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廉政準則》的頒布實施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體現。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踐行《廉政準則》,樹立宗旨意識,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增強責任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培養高尚情操,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嚴守黨的紀律,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
【關鍵詞】《廉政準則》;黨的優良作風;黨員領導干部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必須在全黨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著重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2010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以下簡稱《廉政準則》)。《廉政準則》的頒布實施,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又一重要舉措,是中央反腐倡廉堅強決心的體現,也是共產黨人廉潔從政、克己奉公的人生指南。每一位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都必須認真學習、踐行《廉政準則》。
第一,樹立宗旨意識,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廉政準則》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執政之基。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區別于一切政黨的顯著標志。黨員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王瑛、沈浩等模范人物,他們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崇和愛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牢記黨的的宗旨并在實際工作中踐行之。我們黨員領導干部要以這些英雄模范為榜樣,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群眾裝在心里,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要勤勤懇懇地為人民辦實事,老老實實地接受人民的監督。在工作中,要經常警惕和克服官僚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尤其要堅決反對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作決策、定政策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努力踐行《廉政準則》,就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
第二,增強責任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求真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務實就是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求真務實是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通過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是黨員干部應當具備的政治品格和良好作風。據此,《廉政準則》明確了從政行為的“紅線”和“高壓線”,這樣可以使黨員領導干部行有所止,少犯或不犯錯誤。因此,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敬畏章法、敬畏權力、敬畏人民、敬畏良知,始終堅守黨性和行為準則,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切實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一要切實加強思想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求真務實的自覺性。《廉政準則》強調8個方面“禁止”和52個“不準”,其涵蓋了行政權力行使中極易滋生腐敗的各個領域。黨員領導干部要全面、透徹、深入地領會其精神實質,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努力將形成的理念用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自覺踐行,廉潔從政,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二要切實抓好工作落實,把求真務實體現到各項工作中去。要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恪守《廉政準則》,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到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上,在抓落實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堅持求真務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三要切實建立健全制度,為堅持求真務實提供體制保證。要堅持以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為重點,緊緊抓住易于滋生腐敗的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綜合運用黨內監督、國家專門機關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多種形式,努力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以制度建設和創新來保證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第三,培養高尚情操,大興艱苦奮斗之風。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實踐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要擔當起這一重任,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始終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牢記“兩個務必”,就是要求我們居安思危,自覺增強憂患意識,克服驕傲自滿的情緒。《廉政準則》明令禁止脫離實際,弄虛作假,損害群眾利益和黨群干群關系,禁止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符合“52個不準”的要求,群眾最有發言權。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系,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做到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廉潔從政,必須始終保持艱苦奮斗本色。
第四,嚴守黨的紀律,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嚴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揚優良作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的前提條件。實踐證明,一個沒有黨紀意識,不把黨紀放在眼里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黨員,更不可能是合格的黨員領導干部。只有自覺學習《廉政準則》,嚴格遵守《廉政準則》,才能把“八禁”、“52不準”轉化為內心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關鍵。要使批評和自我批評科學化、經常化、制度化,不僅要掌握正確的原則和方法,而且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能以身作則,成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模范。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嚴于解剖自己,做出榜樣,才有最好的號召力和說服力。因此,領導干部能否以身作則,這是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否開展得起來的關鍵。鄧小平同志生前以身作則,多次帶頭做公開的自我批評和自我解剖,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家廣闊的胸懷和崇高的風范。鄧小平指出:“領導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百分之百的正確,不可能一點缺點錯誤也沒有。問題在于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沒有自我批評的精神,讓不讓別人批評,聽了正確的批評能不能接受和照辦。有錯誤自己講而且講夠,又能傾聽別人的批評的意見,這就有了主動,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暢。這樣做絕不會損害自己的威信,只會提高自己的威信。”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執行黨內監督各項制度,以《廉政準則》為鏡子,時刻對照、檢點自己的工作行為,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廉潔自律,穩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腳,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時刻記住法律與紀律的“高壓線”,把握公與私的“警戒線”,以平和之心對“名”,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自覺做到條件變了艱苦奮斗的作風不丟,環境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減,時代變了甘于奉獻的傳統不變,成為遵紀守法的模范。
參考文獻:
[1]江作舟.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M].華文出版社.2010.
[2]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人民出版社,2007.
[3]劉峰巖.深入貫徹落實《實施綱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J].中國監察,2005(22).
作者簡介:
周玲,女,江蘇溧陽人,中共黨員,宣城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派駐第一紀檢組組長。
闞有林,男,漢族,安徽宣城人,中共黨員,碩士,宣城市社會實踐基地教師,現在宣城市紀委掛職鍛煉。