乳乳脂球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于人體消化吸收,可降血脂;維生素含量豐富,其中維生素c是牛奶的5-10倍,乳糖含量較高。馬奶成分與人奶最接近,有著較好的生物學價值。馬乳及其制品已成為嬰兒、老人和一些消化系統、肺結核及貧血癥病人食用的最佳保健乳制品,尤其是白馬乳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作用。
鮮馬奶經過加工,可以進一步提高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目前,鮮馬奶加工項目有酸馬奶、馬奶露、馬奶粉和酸馬奶片等產品。與蒙醫蒙藥相結合開發耐保藏馬乳產品也是推動養馬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之一。
(一)酸馬奶
酸馬奶是以鮮馬奶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不進行蒸餾而釀造出來的醫療保健飲料。該產品營養豐富,每千克含可消化蛋白20g,鈣70-150mg,可產生熱量1200-1700kj,含有乳糖、乳脂、乳酸、乙醇、維生素和芳香類物質等,清涼爽口,醇厚濃郁,去暑解渴,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對肺結核、貧血及消化道疾病有顯著療效,是不可多得的保健乳制品。酸馬奶是蒙古族飲食文化的載體之一,是牧區的高檔禮儀酒,在草原上久負盛譽。
目前普遍認為,飲用發酵乳制品對身體有很多益處,因為乳中許多成分均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其微生物菌群產生的代謝產物對機體亦極為有益。酸馬奶作為發酵乳制品之一,具備了以上諸多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同時,又由于馬奶本身的特殊性和所含乳酸菌種類的不同,擁有了許多特有性質。蒙古民族在長期飲用乳制品實踐中發現了酸馬奶的獨特之處,認識了其醫用價值,并創立了蒙古醫學的酸馬奶療法。傳統用于治療各種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中毒性疾病和幼畜腹瀉以及以結核為主的感染性疾病,并得到了切實的療效。酸馬奶還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健胃、養脾、強骨、增強免疫力等功效。酸馬奶對肺結核和消化系統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是當今世界最具消費潛力的生物藥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大量的文獻表明,有“蒙古一珍”稱號的酸馬奶不愧為蒙古民族不可缺少的醫療保健品。
(二)馬奶露
馬奶露是以鮮馬奶為主要原料,添加甜味劑、乳化劑、增稠劑、穩定劑和調整液等配料,經微生物發酵而釀造出來的保健飲料,是馬乳加工系列的新產品。它營養豐富、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去暑解渴,很適合廣大消費者的口味。該產品含有乳糖、蛋白、乳脂、乳酸、乙醇、鈣、磷、鋅、鐵、銅和芳香類物質等。
(三)馬奶粉
鮮馬奶經過噴霧干燥,可制成馬奶粉。這種奶粉濕度不超過3%,可溶性達99%-99.5%,細菌培養率不高于一級,基本上保持了馬奶的營養價值,保存期可長達一年,是嬰幼兒理想的乳制品。
(四)馬奶啤酒
馬奶啤酒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飲料,具有清涼爽口、乳味清香、泡沫豐富的特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其制作方法為:選用新鮮馬奶,勾兌后添加8%左右的蔗糖。經100℃,5min消毒處理后,冷卻至35-40℃,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發酵劑,攪拌均勻,然后在37℃下發酵1-1.5d,酸度達65-70T°時,再進行室溫發酵1-2d,當酸度達70-90T°時,在0-5℃條件下再發酵2-3d,這時酒精含量可達1%-3%。
三、馬血的開發
一般乘用馬的血液量約占其體重的6%-8%,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劑、血紅蛋白粉、脫色血紅蛋白粉、止血粉及其他醫療用品。如馬血清(母馬妊娠55-100d內采血制作的血清)是珍貴的醫藥原料,其中含有一種糖蛋白激素(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記為PMSG),具有促卵泡素和促黃體素的雙重作用,既可誘發卵泡發育,又可刺激排卵,而且半衰期長,作用效果沒有種間特異性,可用于家畜、經濟型動物、珍禽異獸,促進其發情,超排卵,防治不育有促進作用。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是從懷孕母馬血清中提取的一種生殖激素,主要用于動物的誘導發隋、超數排卵,提高繁殖力。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產品有:①粗提制品生產:生產工藝設備簡單,投資小,產品純度不高,價格低,平均為8元/1000IU(國際單位);②純制品生產:純度高,工藝設備復雜,投資大,產品價格高,平均為15元/1000IU(國際單位);③高純制品:利用現代高科技提純分離技術,效價更高,其價格為500元/1000IU(國際單位)。孕馬血清的制作方法并不復雜,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按照操作規程,選用健康無病的妊娠馬血即可析出合格血清。不能藥用的血,經簡單加工可制成飼料用血粉。因此,馬血是一項很有前途的生物制品開發資源。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供應在國內外都因孕馬血清資源有限,生產量始終無法滿足市場需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改良工作的深入和生物繁殖技術的提高,對孕血清的需求量日益擴大。內蒙古有繁殖母馬近45萬匹(由2007年內蒙古統計年鑒估算),是生產孕馬血清的雄厚資源。
四、其他產品的開發
(一)馬皮和皮毛
1 馬皮。精制馬皮是制作皮椅面、皮箱面的上等材料,也可以制作皮帶、皮包、皮鞋、皮夾克等。馬皮的表層薄,粒面較細,真皮層的纖維束密度因部位不同而異,前半身的組織松散,后半身靠近背部兩側特別緊密,質量最好,是制作皮件的理想材料。馬皮的加工要求對剝適當,皮形完整,晾曬平展。內蒙古年產馬皮10-11萬張,一匹成年蒙古馬的皮經加工可獲得革皮約2.2m2,是制革工業的主要原料之一。內蒙古牧區生產的馬皮,質量隨屠宰季節而變化。
2 馬毛。馬鬃和馬尾拉力強、彈性好、耐磨、耐熱、耐寒,具有抗酸磨蝕的特性。主要用于制作刷子、工業濾布、高級服裝的襯布、馬頭琴等各種弦樂的弓弦等。馬鬃的剪取時間以每年春季清明節天氣轉暖時為宜。馬鬃和馬尾的質量是根據其長度、顏色、光澤、彈性和含雜質量加以評定。
(二)馬骨
馬體骨骼共212-215塊,其中頭骨34塊、脊椎骨51-54塊、胸骨1塊,肋骨36塊、髖骨6塊和前后肢骨各42塊。約占體重的20%左右,可制成高檔工藝美術品和馬骨泥、骨粉、骨膠等。馬蹄殼可加工制成蹄殼粒出口。
(三)馬內臟
馬肺、氣管等臟器可制成飼料粉。馬胃液是提取生物活性物的最理想原材料之一。
(四)馬尿
馬尿的利用主要是其中的馬尿酸成分。馬尿酸(又名苯甲酰甘氨酸,苯甲酰氨基乙酸)主要用于有機合成醫藥及染料等。結合雌激素是從孕馬尿中提取的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復合激素類物質。以它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可直接用于人類的藥品,主要用于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癥,預防老年骨質疏松和心臟病,降低血脂,皮膚抗皺等。許多發達國家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為改善和提高自身健康狀態和生活質量,大量適齡婦女使用該藥'僅美國每年至少有一千萬婦女使用。此藥在美國處方藥中的處方量列第2位,需求量相當大,自1995年以來年銷售額均超過20億美元。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290萬元,出口創匯147萬美元,收購生產孕馬尿IlOOt,支付給當地430萬元;2006年至今累計采收孕馬尿2410t,為當地牧民創收926萬元;
五、結束語
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馬在民族文化、繪畫、音樂、舞蹈、藝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賽馬、叼羊、姑娘追、馬上技巧、馬上拾銀等傳統民族民間馬術活動更已成為內蒙古民族精神文化娛樂中必不可少的項目,促進了養馬業發展和馬匹質量的提高。面對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內蒙古的地區優勢,對馬產業進行多層面、多方位的開發,制定內蒙古馬產業綜合開發與利用長期發展規劃,為自治區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獻計獻策,努力使馬產業綜合開發像奶牛業、肉牛業、肉羊業及絨山羊業一樣,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